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

【摘要】信用风险是当前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中,常见的风险形式,极大的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所以迫切的需要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在工作中。基于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阐述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的内容、方法,同时分析企业控制信用风险的对策。通过本文的分析,其目的就是降低信用风险的影响,推动市场稳定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评价;融资资产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的内容

为了能够可以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就应该践行全面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包括公正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对此,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申请人的资质。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综合素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实际上,申请人的资质考标准,与传统金融机构对的贷款人的评价指标,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二者大多都是为了对提出申请企业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主要包括发展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2)对手的资质。在对对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内容包含其信用级别、经营能力等方面,也包括偿债能力、行业特征。在这一评价的过程中,其指标主要就是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资质,从而保证很多企业都能够在这一环节中,发挥反担保的作用,而对核心企业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质量。(3)融资资产状况。在这一项评价中,主要内容就是质物特征、应收账款等。所以金融机构应该及时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价,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其所具有的价值都会成为授信的依据。所以,一旦授信人发生违约的行为,就会导致交易资产成为金融机构变现的、弥补损失的保证。(4)供应链的实际运营状况。在这其中,主要内容为行业的整体状况、合作的亲密程度等,也包含在历史交易中的毁约状态。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需要对交易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分析授信企业的履约情况、业务能力等。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大评价的范围,可以减少企业发展中,信息不对称、信息欺瞒等不良问题。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对信用评价的方式较多,主要包括Logistic回归法、判别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分类树法与神经网络法等。而上述评价方式的效果,并不能仅仅将错误分类率,作为其唯一的标准,而是应该结合模型的稳健程度,对其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模型的稳健性,主要就是针对模型训练样本之外的样本预测能力而言。如果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健性,那么就应该在对样本进行测试、评价的过程中,其精度的变化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从预测的精度方面进行分析,神经网络等方式,则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与之相比,Logistic回归法、判别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方式,由于具有线性特征,所以预测的精度相对较低,但是其自身的稳健性,要优于非线性的方式。在当前市场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将供应链模式应用在信用风险的评价中,新的信用产品申请人,就会很可能会与建模总体,发生明显的差异,由此能够发现,如果模型的稳健性较强,那么其自身的预测能力也会更强。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控制信用风险的对策

(一)优化市场准入标准

在经济市场中,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将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关联,从而将主体企业的信用,能够渗透、延伸至资质一般的企业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务的实际范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方式。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也不能将所有的信用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金融机构就应该基于企业的运行特征,优化当前市场的准入标准。具体来说,在选择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基本素质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并将处于供应链成长、成熟时期的企业,作为考察的对象,从而及时掌握产业的变动。同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还应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施跟踪,从而保证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控制。

(二)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贷款情况,建立具体的信用档案,同时也应该对其负责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档案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金融机构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态,同时可以发现其中是否存在违约的问题,从而拉近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融资之前,发现企业的负责人,其信用存在污点等问题,那么此时金融机构就应该慎重考虑,从而将信用风险将至最低,避免发生影响金融机构效益的问题。同时,在完成档案建立以后,需要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便于企业随时明确自身的信用问题,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改正。通过上述的方式,则可以充分发挥信用档案自身的价值,实现降低风险的目标。

(三)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由于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就应该构建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从而在发生信用风险之前,就能够及时进行预防、控制。对此,风险预警机制能够第一时间的发现异动信号:1、经济环境变化。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经济形式不好,就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其履约的情况。所以,一旦经济市场发生不良的变化,预警机制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便于金融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2、企业的财务变化。企业的经营效果、财务状况的变化等,就会对生产力、偿债能力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一旦企业发生亏损,就很可能会延长还款的时间,降低履约能力,此时信用风险语境机制,便能够搜集相关数据,为金融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

(四)重视贷后跟踪管理

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应该研发、应用更加先进的贷后管理体系,同时对相关的配套机制,进行及时的完善,并对交易货物进行跟踪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具体来说。在商业银行之中,可以建立与产品相关的价格对比系统、产品信息收集系统、市场运行机制等,从而形成恰当的价格预警。基于这一背景,如果质押物的价格,小于系统所预警的价格,那么金融机构则可以向对应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质物,或者将保证金补齐。同时,金融机构也能够采用第三方监管的方式,实现对信贷企业的销售、存储、发售等实施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从而实现跟踪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企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实际,采用恰当的方式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将其作为基础,在应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同时,对信用风险进行了合理的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的信用水平,推动金融机构、企业稳定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要想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价值,就应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保证经济市场能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湘萌.绿色供应链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驱力——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7(34).

[2]宋辉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措施[J].财会学习,2017(23).

[3]陈鑫云.金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作者:田茂明 单位:中国电子信息集团下属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