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

摘要: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可为内部控制优化提供指导;而完善的内部控制是落实内部审计的关键。基于此,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协同是单位强化管理的关键,文章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基础,分析其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协同现状,给出保障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效协同的建议,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引言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是对单位内的业务活动、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的相关工作;内部审计是对单位内各项活动及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达成工作目标。二者均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管理手段,互为手段和目标,协同管理是必然发展趋势。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内部控制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及内部监督等,对于全面从严治党、防范舞弊风险、规范各项业务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一部分,是评估内部控制落实效果的主要措施,可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发展问题,并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参考。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辅相成,互为手段和目标。

二、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的重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协同一致,相互协作,整体推进,形成合力,方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成效,加强内部监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将内控与内审工作独立,将会导致二者发展存在掣肘,抵消协同效应,内控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改进,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内审在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对协同工作不重视部分行政单位缺乏对内控与内审协同的重视,表现为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内审职能集中于查错防弊等问题,导致行政单位的内部财务漏洞较大,而内审并未发挥其在内控管理与评估方面的作用,不能有效指出内控的不足,二者协同不到位。

(二)内控基础薄弱,内审难以发挥作用内控制度是单位开展内控工作的基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基础薄弱,仍旧将财务管理制度看作是内控制度,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到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面临诸多财务风险。在不合理的内控制度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缺乏评估考核标准,难以发挥作用。

(三)内审力量不强,使内控缺乏有效监督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内审部门难以实施其监督管理权。业务部门为树立良好形象,获得更多利益,不积极主动配合内审工作,隐藏部门的不足和问题,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审队伍配置方面稍显不足,缺乏专业内审人员,难以开展行之有效的内审工作,导致内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内控缺乏有效监督,易使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出现风险,对单位造成利益损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的建议

(一)健全组织架构,细化分工与协作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内审协同问题,管理者需健全组织架构,设置内控岗位与内审部门,细化分工与协作,明确内控及内审工作要点,赋予内审部门监督管理权,强化内审力量。在内控岗位设置中,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内控工作要求,制定核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及支出管理制度等,明确内控岗位的责任与工作要求,规范内控流程,为内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在内审部门由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将其与业务部门独立,赋予内审人员监督权与考核权,确保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内审工作,并将内审意见执行纳入业务部门考核指标中,提高业务部门对内审意见的重视,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切实解决问题,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中,内审人员将内控及外部监督成果为基础,进行评估与分析,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及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内控工作需以内审工作成果为基础,找出重点监控内容,确保内审意见的有效落实,切实整改问题。可见,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控与内审工作成果相互借鉴,互为延伸。管理者需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实现内控与内审的有效协同。

五、案例应用:以某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例

(一)单位基本情况介绍组建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2019年1月,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主要承担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协调各方力量更好地为退役军人军属服务,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作为一个新生部门,退役安置、优抚资金、英烈保护、军供保障、权益维护等涉军专项资金量大、涉密性要求高,如果不能高效透明的实现资金运转和权益保障,极有可能出现该群体的不稳定局面。因此,该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层高度重视,着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积极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高度协同,从而推动退役军人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内控与内审协同中存在的问题新机构承载着新使命,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是由机构改革前几个单位划转组成。改革后的机构职责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划转而来的单位在政策解读、制度执行、实施把控等方面出现沟通不畅、融合不足等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内控设计不够科学作为新成立部门,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在内控设立及执行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不相容职务未能彻底分离。由于成立初期业务量大、人手少,出现经办人与科室审批人经常为同一人,加之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岗现象,不相容职务分离执行未到位。二是缺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实际运行中,在大多数人眼里,内控就是财务,财务就是内控。用财务管理制度来替代内部控制,仅凭财务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实施控制,单位内控监管大打折扣,限制了内部控制范围,而且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2.内控执行力度不够内控执行力缺乏刚性,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该局成立初期,基本处于边组建机构边开展工作的状态,管理层的主要精力致力于业务工作开展,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认为只要财务没问题,就说明内部控制运行健全。另一方面存在审核滞后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要求事权、财权相分离,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先执行财务审批权再履行事权审批权的现象,造成审核滞后的问题。3.内部审计监督薄弱某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内部审计组是由财务科牵头,抽调本局内部科室人员组成。由于内审小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仅有1名注册会计师,其他均为无会计职业技术资格人员),审计敏感性不够高,难以发现专业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内审将监督重点过于集中在财务支付环节,从而忽视了对内控其他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虽赋予内审小组一定职权,但部分内审人员同时兼任其他业务科室职责,在独立性和权威性上略显不够强大。

(三)优化协同的主要措施与成效针对上述问题,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提高对内控与内审协同的重视,采取一系列优化协同措施,优化内部控制活动,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实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有效协同。第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专项资金大,且资金涉密,对财务工作的要求更高,需管理者强化内部控制工作。该局管理者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以“内部控制”为主题的培训讲座,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讲述风险防控要点,深化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同时,为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管理者将内部控制纳入职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职工的岗位责任落实及风险控制成效,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第二,制定完善内控制度。某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及人力资源风险,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制定责任制度、内控制度、考核制度、风险预警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同时,结合财务部门工作职责,合理规划财务部门的岗位,将会计和出纳、经办与审批等不相容岗位分离,规范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票据管理等工作内容;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要求,制定内控制度,明确内控工作内容与标准;加强对内控人员的考核,采取内控岗位轮岗制度,引导其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并落实实时集体决策制、信息公开制及财务审批制度,规范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实现单位内财务信息的共享,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引发风险。第三,加强对业务活动的考核管理。为实现事权和财权的协调一致,某退役军人事务局加强对业务活动的监管,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实现实时考核与控制,提高各项业务活动的透明化与规范化。例如,资金采购的内控流程如下:由局办公室编制申购计划;交由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通过审批后按政府采购预算由综办公室在政府采购平台进行采购;交由资产管理专人验收;验收合格后使用部门进行使用卡片登记;财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按程序审核后入账;资产管理人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追查相关责任。第四,建设一支专业内审队伍,提高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在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中,某退役军人事务局由一把手直接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工作,组建一支专业内审队伍,使该部门与业务部门独立,通过外部招聘、内部遴选以及聘任第三方服务等方式,选拔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具备国家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的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工,优化部门的业务水平结构,提高内审工作质量与效率,强化内审力量,实现有效内控监督[3]。通过上述措施,某退役军人事务局从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活动入手,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现了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强化内控执行力;设立内审部门,加强单位内部监督与审计,审计监督更具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构建完善沟通机制,有效实现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共享,深化了二者协同,显著提高了该局管理水平,成为省退役军人行业内的领头兵,为退役军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协同方面存在不足,需健全组织架构,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借鉴某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成功经验,行政事业单位需制定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业务活动的管控,组建一支专业内审队伍,为内控与内审协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智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市场,2019(36):145–146.

[2]李芝玲.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9(24):212.

[3]胡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166+169.

作者:李学芳 单位: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