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回顾性循证医学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回顾性循证医学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回顾性循证医学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一氧化碳(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回顾性分析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循证医学为理论指导,收集100例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分析与归纳其心电图特点和心肌酶检查水平。结果:发生心电图改变22例,改变率22%;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CK、CK-MB改变67例,占总数67%。通过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均恢复,无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结论: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改变情况临床十分常见,通过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及早干预治疗,能有效恢复至正常水平,是临床治疗本病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循证医学;CO中毒心脏损害;回顾性分析;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CO重度中毒者心脏损害亦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轻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重者致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00例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情况总结论述如下。

1循证医学

针对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在治疗疾病、诊断疾病、预防疾病发生、疾病康复和预后等方面,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寻找最新、最有效、最有力的科学证据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根据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通过以问题和病人为中心,用循证思维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诊治水平。

2提出和确定问题

本组共100例,年龄8~85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5±1.5)岁,合并冠心病20例,合并糖尿病8例,并发吸入性肺炎5例;均依据2012年《急诊内科学》第三版诊断及分型标准[1]诊断证实,轻、中、重度中毒并有不同程度中毒症状的患者分别为29例、36例、35例,COHb(+)96例,除外其他药物、毒物中毒以及急性脑血管病等情况。

3检索证据

按照EBM实践证据检索的原则,确定检索词:CO中毒心脏损害;回顾性分析;应用价值。分别检索与其有密切相关的二次文献数据库或原始文献数据库,例如ACPJournalClub、MEDLINE等。对检索的资料进行RCT系统评价或单个大样本的Ia级证据评价,必要时对筛选出的资料特别是与本病的临床问题有密切相关,并进行Meta分析确定检索结果。

4整合最佳证据

4.1治疗方法

所有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量仪器为MasimoCorporationirvine,CA92618USA)做定性诊断,并监测生命特征。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描记;CK、CK-MB检查采用酶动力法(仪器为ADVIA2400ChemistrySystemSIEMENS)。根据本次研究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对于出现I-Ⅱ。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或抬高等患者加用静脉输注5%GS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例快速房颤患者给予5%GS250mL+丹红注射液30mL,5%GS10mL+胺碘酮150mg10min内静脉注射,继之以每公斤体重每分钟1mg胺碘酮维持。本次患者常规给予吸氧、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5疗效评价与分析

5.1发生心电图改变22例,改变率22%,其中男15例,女7例,50岁以上者15例,ST段压低并T波倒置13例,ST段抬高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心房纤颤3例。在给予常规氧疗、纠酸等对症治疗后6h,15例ST-T、QRS波群增宽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3例心房纤颤及4例Ⅱ。房室传导阻滞者在行胺碘酮、丹红注射液等治疗后1d内转复成功。

5.2CK改变70例,CK-MB改变67例,占67%,其中男60例,女7例,50岁以上者居多,按CK、CK-MB增高水平分中毒程度,CK升高195~389U/L,CK-MB升高24~47U/L为轻度,CK升高390~584U/L,CK-MB升高48~71U/L为中度;CK升高585U/L以上,CK-MB升高72U/L以上为重度。

6EBM小结

EBM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到急性CO中毒发生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此临床治疗重点多在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忽视CO造成的心肌损害,导致治疗延误。通过将EBM与临床治疗CO中毒心脏损害紧密结合时,可以减少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不同医师间医疗水平的差异,提高整体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有效的治疗。EBM的出现标志着急诊科在临床治疗本病时进入了以科研方法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因而随着急诊科医务人员愈来愈重视对其的及早治疗而能起到较好疗效。EBM能够使基层的医疗单位承担起较高水平的医疗行为,在提高CO中毒心脏损害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武,蒋龙元,田方,等.急诊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2:675-676.

作者:任广城 孙朝文 (通讯作者) 王浩潋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附属心脑血管病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