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1.从小做起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哪怕是一点点小事都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这里所说的“小”,是说从小就要进行培养,更要从小事做起。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在言行上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说话时候的表情、手势、语调等等教师都要进行研究,要防止那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出现,特别是和学生的家长交流的时候,更要显示出教师的文明素质。要经常让学生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语。桌椅的摆放、面容的清洁、衣服的穿戴等一些生活的小事都要求学生认真做好,使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创设良好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在好的环境中得以培养,环境成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生活自理竞赛,遵守作息时间之星,勤俭节约小赢家,文明礼貌比赛,健身锻炼活动评比等有益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3.与家长配合

家庭的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时间是对分的,家庭的生活学习对学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养成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希望得到家长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和家长们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情况,都有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会反馈到老师这里,当然在学校出现的有关问题也要告诉家中,让他们协助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携手共进,真正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

作者:谢静梅 单位:前郭县长山镇新庙小学

第二篇

一、坚守一份内容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个范畴,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且会因为时间、地点和行业的不同提出不同规范,如古时的《三字经》《弟子规》,现在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等。学校为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构建,提出了“容止格言”和“三好三做起”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容止格言”是: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勿傲,性勿暴,学勿怠;颜宜和,行宜静,态宜庄。“三好三做起”:一是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小学生,从不迟到做起,引导学生学会遵守作息时间,珍惜时间,养成守时严谨的学习好习惯。二是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从打招呼做起,引导学生热情待人,尊敬长辈,团结友爱,养成谦和友善的好习惯。三是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学生,从会扫地做起,引导学生讲卫生,维护校园环境整洁,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养成关注细节、做好细节的好习惯。

二、坚持一贯做法

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首先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调查摸底。要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差异性。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会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分门别类,做好相关记录,掌握一手资料,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是坚持强化训练。对学生强化认知。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会理解、会背“容止格言”和“三好三做起”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容止格言”和“三好三做起”的内容在具体行为训练中进一步细化到具有可操作性。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再比如进行“上下楼梯,靠右缓行”这一训练时,我带领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边走边强调靠右走,不高声说笑,不手滑着扶手,不跳着下台阶。学生第一次走时,唧唧喳喳,你推我挤。见此情况,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训练,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还进行了单独训练,让所有学生真正明白上下楼梯该怎样做。加强家校合作。为避免5+2=0现象的发生,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十分重要。教师要让家长知道学校的要求,监督自己的孩子坚持习惯的养成训练,做到家校如一。

三是坚持评价激励。阿伦森效应原理告诉我们:当你对一个人的表扬和奖励逐步增多时,你会越来越受欢迎;反之,当你对一个人的表扬和奖励越来越少时,你会越来越让人不满。因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榜样引路法、小组竞赛法、个人积分法、当场表扬法、家校互动法和学科教师联动法等方法和渠道鼓励学生在养成习惯上、在学习成绩上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我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中收获了许多意外。我从三年级带班到五年级的学生小A,长的虎头虎脑,老师和家长都管他叫“调皮大王”。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对他平时我会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他的距离,耐心纠正他的不良行为,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我经常对他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试试你一定行!“”你进步了,很好!”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小A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精力集中了,劳动非常积极,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以上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应该贵在坚持,日久深功。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动作,重复21天或更长的时间就会变成习惯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想法,重复21天或更长的时间就有可能成为习惯性想法,甚至可以演化为一种信念。是的,我也在坚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中坚定了我的教育理念———“习惯奠基人生”。

作者:苏青 单位:福建省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第三篇

一、强化监督,外驱养成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寄望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变成习惯遵守,而经过继续深化实践,最终就会变成自觉遵守。在良好习惯的训练中要强调一个“严”字,“梅花香自苦寒来”,严字当头,才能磨练出好的习惯。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长期的。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例如,上课前的预备铃响后,要求学生静息。刚开始每次预备铃一响,我就早早来到教室,表扬最先做好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强化后,学生能做到听见预备铃声一响,迅速坐到各自的座位上乖乖地静息。现在,老师们走进我的教室上课,看见孩子们静息的模样都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二、自主管理,内化养成

我班成立了晨读监督岗、文明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等组织,班级、小组、个人层层检查、督促,实现了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将学生养成习惯细化,每周一主题,从小处入手,细处着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养成行为习惯的转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我采用多元评价法,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跟踪管理。设立了学生习惯养成周或月评价卡,包括对学生习惯养成不同方面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及改进措施等,把互评和综合评价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正确面对自己,扬长避短,不断改正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为每名学生制定详细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档案,档案中有以周为周期养成一个好习惯和改掉一个坏习惯的具体目标要求;设有老师、家长、同学监督栏,对完成目标的签名予以确认,加大督促力度;最后有一周反省,对自己本月的表现予以客观的自我评价。月末,综合评估情况,评选出“良好习惯之星”。

三、家校配合,巩固养成

由于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如家庭、社会等齐心协力,才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为达到这一效果,我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理念引领。通过聘请专家进行家教辅导讲座,向家长推荐家教书籍、网页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第二,所有活动向家长开放。体育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比赛,体验运动的快乐;读书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体验读书的乐趣,每学期评选一批优秀的“阅读家庭”;每学期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家长会,还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每逢周五,家长可以随时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上课,观察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第三,家长参与管理。每期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每个家长能够根据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及时督促孩子,全程参与班级的养成教育活动,做一个课外的班主任。请家长填写《学生校外情况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家校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杜绝“5+2=0”的现象发生。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家校携手,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校携手,形成育人的合力,确保养成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班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班风、学风已然形成。以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养成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持久不竭的发展动力.

作者:涂山凤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