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我国在培养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时,拥有较为标准和统一的培养方式,但由于该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导致我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单位十分缺乏行政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又十分研究。因此,对于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在该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基于我国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促使我国开始对人才培养方式积极进行改革。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所采用的培养模式将会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所以,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所需的人才,从而使社会要求和人才素质具有高度的吻合。下面笔者就针对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阐述。

一、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简述

(一)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校在对其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其理论知识体系,还需要对其实践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培养出其具有良好的实践意识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并且善于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专业问题,培养其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

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点内容:1.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需要在实验室开展,其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包括情景模拟与电子政务两种实验[1]。其中,情境模拟实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找出情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电子政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现代化技术下的行政管理的流程和手段,进而理解电子政务的具体概念。2.基地教学。所谓的基地教学是学校在相关的实验基地,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实习教学。此培养方式是针对已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学生,将其送入到实际的政府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工作实习[2]。在实习期间需要老师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增加其实践性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遇到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所颁布的相关解释说明中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其培养的人才需要集政治、法学、行政等多领域知识体系为一体,并能够满足国家各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要。这种培养目标的界定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就业范围[3]。在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其都以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看似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但实质上其所培养出来学生的能力却与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高校没有对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实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使其在借鉴高端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时,由于学校实力的欠缺,培养出来的人才所拥有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课程

基于学校在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使其在设置相关的教学课程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4]。这种盲目设置教学课程的原因为:(1)很多高校在设置行政管理的相关教学课程时,没有充分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造成所设置的教学课程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课程相差无几;(2)在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没有根据该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设置,导致其所设置的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定位也较为模糊,使得培养出来学生的素质普遍偏低。基于上述情况,我国高校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切实改变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素质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符,并且其在工作中也产生了各种不良的反映,使我国行政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三)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时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所接受的教学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并且,由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忽视了学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教师在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常只用已经成熟的理论进行分析,缺少自我总结、归纳的授课方式,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5]。此外,在各高校培养学生时,其只重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实践课程的缺失和不完善,降低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各高校应对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能够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于行政管理这个专业来讲,其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拥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其所需要的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应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执行工作的能力、行政专业知识等,并能够胜任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6]。这种培养目标需要学生不仅要拥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其还需要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此一来,不管其在未来的就业上,还是在不同的岗位中,都能够很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将其培养出满足职业标准的人才素质,这种人才素质并不单单指其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包括其所具有的逻辑思维、法律素养、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当地的高校的自身实力、地域区别、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并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课程以辅助行政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地区各高校还应该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吸引各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工作人员参加到该组织机构当中。并且基于人才培养规律,对其相关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确定教学课程的整体结构,使每个教学科目之间都拥有一定的联系,进而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7]。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学校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根据教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实践教学:1.常规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互相融合,并利用参观等多种手段,对其具体的操作流程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2.研究性教学。此种教学方法也被称之为创新教学,是较为小众化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的能力。换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全面发展、拓展创新等综合能力,以使其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我国相关行政部门发展提高所需人才。

四、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优秀的人才就需要学校拥有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学校选择教学课程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已经对学校培养人才做出了具体要求,各个企业都要求人才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比较扎实,还需要在综合能力上符合用人的标准。相信学校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定能够逐渐找出正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进而实现为国家输送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武玉坤.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1(01):66-70.

[2]李小妹.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5,05(10):43-47.

[3]林艳辉,栾立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01(01):87-89+113.

[4]罗向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S2):50-54.

[5]朱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河南农业,2012,12(24):18-20.

[6]蒋国宏.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04):51-55.

[7]曹隽,荀明俐,颜冰.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14,01(02):9-11.

作者:侯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