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
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受到公立学校和同类学校的双重打击,因此,要想谋求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养成教育,以此来实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使其在高职阶段逐渐养成自强、自立、自律和自学的精神。养成教育具体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
基于当下的高职生部分存在道德法制观念薄弱、责任和义务意识欠缺、倾向权力和权利、自律能力较差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等特征,并且辨别美丑和是非的能力不足,过渡的追求物质享受,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详,团结合作的精神欠缺、过渡自我、迷恋网络和色情等,严重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就是学生在养成教育上严重缺失。一直以来宣传教育、树立榜样、抓典型和说教方式都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并未将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同时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也未将养成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就使得养成教育很难得到贯彻落实。养成教育实质上就是良好习惯学习、训练和养成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将被动行为方式转化为主动。叶圣陶曾将教育理解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在自然的意识下对行为进行支配,属于一种力量。因此,作为高职生而言,只有将良好的习惯养成,才能够保证自身的言行与社会道德要求相一致。并且一旦养成习惯,就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并逐渐内化成为高职学生的精神动力,促进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且集服务、管理、建设和生产为一体。这也是社会、家庭和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并且将以上几个方面不断的提升,并且融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之中,保证养成教育的计划性和阶段性,促进人才的培养。
(三)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者和建设者,其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学。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思想政治教学获得全面性的发展,并不断的深化和推进,就必须将养成教育放在同样的高度,并且将其不断的深化和推进,才能实现学生的知行并进和内外兼修。同时通过当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也能够将养成教育重要性从反面彰显。
(四)提升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是判别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元素,但是就当下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部分毕业生在自律能力上严重不足,并且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在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上也严重不足,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并且人际关系高度紧张,在工作过程不能够脚踏实地,喜欢投机取巧,进而对企业的发展很难有贡献,因此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严重不足。因此,要想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就必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并逐渐内化,成为一种本能,而养成教育就是实现以上教育目标的载体。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提升离不开养成教育。
(五)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
高职生在大一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后期的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就从短期的教学成效而言,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情况下,能够将学生旷课、迟到和逃课的几率大大降低,并且使高职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保证学习的成效和质量。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高职生终身受益,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养成教育也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开展养成教育具有必要性。
二、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属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并且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在深入改革的推进下,为民办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而民办高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养成教育,以此来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和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志峰 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养成教育的方法
1.因人而异、因人制宜的方法
养成教育要以教育发展的对象为本,尊重教育发展对象的个性,体现教育发展对象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发展对象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作用。这不仅涉及每个教育发展对象个体,还涉及全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2.实践的方法
养成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实践,要遵循教育发展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如:在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时,不仅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方面做起,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
人的道德核心是讲是非、辨正邪。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学生的可塑性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继承创新的方法
养成教育古而有之,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养成教育的工作方法,探寻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增强技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二、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公民道德的培养
学生首先是公民,作为公民必须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技校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同时,技工学校制定的《日常行为规范》是技工学校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所以,技校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必须从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入手,做到技工学校学生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技校学生的道德层次和水平。
2.日常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的行为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技工学校学生行为的培养,必须认真对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而且有利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协调相处,使学生把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觉的行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强化自己的行为规范意识,在反复要求中增强学生的意志,在褒贬的评价中促进学生自觉履行行为规范。我们把日常行为的规范训练内容分为:爱国主义行为规范、文明言行行为规范、家庭及公共礼仪行为规范。
(1)爱国主义行为规范。通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行为。根据教育部门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活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高尚爱国主义行为。
(2)文明言行行为规范。通过全校公开征集“文明语言”搜集“不文明语言”的活动,使学生懂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善待他人。通过不同形式的大型公益捐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促使学生把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内化成文明的言行行为。
(3)家庭及公共礼仪行为规范。学校把训练日常良好行为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做到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相结合、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形成以德育教育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体系,达到日常校园生活规范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
作者:吴绍军 单位:广西电子技工学校
第三篇
一、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当代高职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1.自理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管理。目前的学生受到长辈溺宠较多,依赖性强,连自己的洗衣做饭等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一些家长由于认知偏差,过分强调智育的发展,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2.学习观念淡薄,缺乏进取精神。不少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进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主动性不高,学习纪律涣散;还有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学习上处于“等靠要”的被动状态,刻苦钻研精神不够。
3.利己主义至上,存在人格缺陷。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迁就和宠爱,引起了学生心理的个性畸形发展,使其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妒忌心理较强,容易怨天尤人,缺乏沟通能力,难于与人相处。
4.纪律观念薄弱,缺乏诚实守信。不能很好遵守校规校纪,随意迟到、早退,逃课;考试作弊;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容易意气用事,借助武力解决;外出不报告,承诺不兑现,花钱不心痛;损坏公物不爱惜等。
5.生活小节不足,欠缺文明礼貌。从生活细节看,有的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修边幅;抽烟喝酒玩游戏,饮食上暴饮暴食;讲话出口成“脏”;待人不文明不礼貌;生活上好攀比,用钱无节制。
6.职业观念淡薄,不够爱岗敬业。有学生心高气傲,性情浮躁;缺乏正确的择业观,更无职业规划;没有正确的职业定位,盲目追求高薪好岗位;既不能受苦,也不能受累;职业稳定性不够等。
二、加强“基础”课在高职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1.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高职学生在高考中大都成绩不够理想,许多人心理素质较差,自信心不足,有不少人存在自卑心理,一旦遭受挫折就会表现出沮丧和崩溃,耐受力较差,经常会自我否定。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中小学阶段,在那时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由散漫,甚至沾染了不良习气。这样直接导致不少高职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存在畏难情绪,自我要求不高,自律意识差,得过且过,没有人生规划,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在第一节课上就布置学生思考各自的人生规划,这样做首先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方向。也是在第一节课上明确上课纪律,根据自愿原则分好小组,说明考勤原则,给学生树好规矩,从一点一滴培养起学生的规则意识。做这些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尽量避免说教。
2.提倡“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教学不能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它的教学内容不是知识传授而是行为养成,衡量教学成果是以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为标准。而这种行为养成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建立自觉意识,在授课中,笔者采取教师少讲、以学生做主体的讲课方式,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确定一定数量的论题,学生在课堂上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谈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话题的走向,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同时,在教学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采取体验式、情境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道德专题中,笔者让学生自发结成小组,针对社会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调研,并且撰写调研报告,在课上让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PPT,并作汇报。展示结束后,请学生进行点评,老师最后作总结。这种形式让学生感觉学习没压力,形式又活泼,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教学反馈中,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再枯燥和教条,当教学取得这样的效果时,对学生“心灵的触动、行为的改变”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3.讲究教育的过程化管理。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个人的习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的日常化养成性教育,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育学生的优良品德。譬如,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感恩给父母开始做起。笔者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事,来提高认知,来培养责任。与此同时,在“基础”课的考核中,加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内容。日常行为表现就是由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表现来给予相应的分数,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不仅要看他课堂上的表现,也看他课外的表现。真正贯彻知行统一的学习方法。
三、小结
总之,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开展高职生养成教育,对促进其健康成长意义十分重要。而“基础”课是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综合素质。
作者:胡激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