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92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92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6例)与循证护理组(46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而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等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后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比较,前者[(103.8±19.2,15.5±4.3,58.5±11.9,43.2±4.3)分]优于后者[(95.7±17.2,12.5±4.2,52.1±10.8,37.5±5.1)分],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21,1.9641,3.7039,2.9691,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循证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认知;心理干预;影响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92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92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6例)与循证护理组(46例)。在常规护理组的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41~61岁,平均年龄为(49.12±6.48)岁;在循证护理组的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有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1~60岁,平均年龄为(49.15±6.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础上签署参与同意书,且本次研究经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主要的内容为药物护理、常规健康宣教等。循证护理组:我院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科室组建循证护理小组,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同时在小组内选取一位具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理长作为小组长。小组成立后,科室统一组织培训小组成员,主要讲解循证护理的措施以及基本操作技巧等[2]。(2)创建循证问题:根据两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创建循证问题,并且根据循证问题来制定护理干预措施[3];(3)循证支持:小组成员根据循证问题来对患者进行循证支持,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对循证措施进行文献检索,同时小组成员对查阅的文献进行阅读以及讨论,以此来对循证支持措施的真实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进行研究与分析[4];(4)循证护理实践:在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定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同时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每次需要交流至少15min,需要连续交流6周;定期对患者进行知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包括口头宣教、宣传手册以及健康讲座[5]。

1.3评判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6]进行评判。

1.4统计学处理

我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等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7],也是一种临床较为复杂的精神障碍性疾病[8],在患者发作期往往会出现精力、情绪以及精神功能出现异常波动等情况,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抑郁或者兴奋两个极端情绪,呈现双向性[9]。很多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言语动作过多、思维敏捷以及情感高涨等情况,且患者会出现整日忙忙碌碌,做事龙头蛇尾,一事无成等情况,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破坏行为[10]。在临床上关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其中以抗精神类药物以及心境稳定剂药物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而对患者疾病的康复稳定期进行延缓发作,具有较佳的临床护理效果[11]。循环护理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护理措施之一,循证护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明确地、审慎地、明智地将科研经验与患者的意愿相结合,随后将证据进行获取,以此作为临床护理的决策依据。该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循环医学与循环保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12]。本文研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WAIS-RC)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肖媛媛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记忆评分为(38.4±5.0)分,短时记忆评分为(54.5±11.8)分,瞬时记忆评分为(12.4±4.2)分,记忆商数评分为(95.6±17.1)分,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长时记忆评分为(40.3±4.1)分,短时记忆评分为(57.4±11.8)分,瞬时记忆评分为(13.4±4.3)分,记忆商数评分为(103.7±19.1)分,但是该研究中添加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指标,需要本研究进行学习与借鉴。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张珊珊 单位: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