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证护理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证护理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的8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切口感染率明显更低,切口愈合良好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预防;切口感染;手术;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的8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4±3.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2±2.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包括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日常宣教、生命体征监测等。研究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问题:阑尾切除术为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办法,但因脓液易污染切口而引发切口感染,因此切口感染为临床常见并发症;(2)寻求证据: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将“护理”“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作为搜索关键词,再查阅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搜索护理证据;(3)循证措施:①早期诊断:尽快协助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在诊断结果明确后,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防阑尾穿孔;②切口保护:在将腹膜完全切开之前,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脓液吸引器,将脓液吸干净之后再将腹膜完全切开,以防切口感染;③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儿引流管畅通情况,避免引流管挤压、折叠、脱出,同时留意引流液颜色、性质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积极协助处理;④心理护理:由于患儿身患疾病并处于陌生的住院环境中,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勤巡视病房,多关心、鼓励患儿,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⑤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儿常规禁食,并及时给予补液、酸碱功能与水电解质平衡处理,然后根据患儿食欲指导患儿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1)切口愈合情况:包括愈合良好与愈合不良两组结果,切口愈合良好判断标准为切口无红肿、硬结、裂开、渗液等症状;愈合不良包括切口红肿、硬结及裂开;(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评分9~10分代表非常满意,评分7~8分代表一般满意,评分6分及以下代表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良好率与护理满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切口感染率为2.4%(1/42),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7.6%(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2%(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3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病,据国内相关数据统计,12岁以下儿童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几率高达5%左右,和成人阑尾炎相比,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进展更快、临床穿孔率更高,且由于小儿大网膜发育不成熟,对于炎症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就诊时已进展成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需立即行手术切除治疗[4]。临床发现[5-6],切口感染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但影响患儿预后,延缓术后康复进程,还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与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成为近年来医护人员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切口感染率明显更低,切口愈合良好率、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表明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循证护理又被称为“求证护理”或者“实证护理”,为一种以护理经验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将临床护理经验、科研结论、患者意愿等相互结合起来作为临床护理依据。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循证护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理想效果。本研究在实施循证护理时,通过早期诊断可为患者尽早地施行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情恶化,降低阑尾穿孔的发生率;通过切口保护护理可在清除脓液后再行腹膜切开,有效避免了切口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切口的愈合[7-8];通过引流管护理可确保引流管的畅通并对引流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引流不良事件的发生[9];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10-12];通过饮食指导可有效避免因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的不良事件,从而有效地促进患儿切口的愈合[13]。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岩 黄丹娜 蔡珠凤 单位: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