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情况对于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有极大影响,做好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活动,能有效控制资金净流入,并且能规范银行贷款发放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为了满足银行发展需求,在实践中必须树立全新的风险管理观念,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此减少贷款信用风险损失。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
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投资为目的,根据客户详细资料,对客户进行评估,并在整个贷款期间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监控、管理,从而尽量防范客户出现信用风险的活动。对商业银行而言,其贷款收益是发生在未来,在贷款过程中本身具备一定风险,如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在实际中,银行为了获取更多贷款利润,就需要积极进行贷款信用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类型
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其主要包括投资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房屋贷款等类型,个体客户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加上其经济收入问题,很有可能由于某些突发情况而出现变化,甚至有的个体会因为突发情况而丧失获取经济的能力,这就会出现还款风险,在实际中个人贷款违约率要高于企业贷款违约率。②结算信用风险,其主要是银行在为客户提供贸易、转账等结算等服务时,付款人在交易回购债券、金融衍生品时,受到损失。③信用价差风险,有的资产对于信用等级十分敏感,当信用等级下来以后,这些资产与没有风险的资产相比较,会出现比较大的信用价差,导致资产价格逐步下降,在此过程中银行很有可能因此遭受损失。④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这种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控制类型,当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银行必须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样的审核,同时还需要保证银行内部的审贷岗位相互分离,全面掌握申请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不了解,就急于放款,当企业出现经营不当,或者是信用不佳等情况时,就会出现还款不及时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不还款的行为,对银行利益造成损害。
二、商业银行贷款信用产生原因分析
在实际中,引起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匀速有很多,如银行本身因素、客户因素、市场因素等,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银行贷款定价错误引起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是存款利率确定上限、贷款利率决定下限政策,而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进行浮动贷款利率管理时,采取的方法过于简单,并且很多银行的商业贷款利率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方法对于银行扩大资金、将资金看作是长期使用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贷款这种相对短期的行为,贷款使用期限和执行利率之间不匹配,与风险收益不相互对应的贷款定价方式,导致在出现信贷风险后,难以获取更加有效的补偿,或者是资金准备不充足,这就会引起贷款信用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从当前银行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其在银行信贷市场中,主要体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在为企业放款之前,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能力、发展战略等信息,但是对企业而言,其为了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就会出现隐藏对自身不利信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信息不对称下,一方要想获得最大利益,就会对另一方的利益带来损害,这就会引起贷款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其难以把握贷款人今后的发展情况,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就会将款项划拨给市场信用比较好的客户。
(三)信用体系不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还不完善,个人及家庭收入情况不对外公开,同时个体收入中,有很多货币收入及额外收入,其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的收入证明有一部分属于未验证内容,银行难以彻底把握贷款人的真实经济收入情况。加上我国当前关于个人信用体系管理还不完善,使得银行难以公平、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个体信用情况进行评估,这就会对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带来影响。
(四)经济环境及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比较快,在市场上企业、个体通过银行机构获取贷款融资的方式要远远超过其他融资方式,并且银行贷款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而这也造成能力企业、个体在融资上过于依赖银行。在经济稳定下,这种模式下风险不容易显现,但是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影响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因素却不断增加,这就会造成了银行会大量集中经济风险。另外,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国家难免会实施从紧宏观政策,这也会进一步加大银行风险,对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带来影响。
三、提高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力度的策略
(一)创新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观念属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应该彻底融入商业银行的整个发展环节,银行必须对风险管理有全方位的认知,充分把握影响风险管理的要素。在实际中,企业提出贷款申请以后,银行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获取企业的全面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对申请贷款的个体、企业还款能力、资产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在其信誉程度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其经济实力,确定其贷款额度,同时银行还应该对贷款人抵押、质押的物品及其价值进行审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实地考察,以此确定是否可以为申请人放款。为了实现贷款信用风险的转移,银行还可以加强与市场上的第三方担保企业进行合作,当贷款人出现还款不利的情况后,由担保企业代替其还款,从而降低银行的损失。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时,必须严格地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要明确审批信贷人员的职责,设计合理的贷款申请流程,完善定价体系,在信用贷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融入风险管理观念,从而提高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效果。
(二)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及技术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流程,在银行内部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并落实岗位职责、审核放贷分离管控、授信授权管控等是有段,打造一个系统化风险管理模式,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监控、风险处置等规范化的联动体系,并将其涵盖于整个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相对应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战略,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并强化风险控制反馈,做到从源头上进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优化风险管理技术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实施内部评级法,要将内部模型、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等应用带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测量中,对申请贷款方所从事的行业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估算,并计提科学的资本,降低银行贷款信用风险。②关于贷款信用风险,银行可以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并综合判断贷款对象的各项财务指标,如贷款形态、贷款期限、贷款方式等,判断贷款方风险发生概率实施针对性监控。
(三)完善贷款人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而言,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并加强与其他银行的合作、信息共享,全面调查贷款人的信用、经济水平。银行要制定系统规范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不同等级的贷款人,设置不同的贷款金额上限,并在放款以后,要对贷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还款期限内,需要对贷款人信用水平、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监督、引导贷款人主动还款。银行需要在实施放款措施之前,对贷款申请企业的生产能力、财务情况、经营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并对每笔贷款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出企业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等,以此制定高价策略,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质量低、信誉差的企业拒绝在贷款门槛以外,另一方面也能借助高利率还弥补银行存在的贷款信用风险。此外,在实际中,为了确保银行内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银行还应该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部评级制度,银行需要成立专门的客户信用档案,做好客户信用调查、征信等活动,结合客户信用等级进行放款。
(四)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贷款信用风险,弥补银行因无法及时收回贷款本息而出现的损失情况。①加强与工商、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资本关系比较复杂,而市场也千变万化,单纯依靠银行来处理不良资产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银行需要加强与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处理不良资产,以此更好的处理企业债权债务关系不清楚的情况。②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商业银行要改变以往呆账核销、坏账、资金清收等处理不良贷款的手段,可以利用产品工具转移风险、提升产品流动性、创造价值等,提升银行的财务水平。银行还可以借助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对自身无法管理的抵押品进行保养、维修,提高其抵押价值。而这也需要银行在放贷时,要减少信用贷款,尽量收取抵押、质押品,这样如果贷款人难以及时还清贷款,银行可以处置抵押品,以此减少自身损失。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做好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尤为关键,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银行必须树立全新的风险管理思想,要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并制定健全的贷款人管理制度,尽可能降低银行贷款信用风险,为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旻.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市场研究,2018,(04):21-22.
[2]宋念君.基于内部控制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8,(12):39-40.
[3]宋贺.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2):212-213.
[4]陈志祥.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10):113-114.
[5]张娜.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02):126-127.
[6]钟向东.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8(12):142-143.
[7]王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经贸,2018(01):136-137.
[8]董立武.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198.
作者:郑宁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