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行政管理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行政管理综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行政管理综述

一、管理方式上的再思考

高校作为社会上思想活动最为活跃的聚集地,其中流行着众多边界模糊不清的信仰和准则,他们有些是相近的,有些是相容的,有些又是矛盾的。但是,其中的每一个都是合理的同时也是应当被坚持的。这种多元化的思想汇集只有在高校中才最为突出,我们应当看到,所有的这些都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对这些活动进行管理,管理到什么程度才能使高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良性配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对于“管理”定义的理解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观点,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Fayol)认为管理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行为学派认为管理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协调好每一个个体的力量,使得每个个体在群体中高效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在高校教学体系划分中学科之间的差异较大,交集并不明显;也可以说是除了在“常识”范围内有共同的知识外,每个学科都向着彼此不可能了解的方向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在研究和教学上也几乎是各成体系、各有权威。所以,进行统一的指挥和控制是不符合现实要求的。目前,存在的管理模式多为自上而下的、由外到内的。这样的安排近乎于是困住了各个学科独立发展的手脚,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用新观念和科学方式来对现有问题进行审视。

二、正确认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生物意义的人,而是作为哲学社会学对象的人。即包括人的群体,亦包括个人。毫无疑问,有生命的个人是人和社会的基本单位。但任何有生命的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人、群体和社会而孤独地存在,个体只有按一定方式和其他个体结成群体,彼此分工协作,从事社会性的劳动和生活,才能生存下去。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群众集体的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进一步强调重视个人的发展,注重每个人个性发展的教育,致力于在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谈个人的需求和满足,同样要关注集体的发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到在高校体系内每个集体之间的发展平衡以及高校作为一个全体与社会群体的发展相结合。即高校行政工作在注重高校成员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和教育工作、经济工作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

“以人为本”中的本,则一般理解为是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即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目的以及评价的标准。实质上是要实现、维护和发展人的需要和利益。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只限于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和民生需求,不仅仅是人人盆满钵满、衣食无忧,而更重要的体现为让每一个人的天资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展现。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对于人的始终关注,应当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方向、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结果。

当代的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行进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教育改革和发展应当树立新的导向和目标。以人为本是一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思想原则,凝聚着新时代的价值导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要转移到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上来,转移到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配合上,尤其是高等教育更加要关心人的成长、关注学生和每一个学校成员的成长特点和具体需求。

三、行政管理工作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行为所针对的客体是学生和教师。这里就依人在社会中承担的不同工作和不同色人分类,来讨论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做法。

(一)行政管理人员应是专业化的协调者、服务者

1.做好协调工作。在高校中,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所以,从高校学科研究角度,高校进行的行政管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各个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进行的协调工作。协调的中心是人,管理活动是人对人进行的活动,协调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的、心心理的、物质的、精神的。并且这些需求受到社会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物质利益、人的素质和信念的影响。这些围绕着人辐射开的网状结构的因素都是行政管理工作所要考虑的范围。值得关注的是,协调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关注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铸造一种和谐的共同愿景。在高校中,三种不同的组成部分———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价值观的冲突。个人的价值观是应当得到尊重的,但是,以人为本观念中并非将视野仅仅落在关注个人的发展上,集体拥有和谐的共同目标和愿景是保障个人发挥才能和更大潜能的有力保障。所以,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即应力图铺建这种高校中和谐的共同愿景。

2.树立服务意识。在西方的行政管理发展史中,近年来最为瞩目的便是罗伯特•B•登哈特提出的:行政管理是服务,而非掌舵的行政模式。他认为,行政工作人员并不仅仅是政府(或单位)的雇员、他们的动机和报酬也远不只是薪水和保障的问题。他们希望与社会上他人的生活有所区别,因此,他们需要尊重、相互适应和支持以及自身精神上的满足。在这种行政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类行为要素,是人的尊严、自信、归属感、关心以及服务他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要从单纯命令的人,转变为引导、帮助科研部门和学生进行日常活动的主体。要摒弃传统行政中“官本位”的观念,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指导思想。

3.推进行政人员专业化。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首先,转变观念、强化意识。社会知识的膨胀,使得高校行政人员必须同时作出两种选择———摒弃和汲取。摒弃旧的管理习惯、手段和观念;汲取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知识。而作为服务、管理者,行政人员只有不断地更新和管理知识,才能对自己的事业和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调整工作。因而,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意识是行政人员要对自身进行的首要任务。其次,完善专业知识。这里所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也包括所管理的学科专业的知识。这样可以使行政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以及所管理的客体有何种具体的发展和潜在需求。最后,要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和自我反省。挑战自我的设定,反思内心的冲突,发现问题后有利于管理者自我的专业发展。通过发现问题实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衔接,使教训转化成潜意识中的重要知识,这样有利于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加深对高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高校发展需

4.重视道德行政。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教育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一方面,高校行政人员在服务理念的前提下,在行政活动中应当首先考虑“我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学生和教师是否能获得服务”,“我们负有什么样的义务”,“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在这些问题得到正确的解答后,再考虑“我们怎样安排才能把工作做到最优”。另一方面,应当倡导行政人员之间信息共享,重视信念、价值观、责任和义务意识的形成;强调公正、公平,和缓的化解矛盾、尊重人性等观念;能够很好地相互沟通,减少妒忌、憎恨等负面的情感;使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包含公正、善行、自由、尊重和敢于承担责任等德行。

(二)为教师设立正确激励学术科研机制

一项制度安排应当旨在以人本身为目的,而不是将人视为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这也正是以人为本思想中,“本”的内在含义。高校的行政管理目标之一是为了促进高校整体的发展,而不单纯是作为指标的数据的达标。那么促成这一目标达成的原因和动力应当是科研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整体的发展是关注群体的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注个体的人。所以,人是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达到数据标准的工具。在现实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对于教师的管理就已经远离了这样的宗旨,奉行管理主义,效率为本的观念,对于高校教师的管理是非人性化的,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满足已经不是目的了,而是将其视为完成学校发展目标的工具。悬赏式、交易式的利益诱惑和刺激,把高校教师变成了殚精竭力拼命追逐利益和完成目标的“奴仆”,而使得教师对于专业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抛之脑后或是无暇过问。所以,要确立人性化的科研激励机制,真正去关注教师学术、思想和精神的发展和满足。

(三)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学校发展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一代人。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大学生思想和观念的活跃程度是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量成正比的。高校中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仅仅是跟随教师和学校去完成学业。他们更多地是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多地参与到周围的社会建设中。高校学生对于高校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及管理实务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并希望高校的管理者们能都倾听甚至是采纳学生的观点和建议。另一方面,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培养对象,同样也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前途,是高校的主人。所以,在行政管理中,尽可能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呼吁和建议,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的必要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体制的改革首先就应当从观念的转变入手。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在进行中,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更应当不断的深入对以人为本观念的理解,以此来指导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以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跃上新的台阶。

作者:金莹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