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住院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意识障碍、其他心血管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及不愿意配合护理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2±2.1)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0±2.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温馨的病房环境,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强巡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操作技术,准备好急救设备,做好并发症防范措施,有异常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内容:①提升护理能力:循证护理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临床尚未完全普及。部分护理人员还未完全明确循证护理的内涵,不能学以致用。由护士长为护理人员讲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内涵、宗旨、具体内容,提出护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文献、临床病例资料讲解护理要点及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让护理人员重视护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并现场监督、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组员的护理能力。②基础护理:搜集患者资料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性别、患病史、用药史、病情、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先关信息,在床头和病历本上用不同颜色进行标示,便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温度、采光、湿度适宜,通气良好,保持病房安静,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③饮食护理:引导患者选择清淡、富含维生素、高钙、低脂肪类食物,合理膳食,保持二便通畅。可以多饮用蔬菜汁、果汁,防治发生便秘加重病情。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提高机体营养水平。④心理护理:出于对疾病的担忧、经济因素、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引发焦虑、悲观、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对待患者语气温柔、面带微笑,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打消鼓励,正确面对疾病,正确宣泄情绪,增强患者安全感,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⑤出院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引导患者按时作息,适量有氧运动,并将合理运动的重要性、有效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引导患者家属最好监护工作,合理掌握运动时间及强度,增强机体免疫力。告知患者常见意外状况及自救方法,提高应急能力。家属监督患者按时用药,不要随便停药,对不良反应提高警惕,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定时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给予有效的建议,帮助患者尽早康复。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休克、电解质紊乱、高热)发生率、病死率、HAMD评分,HAMD评分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反应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轻。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比常规组高,且不良反应、病死率明显更(P<0.05)。2.2两组HAMD评分比较:观察组、常规组HAMD评分分别为(6.5±2.3)分、(12.4±4.2)分,有统计学意义(t=7.7926,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急骤,病情转化迅速,病死率高。主要发生在过度劳累、便秘、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后,及时发现,给予规范治疗、有效护理干预后多数预后良好[2]。本文将临床实际与循证医学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制定护理计划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满足患者实际需要。应进行循证护理知识讲解,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对EBN的理解更深刻,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减少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异常症状提高警惕,提高应急能力[3]。合理饮食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也能提高免疫力,保持二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对排便困难患者可给予泻药、腹部按摩,促使排便。由于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针对性引导,列举成功病案,指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降低HAMD评分。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高用药效果。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家属掌握自救能力[4]。引导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降不良事件发生率[5]。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常规护理(P<0.05),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曾柏华.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206-207.

[2]马晓燕.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4):65.

[3]杨建美.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237-239.

[4]庞瑞雪.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96-97.

作者:刘芯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