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归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受预警评分和循证护理干预的5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0.7~7.0岁,平均(3.92±1.04)岁;入组体温为38~41℃,平均(39.31±0.9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肺炎13例,肠胃炎10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0.5~8.0岁,平均(3.94±1.45)岁;入组体温为38~41℃,平均(39.01±1.2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例,肺炎11例,肠胃炎9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典型的热性惊厥症状;临床资料完善。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定时监测体温,出现惊厥立刻解开衣领,使患儿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导致窒息;准备气管插管、吸痰等急救器械和物品;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给予温水擦浴,用降温贴或冷毛巾敷额,或用水合氯醛灌肠降温,或给予药物降温,指导家属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给予清淡饮食。

1.2.2观察组

早期预警评分和循证护理结合:①结合入院评估和定时两种方法监测体温等生命体征,根据结果对发热进行分级,对超高热、高热和中等高热患儿进行早期预警评估。②症状评估:对超高热或高热患儿进行体温监测,对伴随症状进行评估,并进行以下护理:警惕患儿烦躁、哭闹,加强查房次数和体温监测,做好预防性护理措施。出现热性惊厥后先清除呼吸道,必要时吸痰,采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无论是否有发绀等严重缺氧症状均给予小流量高浓度氧气支持,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放置牙垫预防咬伤舌头,给予饮食指导,提供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清淡食物,增加饮水量,避免出汗过多。③评估患儿病史。若患儿有惊厥病史或发作时间长、多次发作,则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发作时年龄、体温、持续时间、用药情况、救治方法和效果等。④心理干预。保持患儿休息环境安静舒适,降噪音,减少刺激因素,对患儿进行安抚以缓解情绪波动,若患儿缺乏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则通过拥抱、抚摸进行安抚,用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对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再给予肢体接触性安抚、讲故事安抚、听音乐安抚等,同时还需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主动配合。⑤健康教育。将预警评估结果告知家属,使其随时了解患儿情况,并获取家属信任,激发其承担健康知识学习和护理患儿的责任,邀请其加入本科室微信平台以随时复习护理技巧。若患儿在家发病,家属应将患儿保持正确体位,预防吸入性窒息,通过掐合谷穴、人中穴、物理降温缓解病情,当采取上述措施5min无明显改善则立刻送医;指导家属督促患儿正确锻炼,给予合理饮食,预防该病发生,识别发热征象并正确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给予早期处理,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掌握抽搐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专家自制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10分制,≥8分为满意,6~7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不满意。量表包括环境护理、护理及时性、护理有效性、护理人性化等,信度为0.8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经t/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恢复意识、停止抽搐、持续发热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χ2=5.18,P=0.04)。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急,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且首次发病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24h内复发率高。部分发病严重的患儿脑细胞缺氧损伤风险较大,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及时控制惊厥和体温,降低并发症风险,还需要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及时干预,预防热性惊厥发生和避免病情加重。体温超过38.5℃、发热持续时间长会导致热性惊厥发生风险增加,因此本研究预警评估将体温列为重要项目。根据发热程度不同进行分级,对超高热、高热和中等高热患儿进行早期预警评估,加强高危患儿的监护,正确测量温度,采用物理、药物降温等预警处理流程,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降温治疗。缺氧是护理中需要加强观察的又一重要症状,常规护理是针对缺氧严重的患儿给予吸氧治疗,预警评估结合循证护理则是无论是否有发绀等严重缺氧症状均给予小流量高浓度氧气支持,再加强患儿缺氧情况观察,对供氧仍然不足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从而预防缺氧及其引起的临床症状[3-4]。此外,预防性给予牙垫、营养干预,通过全面测评能掌握风险,及时预防并发症。心理干预能缓解患儿情绪波动,从而避免心理应激影响生命体征,提高治疗操作安全性,降低并发症风险。预见性的吸氧和针对缺氧程度调整供氧方式能有效缓解应供氧不足导致的脑组织损伤,预防脑功能障碍、智力损伤[5]。通过合理规划营养供给均衡营养,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加强家属协同护理,能提高其照顾能力,及时发现并发症和复发征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恢复意识、停止抽搐、持续发热、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家属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综上,预警评估结合循证护理用于小儿热性惊厥中能尽快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雷霖琳 单位: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