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日益完善及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虽然有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其中的信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针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我国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

1供应链金融内容

1.1供应链

供应链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和风险,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找解决方法,对相关问题和风险进行科学有效控制[1]。这样不仅能减小企业决策失误带来的影响,还能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价值,并对银行系统的各项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监督和管控。

1.2供应链金融

与传统金融贷款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高质量”没有过分关注企业的相关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而是关注企业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交易情况,使参与者能在信息共享平台中看到最新的信息,清楚地了解供应链的实际运营状况。供应链金融不使用公司的实际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抵押[2],利用中小企业在使用供应链产生的流动资产、预收账款、应收账款以及商品库存等进行融资。

2风险管理的类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银行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不仅指信用和市场风险,还涵盖了银行内部和外部的操作风险。我国控制金融风险是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两个方面入手,最常见的就是评估风险信用等级和滥用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损失。供应链金融作为信贷的基石,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降低金融成本,大幅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

2.1信用互换

目前,信用互换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将金融工具分离,大大提高金融风险的管理质量及其在市场中的流动性[3]。信息在信用互换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有了准确的信息流,银行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融资措施。信息流的充分整合以及完善的金融风险信用体系能够降低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促进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和进步。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供应链系统,企业可以向银行寻求不同的信贷服务。第三方机构就是凭借银行给企业的贷款业务提供一系列服务来获取利益,在贷款的过程中将等价额度的业务进行比例互换。第三方机构的存在导致信用互换这种金融工具成为供应链金融中的常见风险。

2.2信用期权和信用利差期权

期权的出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信用期权也在我国银行的金融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行期权必须要进行信用评估,而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评估需要及时共享信息和传递准确的信息流。信息流越准确和及时,越有利于提高银行编制融资方案的准确性。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环境下,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应急管理系统十分有必要。供应链金融具有复杂性,风险的突发状况比较多。因此,在建立系统前,要寻找应对金融突发风险的方法,以便发生金融风险时系统能实时警告并帮助相关人员按照既定程序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3信用风险管理

3.1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变动,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保证企业自身价值和减少错误决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对银行信息流进行充分整合,完善银行信息系统和企业供应链监控制度[4],使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更加标准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3.2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信用风险的管理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控制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是风险发生后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我国银行控制风险的主要方式就是收集和分析企业经营信息,根据业务需求合理确定融资金额,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降低融资风险。这就需要我国银行在整合信息流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融资核算。我国银行要想管理信用风险,必须要将以上两方面结合,将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遇到问题时能采取有效措施。

4管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方法

4.1整合信息流,保证其准确性

发生金融信用风险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外,还包括融资前期对企业的调查不够透彻,因此信息流的整合在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降低发生金融信用风险的概率,我国银行一定要掌握信息流,实时更新和分享企业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使银行能及时了解供应链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5-6]。同时,信息流的准确性也非常关键,有了准确的供应链信息,银行才能采取针对性的融资措施。整合信息流,充分完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流的准确性,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7]。

4.2应用金融衍生品

虽然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基础阶段,例如供应链信用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量不断增加,金融衍生品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合理应用金融衍生品,能够减小信用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商业银行在信贷抵押中实现债券化,在转换流通性债券时增加对流动性抵押物的需求等,这些措施都能避免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还能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8-9]。

4.3搭建供应链金融风险应急管理系统

供应链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降低其发生概率的同时,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变被动于主动,降低风险带来的破坏。因此,搭建供应链金融风险应急管理系统十分必要。在系统规划期,要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与之对应的措施,同时要根据发展情况不断更新系统,将可能发生的新风险和管理方法纳入其中,以便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将供应链金融风险最小化[10]。

参考文献:

[1]递春.供应链金融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理[J].河北企业,2020(3):18-19.

[2]陈帅男.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1):257.

[3]张丽萍,刘波.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策略[J].银行家,2019(7):88-90.

[4]王启哲.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识别和管控[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5]杜竞欣.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4):32-33.

[6]苏传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与传播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7]李宽.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8]杨露梅.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9]吕建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10]张艳婷.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作者:安源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