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政预算偏离度现状及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即在庞大的财政收入体系中,存在着明显的超收问题。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从财政收支偏离度的角度出发,探析形成财政预算偏离度的具体原因,从而构建出可行的预算项目管理策略。本文结合预算偏离度现状,探析财政预算超支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财政预算;偏离度
财政预算偏离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重视,通过政策引导及理论研究的方式,明确政策预算偏离度的发展现状,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此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财政预算偏离度的现状
预算偏离度主要指年度预算与年度决算间的差异度,在特定情况下,预算偏离度能够有效反映我国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质量与社会发展水平。现阶段,由于我国缺乏监督和管理财政超收的工作机制,导致财政超收难以避免地转化为财政超支,从而引发相关政府部门在预算支出中出现大幅度偏离的问题。2007年到2012年中国政府的预算偏离度依次为9.34%、9.23%、10.23%、12.23%、14.45%、14.65%。而从2008年以来,中国财政预算逐渐呈现出日渐增长的发展趋势。即从2008年的10.23%发展为2012年的14.6%。在短短几年里,我国预算偏离度整整提升了50%。而在财政预算支出层面,我国预算支出偏离幅度较低,除2009年12.34%外,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及2012年的财政支出均维持在6%-7%内。这充分反映出绩效评价在预算支出中的应用价值。而如果将财政“项目可行性分析”体系置于预算支出的评价决策范畴中,将能够有效缩减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的偏离度。通常来讲,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财政超收问题已经持续了多年,俨然成为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常态。并且导致财政被动超收逐渐成为主动超收。所以在未来的财政研究工作中,相关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关注预算支出控制工作,更需要加大对财政超收现象的研究力度,以此从根本上整治财政超支问题。
二、财政预算超支的成因
根据阿道夫的瓦格纳理论学说,能够鲜明地发现,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国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的过程中,财政支出总额占我国GDP总量的比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而根据需求层次学说,人的需求可依次划分为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及生理需求等层次。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的需求层次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相继提出了教育保健及医疗服务等层面的社会需求,这充分体现了瓦格纳学说的形成机理。而从需求框架视角及财政产权属性层面,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的成因,可以发现,政府财政部门并非物质财富的生产机构,而是通过税收等方式将集体或私人的财富转变成国家财政收入的组织机构。因此财政税收是特殊的产权安排,是经政策法规界定的国有产权。虽然我国国有产权是全民所有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需要通过复杂的财政预算制度,对其进行分配,即根据国民的社会发展需求,将国有产权分配到各个政府部门之中。而在国有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明确财政预算的“排他性”比财政资源使用更为关键。除此之外,我国政府机构的产出与支出具备鲜明的非市场特征,预算分配通常由机构政治、管理职能、组织层级决定的,拥有明显的刚性特征,难以得到彻底的转变。所以在以上背景下,预算管理部门通常将竞争焦点转移到财政收入与预算追加的层面上,进而造成我国财政预算的严重超支。
三、矫正财政预算偏离度的对策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对财政预算的整体状况进行判断,主要包括预算项目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需求程度;明确预算项目是否切实遵循我国的政策法规,从而对不同预算项目实施归类识别操作,以此确定出待选预算项目集合或模块。其次,对预算项目集合内的项目进行可行化分析。具体包括项目技术与项目资金的可行性论证。在对预算项目资金额度、成本、渠道进行论证层面上,政府部门应明确投资总额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且还要分析预算项目是否存在不科学的预算机制。其它资金来源是否科学合理,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等。而在技术条件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充分分析预算项目的基础条件,明确项目技术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以此明确技术发展所需的预算总额。最后对社会效益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一方面,要充分分析预算项目在社会福利层面的应用情况,并根据马斯洛需求框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及需求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要进行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即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分析同类预算项目的效率、收益情况。此外,要对预算项目受益者进行收益分析,并在明确“预算项目的或然性”及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利用数据调查的方式,考察预算项目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其中在风险论证层面,我国政府机关所存在的风险主要有组织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等,通过分析并探究预算项目的风险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及影响情况,能够有效提升预算项目的论证质量与效果。
结语:
我国财务预算项目的论证内容具体包括组织管理、资金来源、资金高度、社会影响、经济效力等多个层面,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项目论证体系,能够切实破解财政预算偏离度高的问题,以此为提升我国财政预算项目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杨白冰.财政分权、积极财政政策与预算支出偏离度[J].宏观经济研究,2019(08):15-27+38.
[2]韩曙.地方财政预决算调整偏离度研究——以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为例[J].财政科学,2017(08):133-137+154.
作者:杨海燕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