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培训实施效果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证护理培训实施效果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证护理培训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实施效果。[方法]以2016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专家共识》的内容,确立了6个维度、20项指标的调查问卷,并制定类克输注评分标准,启用类克专用输注室,护士轮岗培训,对培训前后所收集的95例克罗恩病病人类克输注护理操作规范性进行比较。[结果]问卷调查的6个维度、20项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培训前后病人输注前风险评估、配药规范性、输液反应观察及对应策略方面等护理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执行力,减少病人类克输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类克输注病人的住院满意率。

关键词:类克;静脉输注;护理培训;克罗恩病;循证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某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3月—2018年6月直接参与类克输注操作的25名注册护士,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类克输注40例病人纳入培训前组,将2018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克罗恩病类克输注55例病人纳入培训后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克罗恩病病人使用类克输注诱导缓解后以类克输注维持治疗,周期性类克输注管理病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源于2016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专家共识》[1],并咨询消化科专家及相关输注文献查证,最终确立了6个维度、20项指标的调查问卷,输注前风险评估包括:类克药物知识(4项)、类克输注给药剂量(1项)[7]、类克输注周期(1项)[8]、类克规范药液配制(4项)[9]、类克输注速度管理(3项)[10-11]、类克输注相关反应观察及对应策略(7项)[12-13]。培训前后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及类克输注考核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输注护士的护理行为越好。

1.2.2培训方法

①培训时由类克输注专家及护士长对25名护士进行整体强化护理培训,科内讲座2次,解读2016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专家共识》,通过微信群进行继续教育、相关知识提问、问卷调查测试等以加强培训效果。②培训内容从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开始,优化类克输注管理流程[14]。创建生物制剂输注室,建立输注室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使用类克专用补液巡视单,制定类克输注考核标准评定表[15]。集中输注病人统一房间管理,设专岗、专职,要求消化内科全体护士到类克输注室轮岗,进行专人培训及考核。

1.2.3资料收集与评价

①设立2名通过培训的责任组长,定期对培训前后的类克输注护士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②评价标准以2016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专家共识》为内容的知识调查问卷及类克输注考核标准评定表。知识调查问卷包括6个维度、20项指标,每项指标计5分,总分100分。

1.3统计学分析

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2.2培训前后护士类克输注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比较2.3培训前后护士对类克输注规范性操作情况比较培训前对40例病人进行类克输注操作,培训后共对55例病人进行类克输注操作。

3讨论

3.1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可提高护士对类克输注相关知识的掌握

护士对类克药物知识的掌握率直接与在病人类克输注操作中对药物的保存、配制、输液速度的正确执行有着紧密的联系。护士对类克药物知识的掌握率越高,其对病人类克输注的执行正确率越高,越能有效降低类克输注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25名护士进行培训后问卷调查考核,类克输注前评估、类克复溶稀释后3h内进行、类克输注相关反应及处置等项目在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士对克罗恩病的专科生物抑制剂治疗认识不足,对类克输注的管理仅停留在有经验的护士带教,没有正规系统化的知识培训及操作培训,没有制订统一的类克输注流程,所以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是为更好地服务于日益增多的克罗恩病类克输注人群的专业需求。

3.2培训前后类克输注管理中护理操作实施效果的评价

①培训后护士对克罗恩病病人实施类克输注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较培训前提高。科室修订相应的类克输注制度及类克输注护理常规,我科作为全省的炎症性肠病中心,护理工作也适应新进展,做到更规范、更高效。②实施类克输注病人“医、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创建生物制剂输注室。建立输注室管理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为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统一类克专用补液巡视单。由专家共同拟定《类克输注护理评分标准》,制定《类克输注考核标准评定表》,加强类克输注专科护士技能考核。③为管理者提供相关策略,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应用PDCA管理工具不断改进,满足类克输注的安全需求,提高类克输注病人的住院满意率。同时培养类克输注的专科护士,为轮转消化内科的流动性护士实行标准培训模式。④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执行力和专科技能,减少了病人类克输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类克输注病人的住院满意率,同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专科内涵建设新策略。因此,类克输注循证护理培训是护士专科业务培训的一项重要护理策略。

作者:林丽芳 王莉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