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高校行政管理的革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岳孜孜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一)机构管理部门重叠,行政管理人员众多
目前我国的高校还是遵循不同行政级别的原则,同一所高校内也存在着副部级至科员的不同行政级别。机构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细分严重,食堂、医院、公寓、超市等机构仍然纳入在学校管理机构中,机构重叠、膨胀,而且行政管理人员只增不减,人员臃肿,管理混乱,决策权力逐级分散,权责不明,办事效率大为降低。一项简单的事情有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晰,行政权力泛化,实际的工作内容划分相对模糊,而行政部门之间又缺乏相互配合和有效协作,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行政效率,拖慢了高校的发展步伐。
(二)管理思路陈旧呆板,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在很多方面还保持着过去的老办法、老思路,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不够健全,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忽视人才的怪现象屡见不鲜,领导不表态,宁愿死守规定也不突破,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让人产生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思想。同时,行政组织的基层接受较多的指令,繁忙的日常事务往往使得基层行政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思考、研究,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当然降低了组织效率和管理质量,影响到高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直是作为辅助性的工作,随着高校教学科研地位的逐渐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因此,高学历、能力强的人员不能安心管理工作,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就普遍偏低,很多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学校对行政人员的在职培训机会提供的也不是很多,种种原因导致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不高。
(四)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滞后
高校行政管理应当以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作,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但是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相当淡薄,一些人不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积极主动,一些人工作态度傲慢、工作效率低下,一些人以权谋私,工作作风败坏。这些行文办事不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的人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和谐发展。
(五)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萎缩,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现象比较普遍。包括学术资源在内的所有学校资源,都处于各个行政机构和组织成员的掌控之下,没有行政支持,学术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合理的教学意见就无法有效地被采纳等现象在各大高校相继出现。行政权力的膨胀,相对弱化了学术权力,使得学术权力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一)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
作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间的竞争也就随之激烈异常,在这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今天,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而行政管理作为配置高校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等诸多有形、无形资源的核心,其改革和创新更是首当其冲。高校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手段,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才能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二)保证高校的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高校行政管理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保障、协调、参谋、激励等作用。高校日常正常运转的方方面面,若是出现纰漏,很有可能会关系到高校的全局工作,影响高校的改革发展。行政管理的作用就是通过服务,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针对不同部门和个人制定不同的督办要求,督促高校内部各个部门认真、及时完成任务,并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发展意见,促进高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急需解决,行政管理作为高校建设的软环境,必须担负起其对教改成功运行的一份责任。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高校行政管理需要把握的方向性问题。高校若要提高办学效益,就要加强行政管理,对管理理念、技能和手段等均进行创新,科学管理。
(四)高校正常运营的需要
虽然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中是辅助性的任务,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是协调掌握学校的行政管理领导、具体的执行人员与高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系,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服务于教学、科研等基本工作,与高校的学术管理相铺相成,共同构成高校的内部事务。同时,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社会各界认识高校、了解高校的重要渠道,社会各界通过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进行交流、认识,提升高校的社会地位,也就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三、推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一)协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行政事务管理和学术管理交织成为大学独有的管理结构,共同为大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正是由于两个系统协调互动的需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保证问题得到建设性的解决,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防止资源浪费,学校偏离发展目标。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设置以及制度建设着手:设置相应的机构,制定必要的工作程序,将集体管理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依靠体制和制度使得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规范化;对例如经费使用决策权等权限进行严格规定和划分,加强高校中专家、学者等在学术管理中的地位,防止管理中心向行政系统偏移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审议、咨询、联席会议等方式协调两种管理之间的冲突,保证高校内部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目标与学校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教师在两种管理中的作用,在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等安排上,教师应有自主权利,在学科发展与走向等事务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二)倡导柔性化行政管理
将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行政管理,不仅能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加强行政管理者与学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倡导柔性化行政管理,首先要树立民主的管理理念,增强师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建立并完善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各种决策和咨询机构,培养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注重对人的情感感化,发挥柔性管理对内心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第二要时刻关注广大师生的情感需求,保证情感的凝聚作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柔性管理以人为主心,以尊重、理解人为前提,以被管理者能够在融洽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工作为宗旨。高校行政管理若是能够做到这样爱人之心,就一定能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第三,加强各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向心力,消除人心涣散和人情匮乏的因素,保证高校的整体运行处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
(三)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倡导“以人为本”
“服务型行政”一词是在1938年由德国的一位行政法学家最早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其进行认识和了解,并在此之后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行政学者和专家认识到,在我国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内构建“服务型行政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才能时刻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将学生、职工和教师的权利放在首位,才能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
(四)坚持科学领导体制,规范使用行政权力
为了加强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就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高校领导体制。在高校内部系统中,党委领导是高校的核心,党委工作是高校全局工作的中心,只有校长切实执行,全校的工作才能开展,高校的发展方向才能坚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依据和准绳,促进管理人员依章履行职责,保证高校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创新能力
对高校来说,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优化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是行政管理水平提高的前提。首先,体现在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上,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遵循“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利用原则,完善竞聘、考核制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第二,加强监督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重要岗位的领导人才交流轮岗;第三,倡导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把工作的过程看做是学习的机会,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虚心求教,促进自身发展,把学习看做是如同工作一样的要求,形成足够的压力,才能更好地推动自身业务水平及素质、观念的提高。
(六)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技术手段
技术创新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既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简化管理程序,缩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又可以降低信息失真的风险,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会使行政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所改变,为高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强了高校的社会竞争力。高校需要通过建立各种实用数据库,提高信息的共享性、流通性,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科学开放的信息平台,及时把学校内部有关通知、决定、决策、会议精神等传达给相关院系和部门机构,实时更新教学管理系统,同时加大对信息的维护力度,确保信息平台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
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这是因为高校行政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的因素既存在于高校系统内部也存在于其外部,一旦进行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也就牵涉了其他的很多方方面面,注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此,推行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长期坚持,不断思考研究,深入实践,才能科学有效地搞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