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生养成教育培养思考(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它不仅对一个人的现实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蕴含着改写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由于人并非单纯地靠理性来支配,不时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制约,把行为规范的期待变成相对稳定的习惯,必须经由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并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过程。小学阶段儿童可塑性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季,如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形式和“说教”方法,常常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此,我们基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的分析,然后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力求探索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以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
一般而言,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合称。行为即人的举止行动,它是一种在自我支配的主观意识下用于表达内心活动的具体作为。习惯体现为一种相对稳定、自动化和外显化的一种反应倾向。行为习惯不只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狭义上是指对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和习惯的训练,它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经过长期和反复疏导、训练和培养,促进知、情、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广义上指人的思想素质、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教育与养成[2]。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虽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文明礼仪习惯、生活卫生习惯、语言表达习惯、学习思维习惯和为人处事习惯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他们懂得和形成做人、做事的一些要求,从而合乎道德规范,缔造健全人格。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定型,喜欢模仿,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勾勒出丰富多样的蓝图,需要进行长期的、细致和反复的工作。既要运用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和规范其行为,更需要经过受教育者的自觉反思和亲历实践,才能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导致人的价值观念偏斜,在小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诸如懒惰、浪费、虚荣,学习被动、行为冷漠、自私霸道和抗压力差等问题,值得关注与反思。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人格缺陷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独生子女急剧上升,留守儿童比例逐渐增大,使“问题儿”更多。特别是近亲婚姻使少数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或残疾,或智力偏低。小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言行不一,调皮油滑;焦虑脆弱,多疑嫉妒;依赖性强,自理力差;胆小孤僻,缺乏意志;磨蹭马虎,好吃懒做;撒谎打架,不讲卫生;横蛮任性,自私偏执。他们交往能力差,缺少合作意识,不能自我约束,无法控制行为,形成人格的分裂与畸形。
(二)学习懈怠
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小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懈怠心理。这类学生在农村小学约占40%。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厌学情绪,具有“哪里黑,哪里歇”的心态。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刻苦精神,上课注意力分散,两眼发呆,不记笔记,不善思考,不求甚解。说私话,打瞌睡,做小动作。课后想玩这玩那,怕写作业,抄人作业,习惯于边做作业边吃东西。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生活自理能力差
由于部分家庭的溺爱、骄宠,使一些小学生对长辈的依赖心过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爱独处,不善于与其他伙伴交往,常沉迷于玩具之中。用钱无节制,将钱用于滥吃零食,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汲取营养不均衡。不讲卫生,早不刷牙,晚不洗脚,头发蓬乱,衣冠不整,鞋袜瞎扔乱丢,器物置放横七竖八。作息无计划,生活无规律,迷恋电视,甚或夜不归宿。这些不良行为对习惯养成有着极大影响。
(四)处事行为不文明
由于年龄小,不少小学生缺乏理智,不能抵御诱惑,沉醉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不懂得宽容、体谅他人,不尊老爱幼,好逸恶劳,拈轻怕重。不爱护公共设施,喜欢涂鸦,把桌椅刻得遍体鳞伤。缺乏纪律观念,不守校纪校规,有打群架、讲粗话等不良行为。不讲公德,言行不一,害怕承担责任,待人不真诚。随便拿别人东西,在公共场合也大声吼叫,脏话连篇,抠鼻子、掏耳朵、打喷嚏,甚至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上述不良的行为习惯表现虽不是小学生群体中的主流,但其危害性不能小觑。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为形成实效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一)个人主观各种原因缺乏道德观。农村小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水平滞后于生理年龄。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为是非不清,自制力不够而言行脱节。自我为中心。感情用事,好冲动,情绪化倾向明显,与集体格格不入。特别爱模仿消极的东西,从而产生行为偏差。心理脆弱。由于各种条件不如城里孩子,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受到指责和歧视时,会在心灵投下阴影,从而磨损胆识、个性。缺乏学习动机。他们视学习为负担,认为学好学不好没关系。当抱负水平低下时,则思维简单,想象贫乏,遇到困难,爱选择放弃。
(二)家庭环境负面效应家庭关系紧张。由于缺乏关爱,容易憎恨父母,养成冷漠偏执和仇恨好斗的性格,旷课和偷窃行为易随之滋生。父母素质不高。部分家长文化素养欠缺,喜欢看电视、打麻将,对孩子多溺爱、少管教。少有时间陪孩子,更不能进行学习指导。学习环境缺失。农村孩子没有独立的学习场所,无家庭藏书,常受到各种干扰,不能培养其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监管方式偏颇。缺乏耐心,动辄训斥、打骂,孩子容易形成暴力倾向。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袒护包庇,甚至灌输利己损人,以恶制恶等观点。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失机制不健全。一些小学抓教学工作扎扎实实,而习惯养成教育只是出了问题抓一抓,没有建立“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长效机制。追求升学率。嘴上讲素质教育,行动中搞应试教育。把升学率放在首位,造成养成教育的虚无化。教育方式不当。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大多采取停课、检讨、训斥和体罚等方式来处理,使其产生焦虑、反感和抵触情绪。评价不客观。教师缺乏对个性的认识,看不到“差生”身上存在的积极因素。一般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简单地否定其他。这样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正。
(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经济大潮冲击。在利益最大化导向下,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特征,趋向于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消费文化侵染。受消费主义影响,在他们中也存在消费攀比。穿衣讲名牌,零食要美味,滋生好逸恶劳的坏习惯,甚至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不良资讯误导。不健康的影视、网络呈现给儿童一些充满血腥的刺激场面和虚拟的情感世界,他们沉湎于色情、暴力,对现实生活产生疏离感,朝着颓废方向发展。此外,社会上闲散人员的教唆、诱骗和蛊惑也是他们被引入各种歧途的重要原因。
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在明确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之后,我们应寻思相关的策略,依靠科学的路径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情明理:把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品格激情就是有意识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与情感教育结合。应运用电影电视等媒体播放有关教育短片,引导其观察、体验社会生活。也可以在游戏、表演等活动中对行为习惯的是非、善恶展开评价,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品质。激情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具有效性。明理就是对他们讲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由于其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与之说理应具体、明确。应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统整,形成在家校和社会上“应该怎样做”的具体内容,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形式宣讲,也可采取读、讲、演、考等方式进行强化。还可以通过行为模仿、社会实践、故事会等活动体验一个文明人的快乐与幸福。在情理交融中,从不知到知,由知到能,感悟良知,提高认识,内化为精神与品格,外化为行为和习惯。
(二)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的。教师的举手投足、衣着住行,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成为其仿效的对象。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就是道德的具体化身,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卢梭曾告诫教师:“你要记住,在敢于承担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3]。”在明确了“为何做”和“怎样做”的基础上,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发挥楷模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小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譬如,勤俭节约,你就不能随手扔掉短小的粉笔头;讲究卫生,你看见地上有纸屑,就应该弯腰捡起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将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一个细小行为和不起眼的习惯,对小学生而言,就是一种示范、一种要求。对自己而言,就是思想境界和人格情操的真实写照。它就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点滴入手:行为习惯养成必须从小事抓起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它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小学生由于知之不多,人生阅历短,生活经验少,因而,对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能贪大求全,应大处着眼,注重细节,点滴入手。有耐心,重条理,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内容上具体、形象和直观,让他们记得住、学得会、做得到。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4]。”不要认为小事就微不足道,应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为意识。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譬如,尊父母,敬老师,爱同学;专心听讲,独立作业,不迟到早退;洗漱梳头,扫地擦桌,铺床叠被,不乱抛杂物。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是由这些点点滴滴的行为习惯积淀而成。因此,养成教育应在“小事”上做文章,通过导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调整其行为偏差,纠正不良习惯,使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四)持之以恒:行为养成教育应坚持常抓不懈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不稳定,自制力差,其行为习惯养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常有起伏,不时出现反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漫长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陈鹤琴先生说过,“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因而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就是要有耐心和毅力,使养成教育与时俱进。人的行为具有惰性和惯性,稍加放松,养成的良好习惯就会“回潮”。不能停留在一两次重大活动上,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行为训练要重点明确、要求具体、定期检查,务求落实。常抓不懈就是舍得花气力,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步步到位。不是停留在计划和制度的安排上,而是俯下身来做细致的工作。不断用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内容,并根据接受能力,不断变换形式进行训练,由浅入深,分步实施,日积月累,就能养成良好习惯。
(五)奖优促差: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奖优促差”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抓手。为增强实效性,对日常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应进行全程监督、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及时评价,从而建立一套严格的评价制度。采用“本人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与、教师审评”的“四维”评价模式,在明确各自的优点、缺点的基础上,评选出文明班级和先进个人。依靠正面鼓励来树立榜样,使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增强荣誉感,提高自觉性和意志力。学校规章和班级约定要具体、明确和可行,切合实际,能够判别是非,分辨美丑,便于明理、导行和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靠后天形成,它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形成的。对他们出现的反复应保持耐心、善于沟通、因材施教和情谊感化。通过集体“会诊”,找出原因,适度加以批评和惩戒。惩戒主要着眼于引导他们自觉地规范行为,使之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促使其不断进步。
(六)彼此联动:实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接学校作为专门传递知识与文化的社会设置,在教育活动中无疑有着专业性[5]。它既传授知识,又肩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体作用。由于教育对象的群体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学校习惯于以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其局限性显而易见。而家庭教育具有个体性、针对性和细致性,直接指向自然的生命状态,对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全面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容易与孩子建立情感交流的通道,便于把握其身心变化脉络。他们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严于律己,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家庭和谐,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学校也应强化教学渗透、行为训练和文化陶冶,让学校和家庭教育紧密对接,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养成教育活动中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决策者。在彼此联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保持养成教育的延续性、一致性和立体化。综上所述,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无穷,在好习惯的滋养下,一个人可以由脆弱变得坚强,由颓废变得振奋,由失落无望变得充满希望,最后一步步走向成功[6]。作为一个知、情、意、行相互转化的过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深化并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成为推进其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基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和路径,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体系,把小学生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孙泽文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院校发展研究所
第二篇: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注重课程与生活的统一。
教材是是小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应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的,教师要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美化校园”、“关爱家园”等活动。使习惯培养回归生活。
2.教学中的渗透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从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一是激发学生自觉行动意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如课堂讨论——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专题班会--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并有所体悟,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培养良好品德,还要注重信息的沟通,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逐步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素质,使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二是教师的示范性。教师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重视实践。晓之以理是教育的灵魂,动之以情是催化剂,导之以行是品德课的出发点。我们学校就特别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品德养成的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了孝敬父母“十个一”、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等活动,让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3.密切家校结合。
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的配合支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等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途径。除了传统的家访外,我校许多老师建立了班级QQ群、班级博客,约定一个时间,共同上线,谈困惑,聊想法,实现了与家长的实时互动、现场指导,非常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作者:王敏 单位:前郭县乌兰傲都小学
第三篇:小学生养成教育习惯培养
一、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校对学生的家庭和习惯养成开展多次调查,发现学生一届届更换,但是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外乎如下几类:(1)长期的居无定所导致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忽视对孩子的习惯培养;(2)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无暇顾及孩子的习惯培养;(3)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的责任心和方法,导致孩子在家中的习惯养成与学校教育脱节;(4)“问题家庭”的孩子习惯养成状况堪忧;(5)复杂的周边环境对外来务工子女的习惯养成造成不良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说:“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对小学生教育的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法,如今“养成教育”更多的是在“拼”家庭教育,但家长群体的教育底蕴毕竟有限。面对这种状况,学校需要反思自身在整个教育中的位置和分量,如何发挥学校在“养成教育”中的最大效用?
二、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两个前提
(一)加强教师对“养成教育”内涵的理解
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养成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过程,首先要让教师对这一教育思想能充分理解并认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师对“养成教育”意义的认识。“养成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只有对“养成教育”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思想,“养成教育”思想才能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从哪一渠道获取知识,只有把它们建构起来,知识才能被牢固地储存。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实质,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效办法。正如教育家冷冉所说:“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骨干力量,造就一大批教育工作上的明白人和能人的主要途径。”三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并不能保证教师一定会去做该做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教师做或不做,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教育学生诚实和感恩,教育学生会学和爱学,教育学生健体和尚艺,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等等,这些靠现行办法是无法评价和考核的。在这种情况下,该做的事去不去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良心”———职业道德支配的。教育家冷冉先生说:“师德的根本问题是要有一个为下一代终生负责的思想。”教师只有具备为下一代终生负责的思想,才能自觉地去做那些不评价、不考核的事情。
(二)做好细致的设计方案和管理制度
首先,将“养成教育”分解成几个基本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将这些基本习惯再细化成学生摸得着、听得懂、做得到的小习惯,保证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不盲目。其次,在进行每一项工作前把“养成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做具体。比如培养学生“物放有序”的生活习惯,就要在前期制定好细致的要求,让学生明确标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化。最后,根据标准及时反馈,让师生看到差距。
三、落实“养成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课程育人
1.在国家课程中落实
“养成教育”(1)提炼“养成教育”的训练点。在国家课程中,教育工作者有时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而忽略了对其习惯的培养。其实,国家课程是“养成教育”训练的最好载体。教师可以将国家课程中有关“养成教育”的内容提炼出来,整理成册,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比如,为了在文明习惯的培养中重点培养学生知礼、爱国、诚实、友善的品质,教师可以将国家教材中能够突出体现这四方面的内容整理出来,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2)打造“养成教育”特色课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语文和数学为牵头,打造国家课程“特色”课堂。语文方面有“课内大量阅读特色课堂”,指在不增加语文课时的前提下,把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国家教材,第二部分学自选教材。国家教材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预习,把课文通读几遍,教师直奔中心,提出主线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不对教材进行深挖,这样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将课外读物引进课堂让学生阅读。在自选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带着学生坚持读完一本本有厚度、有深度的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数学方面有“基于预习的小学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分为“问—学—导—练—思”五步。它的特色在于“五重”:重自学、重提问、重交流、重思考、重反思。通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预习、倾听、合作、思考的习惯。
2.在地方课程中落实
“养成教育”将地方课程中的主题教育与“养成教育”主题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好习惯。比如,在讲解地方课程中的公共卫生教育内容时,可以开展“食品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各种食品,了解食品袋中的各种信息,体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卫生习惯。3.在校本课程中落实“养成教育”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设艺术修养类、科学素养类、身心素质类课程;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养成教育”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校本课程中进行“五环习字法”的传授,开发低中高段《写字校本教材》,在教材中细致讲解了写好字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渗透其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二)管理育人
学校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班级”“教室”的教育意义,营造“幸福班级”文化,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使教室成为“教师的办公室”和“学生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师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养成好习惯的55个细节》,教师先给学生讲要求,做示范,然后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形成习惯,最后通过争选“完美教室”的活动,激励学生巩固好习惯,为班级争光。
(三)文化育人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及校园常规活动来落实学生习惯的养成。活动不在多,关键是要触动孩子的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应着重关注三件事:一是处处体现“养成教育”的内容,二是处处展示学生形象、想法以及学生养成教育的成果,三是处处让学生知晓“养成教育”的内涵。
(四)评价育人
1.根据年段特点制定评价标准
在对学生习惯的评价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分别制定不同阶段的评价标准,力求科学、全面、可行。既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也让教师明确训练的标准。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应该结合以下评价方法:一是增值性评价。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信心。对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评价,教师应注重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重拾自信。比如设立学生成长记录本,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做最好的自己。二是发展性评价。除了关注教师的评价,学校还应综合运用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多角度关注学生的习惯形成过程。
作者:李文1 李德郁2 单位: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1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2
第四篇: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而养成教育也因此而产生。养成教育就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以及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进行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培养,小学阶段也是提高其道德素养的最佳时期,针对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习惯培养,其具体过程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一、对于学生言行加以规范
认知和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结合认知的改变来进行。具体实施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比如在刚开学的时候,可以花费一周的时间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宣传,让学生对于正确的三观与思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在对于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不会产生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进行教育宣传的时候,可以让教师将学校的教学以及思想道德规范都详细地一一讲解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定下一个大致的目标,新学期开一个好头。在讲解校规过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班规制定。在小学阶段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逐渐产生自律性,从而不会偏离正确的道路。
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教师的习惯很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化学生。对于小学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指引学生在学生生活中正确地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固有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众多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教导自己知识的领路人,更是教导自己道德品质和为人修养的指路标,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影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犯错,教师的衣冠举止和为人师表的言行都需要三思而行,进而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在道德素养生活上得不到学生的尊重。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两方面都需要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才可以正确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教育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比如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犯了错误,不应该施以惩罚,惩罚并不能令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惩罚结束就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在意识层面上完善自己,只在行为上制止错误的行为。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从自身找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班会中为了活跃气氛,还可以加入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看到废纸等垃圾的时候会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学习到保护环境,进而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之下,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道德修养与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三、关注生活中的点滴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各种正确的知识和认知,并且教导学生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逐渐将认知与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在道德修养习惯的培养中,需要以大量的实例作为道德指标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习惯培养,比如看到老人坐车要主动让座,看到走路不方便的人过马路需要伸出援助之手,这些活动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情景互动的方式做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玩游戏般的活动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还可以举出一些反面例子,或者奖励制度等各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习惯教育,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开设监督与奖励制度
无论是学习还是道德素养的培养,都需要良好的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奖罚制度来形成学生学习好的习惯的动力,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素养,最终达到高效完成教学指标的目的。首先需要建立监督制度,因为学生与教师的基数之比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督工作往往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建立学生互相监督的体系,例如一个学生乱丢垃圾以后大家都会对于这种错误的行为进行举报和纠正,从而保证他不会下次再犯。而主动宣传了优秀习惯教育并且实施了的学生则会受到教师的表扬,最终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作者:柴可强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
第五篇:小学生养成教育多种渠道强化思考
德育作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来自各种媒介的多元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学生道德的形成,同时对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挑战。这就要求学校道德教育要树立大德育观,为小学生道德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德育工作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又是最基本的立足点。《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强调,“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养成教育是一个综合化的、立体化的育人过程,因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
一、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全员育人,合理利用全员资源也是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个层面的力量,在班级管理和社会实践中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其品德、言行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素养,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起到榜样的作用。另外,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主阵地,班级的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需要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各科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但对课堂负责,还要对课后负责,要全面关注学生在课间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班主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携手共育,真正实现学生养成教育由课内到课外、由课本到实践的无缝连接。
(二)学生———自主管理,快乐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身需求,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由外需转内求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或家庭的管理,让学生从中得到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并享受由此而带来的快乐,逐步实现知行的和谐统一。比如学校开展了“校园之星”评比、“我努力,我闪亮”每周印手印、“我们的责任区,我负责”、大队委及班干部竞选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管理及各项活动的策划、运作中,增强其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促进其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使其逐步将良好习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从而形成良好习惯。
(三)家长———校外德育队伍
家庭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长的指导和引领能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讯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在学校、家庭之间搭建起互动的平台,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的效果。
(四)社会———德育补充力量
社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及实践基地,它可使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内化,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可组织学生走进影院、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学生践行遵守公共秩序的理念,也可依托社区力量,结合假期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服务工作。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养成教育规范化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加强德育,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将良好学习习惯教育深入到各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学会倾听、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及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养成教育的落实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深入督促学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自律”,促进学生各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另外,学校可利用校本课程将养成教育的内容规范化,开展“交往式”课堂研究,使学生学有所得、做有所依,系统地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此推动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紧紧围绕学校文化理念,精心设计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品质形成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因此,学校应通过外部环境的建设来营造养成教育的外显氛围,比如要精心布置楼廊、走道、教室、厕所等场地,让一些美化心灵、启迪心智、激发灵感的知识如春风般浸入学生心田,从而促进养成教育的进行。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实现。实践是养成教育内化的基础,因此学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将常规活动更深入化,以“文明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线,如可以开展艺术节和读书节、班队会每月一主题、“爸爸妈妈当老师”、“告别陋习,从我做起”、“诵读经典美文”等系列活动,通过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发展。将养成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以幽雅的环境和精心设计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养成教育的内涵,这样,学校德育便不再是空洞的说教。
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新课程在评价理念中特别提出:要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指标、主体、方法的多元性。进行科学的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源和催化剂。在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采用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在评价时努力达到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多元的激励性评价中收获自信,获得发展。例如学校、教师精心设计“美德卡”,将学生的美德表现具体化,使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中的日常表现有了具体的评价标准,通过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班主任综评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美德养成的发展过程,在每学期末进行总体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可以让其回顾和反思自己习惯的养成情况,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在与同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及时发现他人的优点,提出其有待改进的方面,同时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意见与建议;而家长对孩子评价的过程,是家长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言传身教重要性的逐渐推进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家长言行的自律性与示范性;班主任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有自主权的人,因而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多元的评价机制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和锻炼的机会。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有多种渠道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知行统一,坚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才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贺晓彤 单位:桂林市灵川县城关第三小学
第六篇:小学生养成教育强化思考
养成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一观点对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习惯的培养。他指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行为习惯不只是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1]。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培养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是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全面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1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情况下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相对较差,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而学校平时的德育教育也只是要求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条款款,通常老师只是通过口头要求来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并没有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因此,就错过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可以说,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只是把目光聚集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却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足够优秀,他的娇蛮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习惯都会被视若无睹。这足以说明,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学校应该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以小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品质,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还应勇于探索发现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实践中加强养成教育的工作,在老师指导下发挥学校课程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2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行为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是非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行为习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如果忽视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及时对不良行为做出矫正,不仅学生的良好行为得不到健康发展,反而会滋生一些不良的的行为习惯,从长远来看,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重要时期,应该让孩子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人格魅力。从心理品质的角度来说,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现行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的照本宣科,而书本上生硬的知识点很难触动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深处,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2]。
2小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家庭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
(1)溺爱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溺爱独生子女的现象越来越多,父母的疼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袒护,使他们容易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任性自私、贪玩享乐、我行我素等不良行为习惯。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引不起父母、长辈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那么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甚至会越来越严重。一旦错过了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以后再施以矫正就困难了,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终身难改。
(2)部分父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教育方法。我国幅员辽阔,虽然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尤其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许多年轻的父母自己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子女的教育上缺乏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些家长虽然文化基础不错,但出于生活压力,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耐心教育孩子,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教育科学的新知识,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知识和视野,他们或者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是放任不管,任凭孩子自由成长,孩子缺乏足够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引导。
(3)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镇化发展迅猛,城市空间的拓展为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多父母选择外出务工淘金,他们的孩子就交由隔代长辈照料,而隔代长辈的教育多是简单的溺爱,只是给予孩子较多的物质方面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纵,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吃饱、穿暖就行,而很少去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品质等的养成,这就造成这部分孩子性格孤僻,自控能力较差,甚者出现暴力倾向等不良现象。
(4)家庭的一些不良行为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良好发展,需要家庭健康文明的教育。正如《理想国》中所说:“从我们儿童、少年时代起,对于我们来说,就有一些关于正义和美的信条,我们是从它们之中被生养、培育,成长起来的,就像是在父母双亲的养育之下那样,我们服从,跟随它们,并且尊重,崇奉它们。”不言而喻,一些家庭存在的酗酒、赌博、吸烟、脏话连篇、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会使孩子也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正是家长的点滴行为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3]。
2.2家庭和学校影响的不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然而,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没有形成合力。
(1)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责任心方面有差异。现在,从学校的领导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责任心方面都是比较强的,但好多家长却对孩子颇为放任,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这种不一致使孩子深陷矛盾之中。比如,好多父母虽然都会强调孩子在学校要好好学习,但自己却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或者不愿意多与孩子交流,更不会辅导和检查孩子的作业,更有甚者,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不妥之时,父母不闻不问,任由孩子“发挥”。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单凭学校单方面的说教式的教育是很难有效果的。
(2)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有差异。比如不少父母时刻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尽其所能精细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而学校中老师总是教导学生要勤俭节约、艰苦努力,忆苦思甜等,这样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方式,使学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影响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阻碍学生的发展。
(3)家庭和学校在孩子发展的侧重点方面有差异。学校虽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但学校毕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毕竟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但家长就不同了,大部分的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掉孩子在学校的言行举止、道德行为等的表现,这种家长和学校在孩子发展的侧重点上的差异,同样使孩子时常感到困惑,妨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影响着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3改进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措施
3.1深化认识并提升养成教育地位
教育就是要让人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首先,我们应该为孩子区分良好的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告诉他们那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坚持,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改正。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在学校,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积极思考,和老师有良好的互动交流,作业要独立完成等。此外,我们还要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通过和优秀同学之间的交流来积累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哪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的成绩、行为表现等不如其他同学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取长补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其次,我们应该改变家长的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许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落在别人后面,绞尽脑汁给孩子灌输各类知识。并没有考虑过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类的做法确实有悖教育的真实目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当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时候,才会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最后,学校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榜样,让人人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让每个学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感染。
3.2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管
(1)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塑造者。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教师的正确教育引导,可是受到家庭中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孩子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大打折扣。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好的行为习惯时时影响着孩子。
(2)健全的学校教育。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者不断地练习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身教。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榜样带头作用。比如,要求学生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污言秽语,教师就要举止文明。可以说,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总是非常完美的,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老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不但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良好形象去影响学生,而且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认真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班级管理的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教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班级管理,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文明言行,才能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班级管理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和谐的社会氛围。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一些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只有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要坚持正面教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对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敬仰之情,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很好地适应社会,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和自立自强的品性,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3.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对下一代的教育,包括对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有修养的一代新人,必须得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要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要我怎样”向“我要怎样”转变,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逐步走向成熟。良好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不自觉、下意识的重复同一动作,但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形成。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强化和训练,更需要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和充分发挥[4-5]。
(1)生活方面。目前一般的小学都是走读学校,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而多半的休息娱乐生活的时间都在家中,因此,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事情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孩子学会怎么照顾自己,锻炼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卫生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育学生不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要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健康的体魄。
(2)学习方面。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能再局限在上课、作业、考试的圈子里,应该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选择、探究、创新。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由领导者变成引导者,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或者家庭中,都能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独立完成各科目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一些事情。
(3)安全方面。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学生做到上下楼梯要靠右走,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学校还要定期举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演习,例如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和火灾、地震等灾难现场的紧急逃生疏散的演练,让学生知道在危机时刻如何做出正确逃生选择,掌握一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总之,习惯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的合理管理和及时矫正。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学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良好习惯的养成,然后才是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增长等。
作者:赵婷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