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办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能工巧匠离不开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探索职业素养教育尤其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新模式,对当前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索以德智体美劳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价值滋养、人文濡养、身心调养、品行涵养、生活给养“五位素养”,帮助学生体验行为习惯养成的快乐,创造积极的、自我挑战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职业素养;民办高职;习惯养成;五维素养
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所以,必须把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推进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素养品质做起,通过“价值滋养、人文濡养、身心调养、品行涵养、生活给养”(以下简称“五维素养”),使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职业素养下民办高职全面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顺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握新时代关于人才培养的主要内涵,明确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一是培育具备崇高品德的人,即有理想信奉、道德素养和品德品格的人;二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即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人才;三是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人,即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人;四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即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爱社会的人。“五维素养”教育紧密衔接新时代人才培养内涵,通过价值滋养、人文濡养、身心调养、品行涵养、生活给养教育并培养出时代新人。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五维素养在民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符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应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只有熟悉并了解当今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并开展“五维素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行为规范。
(三)开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枯燥乏味的内容和被动单一的方式,往往不受大学生所喜爱,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的要求,学生第二、三课堂日益显的更加重要。通过五维素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习惯,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工作质量提升发展需要的新契机。
二、职业素养下民办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设计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并强调要实现“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新时代加强民办高职学生“价值滋养”“人文濡养”“身心调养”“品行涵养”“生活给养”等五维素养教育同任何教育的存在一样,都旨在为人获得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创造可能,因此,“五维素养”教育实施符合立德树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五维素养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见表1)。
三、职业素养下民办高职学生“五维素养”实施的价值意蕴
(一)立德树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进行五维素养培养的关键场所。高校需秉承“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大学生“五维素养”教育,才能在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增强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通过素养养成,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
(二)价值传递,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的学生是中国国家在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年轻人在形成和建立价值观期间,培养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的钮扣应该从一开始就扣好。因此,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十分重要。而进行大学生“五维素养”教育,能使之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道德修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加强大学生的“五维素养”教育,塑造更加健全、完善的人,也正是新时代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课题,这不仅是着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迫切需要,更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文化传承,发扬中华优良传统精神
新时代当代大学生,他们追求新潮,个性突出而鲜活,富有娱乐精神,希望在娱乐中学习和生活。加强对大学生的“五维素养”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培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底线意识、问题意识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职业素养下民办高职学生“五维素养”实施途径
(一)围绕价值滋养以期达到坚定信念、爱国爱校、团结友爱的良好素养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思政”理念,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积极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党建引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开展党建工作“三延伸”,延伸到学生宿舍、延伸到实习企业、延伸到生活社区,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方位“五进堂”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制定思想政治教育18个主题班会读本,作为思政课最贴近最有效补充。设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生党员宿舍和学生干部亮身份等先锋示范,延伸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团社会课堂建设,实行社团导师负责制,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的阵地,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提升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企业讲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在企业开展劳模精神讲座、企业文化讲座、职业导师职场讲座以及进行岗位创新、敬业等实习评比表彰,使学生树立成熟的职业意识定位。
(二)围绕文化濡养以期达到志存高远、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良好素养
以文化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总书记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文化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实现滋养人、培养人、磨炼人的目的。寓教育于生活的寝室主题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文明素养和良好寝室学风的形成。打造具有革命教育的“红色公寓”,强化爱国、爱党、爱校的“三爱”红色文化。在公寓中树立“巾帼先锋楼”及“三先”先锋文化。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专业元素,建设了“公寓工作站阅览室”鼓励学生将读书变成生活习惯。坚持“抓方向、抓特色、抓品牌、抓形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突破口,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风引导,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开展一二·九革命歌曲大合唱、职业风采展、五四文化艺术节等与人文、专业相关的系列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围绕身心调养以期达到心理和谐、内外协调、健康向上良好素养
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致力于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四季育心”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每月一主题,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他们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四阶培养主要根据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开展。入学教育阶段,以感知教育为重点。入学后的军事训练环节,不仅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加强组织纪律性,进行晨练、晨跑、晨训,养成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组织纪律。专业学习阶段,以职业规划素养训练为重点。组织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职业生涯,制定完整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职业梦想。组织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习阶段,工作价值观教育是重点。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作用,开展职业导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毕业阶段,以感恩教育为重点。通过开展毕业嘉年华活动,创新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形式、丰富毕业生教育内涵,体现学院特色、彰显感恩情怀的活动,营造毕业生感恩母校、珍惜友谊的良好氛围。
(四)围绕品行涵养以期达到品行端正、严于律己、敬业乐业良好素养
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把“品行涵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制定“学生职业品行规范”,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中践行。“学生职业品行规范”,是学生工作特色内容,也是学生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养成职业素养基本素养的有效方式。制定16条校园文明礼仪,日常行为“两条规范”,课堂管理“三大纪律,五项要求”,基本文明培养的关键任务是纠正校园周围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纪律认识,培育学生优秀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文明优雅的个人素质和行为规范。通过优秀退役士兵、优秀学生报告会、示范班评选、先进事迹访谈会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发挥朋辈影响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引领前行。通过发挥他们的榜样力量,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比、学、赶、帮、超中带动学生快速成长。
(五)围绕生活给养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
加强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增强文明素养的自觉性,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了宿舍自治体系、学生干部助理岗、校园文明督察岗等一批自律管理体系。通过对学生服务思维和管理行为的训练,培养学生思考、管理、协调能力,逐步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能力。良好的学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学生工作取得进步的关键。基层班级学生工作实行三级联动机制,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班主任的导向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规范早晚课及考勤制度,制定实行学院《班级量化监测管理办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学习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宁本涛,樊小伟.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综述[J].基础教育,2020,17(2):107-112.
[3]杨春,陈晓旭.“微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102-105.
[4]徐晨光,余果.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微素养”教育论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2):24-27.
[5]陈松友,李雪.坚持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1-5.
[6]张义俊,陈蒙.文化育人视野下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困顿、成因与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5):24-28.
作者:张义俊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