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循证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循证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循证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循证研究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设计产后出血集束护理方案。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我院10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7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共50例;2017年8—12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共52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后,患者寒战、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抢救时间、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循证研究;集束化护理;产后出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3—12月在我院分娩后产后出血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0岁,平均27岁,本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自然分娩后两小时内产后出血超过500ml的产妇。

1.2方法

1.2.1分组

为避免伦理冲突,本次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干预前,即2017年3—7月,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根据护理常规配合医生完成产后出血的抢救,共50例(对照组);2017年8—12月,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责任护士根据护理方案配合医生完成产后出血抢救,共52例(干预组)。两组患者年龄、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1.2.2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2017年3—7月产后出血患者的基线数据,进行专家小组聚焦访谈,利用PDCA质量持续提升方法[2],对产后出血抢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循证研究的方法,由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案[3-5]。该方案包括6点: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液体出入量管理、保暖护理、面罩吸氧、预防感染、心理护理。为保证方案实施效果,设计了相应流程、规范及表单,即集束化护理标准及流程、床边观察与心电监测表。

1.2.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不仅收集产后出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同时收集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的有关数据。评价指标包括:(1)不良反应。指寒战,恐惧、焦虑情绪出现情况。对寒战的评估由一名责任护士和一名科研护士分别完成,两名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二分类状态判断(有或无),二人存在分歧时,由当班[1]王燕波.“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生、护士长或组长进行裁定。(2)治疗效果。出血量的评价于抢救完毕后用量筒量取。(3)抢救时间。指从自然分娩后开始出血到抢救完毕总的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除呼吸道阻塞和刺激性结膜炎外,干预组其余6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干预前后两组出血量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3.1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率

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化护理是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项措施都经过循证研究证明其能提升患者结局指标,而共同实施这些措施比单独实施某一项措施更能提高患者结局指标[6]。一个集束化护理方案包含多个元素,而每个元素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被广泛承认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每一项措施都是基于较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是被证明过的、没有争议的、被普遍接受的证据组合。集束化护理依赖于集束方案各项措施的内在科学性以及该系列措施组合后整体效应大于单一措施的作用[7]。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是将循证方法引入产后出血抢救管理,并为产后出血患者存在的某种不良反应提供最佳护理措施的实践指南。集束化能确保循证实践以一种标准、持续、规范的模式,始终作用于所有患者,并对患者结局产生综合性的积极影响。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可大大提高患者获得最佳产后出血抢救护理的可能性。此外,应用PDCA的质量持续提升方法[8-9],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执行干预措施、评价效果等环节构建及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化护理方案,能更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并最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效果。

3.2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效率

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成员不仅包括有经验的助产士,还包括产科医生、ICU医生以及麻醉科医生。快速反应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产后出血,迅速抢救,配合默契,既可缩短时间,又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此外,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有效应用,还依赖于平时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3.3液体复苏链式管理

液体治疗是产后出血抢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血液灌注和氧供,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此处的链式管理指的是孕妇从入产房至分娩的过程中,所输入的液体量均有专人管理,凡入产房待产的孕妇均选择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可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多部门联合抢救过程中,由一名助产士全程跟踪液体治疗动态,负责自制液体治疗跟踪记录单中监测项目、重点用药及病情资料收集,对各环节的液体复苏治疗实行无缝对接并进行链式管理,最终达到早期休克复苏目标[4]。

3.4保暖

体温恒定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正常体温为37℃左右。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应采取相应保暖措施,可有效避免抢救过程中出现寒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代谢,维持生命体征。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中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做好保暖护理工作已逐渐成为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内容。

4结语

产后出血患者往往由于观察不仔细、抢救不及时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本文运用循证研究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将成立快速反应团队、液体复苏链式管理、保暖等单一措施与常规护理结合,构建整体、系统、可操作、可评价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结果表明,该护理方案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产后出血抢救率。现代护理学是一个持续更新且快速发展的学科,运用循证医学及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将一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及护理措施融入常规护理,结合集束化护理理念,使其发挥比单一措施更加显著的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梁玲,高海莲,曾新芝,等.PDCA循环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2(4):52-53.

[3]陈敦金,杜培丽.建立产房快速反应团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2):101.

作者:姜丽芳 单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