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5篇)

第一篇: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分析

摘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对推动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深入研究,探讨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该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养成教育

我国西部地区居住着藏、羌、汉、彝等众多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对西部地区教育教学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施行养成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分析其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养成教育概述

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其对学生素质的养成以及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大学期间的养成教育主要就是指高校通过教育教学的应用,约束、引导学生的思想、语言、行为、学习等方面,让学生可以形成正向的思想道德意识,并在行为、语言上保持良好的文化素养。[1]高校在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大多会在教育教学中加入一些养成教育的内容,让教师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言行、心理等给以引导。随着养成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养成教育已经逐渐向着个性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发展,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让大学生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冲突尖锐,现代进程迟缓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聚集了高达52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但由于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经常出现,导致养成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同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现代教育中的一些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也经常难以得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可,造成现代教育进程迟缓。

(二)民族思想陈旧,缺乏法律意识

法律对我国社会大众的行为具有规范与管理的作用。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法制宣传是养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有益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个人行为的规范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众多,形成了一种单纯、热情、感性的区域民族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注重感情的表达,而缺乏理性的克制,因此难以适应法律的客观性和严肃性,造成法律意识的缺失。[2]除此之外,由于民族思想陈旧,无法有效的理解现代法律,也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养成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健康教育缺失,忽视学生心理

现代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给予关注,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把握,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师资源流失、教学条件不足等,导致部分高校无力重视学生心理,致使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施行个性化的教育安排,造成养成教育质量的下降。同时,健康教育的缺失,也使得一些在心理上存在缺陷的学生难以得到及时帮助,甚至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与养成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四)缺乏前瞻意识,就业指导不足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区域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经常缺乏对未来的有效规划,没有足够的前瞻意识,难以将自我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高校在践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使得学生难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无法正确的进行定位,经常采用过于保守的就业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三、优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教育主线,落实教育思想

搞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住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从缓解民族矛盾、和谐民族关系的角度出发,促进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首先,应明确教育教学的主线,坚持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心理健康等给予充分的关注与引导。其次,要落实养成教育的思想,坚持奉行“四个认同”,将“四个认同”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针对不同的教育需要,对教学思想进行灵活的运用。[3]

(二)强化法律宣传,树立法律意识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高校进行法律普及教育,有益于促进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而言,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在高校内部强化法律的宣传,通过课堂教学、法律讲座、知识竞答等方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其次,要在思想上树立法律意识,让学生对法律的客观性产生认可。可以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入手,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民族思想,去粗取精,吸取有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摒弃陈旧的民族习惯与落后的民族思想。

(三)营造教育氛围,明确教育目标

养成教育包括知识教学、德育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在学校各层面广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不断促进养成教育作用的发挥。高校应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首位,以提高思想道德、强化素质发展作为主要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思想融入养成教育之中,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策略,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与教学,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生活中有不同的收获。

(四)提高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需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鉴于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应利用多种途径来组织教师进行各种提升学习,促使教师的个人素质渐渐完善与提高,对养成教育进行合理的实施。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自身进行严格的要求,坚持教师的职业操守,以服务学生、发展教育为己任,给予学生关怀与引导。例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对职业规划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择业、就业产生全新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4]

(五)扩展教育范围,丰富校园活动

传统的养成教育主要以课堂为基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对学生的习惯以及思想等进行养成。随着现代养成教育的不断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养成教育应在教育范围上不断的拓展,将养成教育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生就餐、游戏、外出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还需开展有效而丰富的校园活动。通过不同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促进与发展。例如,在国庆节期间组织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国庆演讲提升爱国意识。或者,组织学生举行民族风俗展览,通过对其它民族风俗文化的认识,减少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弊端,对于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将养成教育根植于少数民族之中,为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养成教育给予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文霞.对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2).

[2]王丹扬.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3]阳望平.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作者:李艳超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改善,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道德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该如何形成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道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道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道德养成教育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遗留下来的优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不仅突出了时展的特色,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逐步建立并不断地完善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满足,更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公民整体素质提高,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开放和深化,我们的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文明现象呈蔓延趋势。

(一)大学生日常失范行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背离

群体本位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立足点,崇尚集体利益、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历史发展至今积累下来的中国文化中的优良的、精华的部分,在当今社会状态下,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的精华继承与发扬。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私有本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我国的部分大学生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常常计较个人得失而忽略他人、集体的利益,对公共利益弃之不顾。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消极、短浅的思想弥漫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时刻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1]。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缺失

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社会长治久安、良性运行的主观条件,社会公德是公民日常生活、参与社会事务秉持的应有规范。但是,一些大学生对我们社会公德的要求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或者偏见,没有准确把握公民的行为规则,公民意识非常淡薄[1]。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责任感,对自身的行为不能严格约束和要求,有意或无意中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

(三)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逐渐多元化,但取向混乱

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向、价值观念多元,使得大学生在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念选择中面临着困惑,大学生自身定位和选择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多。特别是来自手机媒体、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复杂信息,大学生缺乏明辨的意识,一味地被动接受,无所适从[2]。在价值选择上,传统道德与新价值之间的超越和继承又成为大学生混乱选择的原因,对新价值的憧憬,对现实社会的迷茫,这都是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的影响因素。

(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法律、违反纪律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理应熟知法律,带头遵守纪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经常出现。高校考试作弊、盗窃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甚至部分大学生明知触犯法律还要顶风作案。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法律违反纪律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存在原因的浅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从目前社会公民道德现状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与较高水平的道德水平相适应,凸显在大学生身上的道德失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完善,传统观念与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发生冲突和矛盾,特别是道德领域出现混乱取向。“正如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样,以等价交换和效率为优先,在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未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就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朝功利化发展”[3]。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与较高的道德水平相适应,市场功利化的冲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歪风邪气。

(二)大学生社会心理尚未成熟

大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年时期,也是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作为还未深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心理有明显的不成熟特点:“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概念丰满但不稳定等”。“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认为,处在青年期的特点是动摇、起伏的,出现一些非常显著的相互对立的冲动,他称之为“狂风暴雨”的时期。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分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对参与社会事务积极性比较高;另一方面,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实践经验欠缺,他们在思考社会问题时,不能够合乎真相和实际,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会有极端的思想出现。

(三)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首个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启蒙的基础性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的方式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言,好的或者坏的社会风气也会对身处社会大环境中的大学生产生道德上的影响。父母既然在生活中对孩子的道德养成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他们就应该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不断约束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树立好榜样。例如: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走出家庭多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等,让孩子深入其中。

(四)受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大量的文化传播到中国来,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对人们进行着冲击。国外一些落后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由于开放政策的不断加大,与之俱来的是国外的一些东西也传入中国,对于国民的素质、道德的养成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形中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壮大与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信息的多元化对他们的道德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与时俱进与弃其糟粕、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产生了巨大冲突,而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发育阶段的特殊情况,这一系列的现象也对其道德养成产生了很大的现实挑战,让他们对道德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在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下以学校为主导,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成长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对策,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采取适当的影响措施,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这24个字被广大高校师生广泛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指导思想。

(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进行干预

人们形成道德的过程,就是对道德规范的体系和现象的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高到低、由特殊到普遍、由个别人到大众。道德知识或者是道德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掌握规范、领悟规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内化,这样才可以形成道德概念。在我们大学生的道德概念形成中,一方面要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让他们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还可以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5]。让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什么是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就是个体或者社会应用既有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来判断个体行为好坏、是非的过程。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但是外界评价对他的自我评价和评判标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和行为准则会无意识当中对个体起到影响作用。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有较高的道德评价体系,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大学生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出发,对道德典型事例进行学习,从而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和对他人的评价标准,成为能够分清是非对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大学生。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塑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所谓道德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形成遵守规则的道德习惯。衡量道德养成的好坏,主要通过道德主体的外在行为来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养成最好的表现方式。道德养成重视外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对丰富内涵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其次,要加强代表人物的模范作用,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三是要对大学生的行为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5]。结合文章中的论述以及当代的现实,道德养成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作用表现在每个环节是密切联系并且是相互促进的,道德的养成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其认识的层面上,而是必须建立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道德行为规范一旦形成习惯,就能够在新的道德情境中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上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3]成华青.对近年大学生道德“滑坡”的思考[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09-06.

[5]梅萍.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09(8).

作者:孙莉苹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第三篇: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养成教育分析

摘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100间宿舍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回收问卷,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深化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的精神中,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一,他们的生态文明养成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期对我校100间学生寝室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我校大学生有关生态文明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积极探索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途径。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历史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党把握大学生各方面状况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之一。而作为全国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民办高校也和普通高校一样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里贯穿着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精髓。所以,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应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特点等需要,客观地联系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以及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对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进而明确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以及养成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新成果之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要让大学生知道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做生态文明建设者,使大学生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建设之中。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等相关知识的教育,通过该课程使大学生更好地从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生存基础等生态哲学的角度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自十八大以后,在2013年教材修订中,“第八章”中用专门的章节“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节中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方面进行专节的阐述,说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该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本课题对我校100间宿舍进行了随机的调查访问,发放100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归纳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下:

1.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知识关注较少

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科技建设,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不清楚“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具体是哪一天,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只有约56%的同学会认真看,而做到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同学只有约22%。可见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较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仍然比较匮乏。他们表示获取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的途径也较有限,从教学中获得几乎很少,由于重视专业学习的原因,对此类的知识教学也不太关注,偶尔无意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本杂志报刊、学校各部门的宣传活动、学术讲座报告等了解到一些信息。

2.有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但践行生态文明较少

调查数据显示约86%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十分密切,5%认为没关系,还有9%不知道。在平时的生活中有高达88%的同学表示当需要扔垃圾时会先自己拿着,再扔到垃圾桶中;21%同学认为校园乱丢垃圾现象很普遍,27%的同学认为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40%的同学认为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可见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但是在践行方面能做到的较少。这些现象的发生一方面与民办高校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录取的分数比同类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低,俗话说“有知识,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平时的理论教学中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对专业的学习上,而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则要求较低;另外与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相比普通高校而言,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在办学定位、培养方略上更注重学生所在专业的实践能力上。

3.生态消费缺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的价值观、消费观等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费用比普通高校高得多,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出现了消费态度上的不理性、消费心理上的不健康、消费结构上的不合理等消费现状,这些现状影响着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次的调查中,91%的同学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很普遍;食堂里剩菜剩饭较多;99.9%的学生配有手机,且不止一部,均价都在千元以上,甚至有30%以上学生拥有高档手机及电脑,同时有一部分对手机及电脑的更新要求较高,有一年一部甚至几个月一部的现象。受到家庭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生活缺少锻炼,体会不到什么叫辛苦。在教学活动环节中问他们当今社会要不要发扬艰苦、节俭的精神,部分同学认为不用,有的甚至认为要活在当下。由于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在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在消费中失去了理智,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到高校求学的目的,主次颠倒,为了满足自己消费的欲望,不惜牺牲上课、学习的时间到校外去参加临时性工作,久而久之进不了课堂,进了课堂也无心听课。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途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行为的主渠道,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现有的生态文明状况,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校“4+1”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中,争取最大限度的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主要涉及到生态文明的道德教育和生态文明的法制教育,课本的内容虽然没有专章介绍生态道德与法制教育,但我们可以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比如,在讲到爱国主义章节时,讲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里有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课堂互动让同学们讲讲家乡的山山水水,让他们谈谈今日与往日的区别以及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再如,讲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可以开展主题演讲,诸如“假如地球没有了生态资源”此类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利用课堂进行演讲,同学们通过查找材料,会获得很多知识,更深刻了解生态文明养成的重要性。最后如,在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内容里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时,除了介绍环境法的基本内容,教师应找一些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破坏环境的典型案例,深刻分析破坏行为对破坏者及他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生态理论联系起来,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生态文明的情况,通过历史对比,让民办高校大学生认识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分析我国各个时期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发展战略,通过节假日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途径,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方面

1.课堂实践环节:可以观看录像,谈体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先生讲授的《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二次革命》。也可以让学生收集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后果的相关材料,制作成PPT等材料在课堂里说解,通过收集材料,让民办高校大学生不断地了解到破坏生态文明的种种后果,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以此促进他们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2.校内实践环节:思想政治教研部与学工处联合举办有关环保的知识竞赛、举办环境宣传月、开展环境文化节、地球日等相关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外实践中,学生可完成一定学时的校内捡垃圾、花圃维护等作为考核的依据。

3.校外参观环节:亲临生态保持好的地方与生态破坏较严重地方,通过对比,撰写或者谈亲身体会。

4.暑期社会调查:让各个班级学生以地区分组,利用暑期的时间对其家乡当地的生态文明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其中包括生态保持好的地区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地区,让他们亲临现场,收集第一手材料,之后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议小组,评出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后在全校进行展示。

5.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组成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利用周末或者暑假时间深入生态区进行一定时期的考察,如福州地区的大学可以组织到福州、长乐等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明行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洪春.“生态德育”及其嵌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2]陈永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王艳.21世纪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现状剖析[J].科技视界,2012,(3).

[4]李乐,郭庆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3,(20).

[5]刘克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3,(4).

作者:杨惠菊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大学生受益一生。文章在阐释了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为提高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建议相关工作应注重与日常管理、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人文教育、环境建设等相结合。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大学生;注重

0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备受全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为此,应发挥出思政工作的育人功效,科学系统地对大学生群体实施德育感化与渗透。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地思想教育时,应以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起点,因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搞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调查发现,多数生活节奏无序,学习无动力的大学生少数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所致。

1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从伦理道德层面上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靠的是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在发挥约束作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诞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协调、维系与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受教育者按照既定的德育目标步入良性循环的秩序之中。为此,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稳定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毕业后很快地融入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工作单位,成为受欢迎的“入伙者”。

1.2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思政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地思想教育时,应以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起点。这是因为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比重较大,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一代宠儿,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部分大学生没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和遵守纪律的观念,行为中不能律己正身,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会取得实效性。鉴于此,对当前大学生群体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各种教学工作

列宁曾指出,共产主义新人品德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已经从必须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大学生来自全国的不同区域,主流是好的,但个别同学遗留有“迟到”、“不守诚信”、“懒惰”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若继续发展下去,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制约着教育工作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1.4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

全社会如果人人都能守公序、成良俗,盛世和谐的局面则会悄然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正逐年向“普及”的方向发展。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转,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不断向前发展。

2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五个注重

2.1要注重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针对部分高校“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及成年人的情况,为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必须建章规制,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运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纪律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从管理层面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从他们身边着手,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学校期间课堂纪律的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卫生习惯的养成、遵守承诺,以及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等方面。再如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督导评价机制,要监督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使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任何场所都与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相符合。同时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还要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管理。量化数据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对先进事迹及时表彰;负面的言行,要及时批评,并辅之以必要的处罚,记入他们的德育档案。力争在制度的管控和约束下,使在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养成教育中,不断趋于规范化,最终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1]。

2.2要注重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好示范、孩子好习惯。”其意重点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因为家庭是学生人生之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亦为第一任教师。在读期间,在校方的监管和教育作用下,大学生行为习惯逐步步入良性轨道。节假期间,靠父母的管束与说教,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固化形成习惯。只有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方能取得育人的实效性。调查发现,节假期间回到家中,如果爷奶宠爱、父母约朋友天天在家中吃喝喧闹、玩牌赌钱,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教育刚刚取得初步成效,具有雏形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习惯等,将在家庭负面影响作用下,会逐步退化,甚至弥散、消解。校方的“辛苦工作”会化为乌有。为此,建议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定时了解和反馈大学生在家和在校期间的表现,协同共管,教育大学生在成才之前,先从学做人开始;学做人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3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方面需要理论灌输,使其熟谙人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实践这个平台进行践行和体悟。在事业单位和厂矿车间实习时,是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段。通过实训实习,促使他们耳闻目睹人才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了解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纪律要求及奖惩条例,使大学生群体明白一个道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对团队是百利无一害,对他们最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未来踏入社会职场,是多么的重要!其次,要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管理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适时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纪律的理解、养成他们良好纪律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2.4要注重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学者杨莹认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素质是其个人修养、品位的显示器。”人文素质较高之人一般都具有积极良好的人生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够积极健康融于社会、严格律己,自觉遵守各种法纪章制,体现出较高的素质与品行,并且能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出类拨萃[3]。这些人文素质较高之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已经养成了遵守各种法纪与章制的良好习惯,能适应各种环境。由此可见,加强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建议在德育实践工作中,思政工作者可以选用古圣先贤们提出的明德知耻、尚礼守信、舍生取义、改过迁善、格物致知等有关道德修养、伦理教化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理想、行为规范与精神境界。通过人文教育的洗礼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进而带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要在已营造出的人文环境中,继续塑造人文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4]。

2.5要注重与环境建设相结合

与大学生成长相关联的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能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熏陶和感化作用。为此,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先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来“潜移默化”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而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此,笔者认为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切入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科、兴趣、特长组建各种社团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等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显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形成。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置身的社会环境。为此,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加大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社会陈规陋习的曝光和纠正力度。扬志气,树新风,增强公民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为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正向的道德舆论氛围[5]。

参考文献:

[1]王丹扬.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9(3):114-115.

[2]孙建云.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11.

[3]杨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3.

[4]王红梅.大学生养成教育浅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6):108-109.

[5]蔡静俏.大学生“三养成”强化模式的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6):46-48.

作者:李小林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分析

摘要: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来看,应从大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网络环境入手,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内化,创新大学生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模式,提升高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力,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社会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接受监督,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为进一步推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世界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凸显于公众视野中。大学生心理发展和自控能力尚不成熟,自身道德水平不足以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其开展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主体在使用网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由于使用网络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是网络空间的社会公德,是调节网络空间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是评价、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养成教育遵循养习成德的教育规律,推崇尚行习动的教育模式,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道德实现内化和升华。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1]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可见,德性的培育和德行的塑造,在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它是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者,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进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素质的教育,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网络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重点在于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和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解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知行分离或者知行背离的情况,做到“知、行、信”的统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规范性。网络道德规范包括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规范,明确网络道德标准;通过对网络行为的规范,不断强化网络道德认知;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行为。二是实践性。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把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作为开端,遵循了个体道德从行为经习惯至品德的规律,使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三是复杂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强烈的自主意识,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隐蔽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行为难以实时性地监督和约束,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增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网络等新媒体空间里,大学生多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3]32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缺位、错位或重视不足。有的高校教师本身对网络道德认知缺乏,对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足;有的高校往往将网络道德教育简单地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家庭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网络言行或置之不理或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存在着“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道德不沾边”,“网络与道德无关,网络使用是技术问题,无关道德”等错误认识;社会的网络道德体系正在构建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清晰的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文化习俗等影响了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较差,主要表现是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意志不强,知行脱节。一些大学生对某些道德是非认识模糊,如有些学生对于“人肉搜索”持肯定赞扬的态度,有些认为“黑客”的行为“很酷”;有些大学生虽然对网络道德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表现出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知行分离现象;如大学生认为“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些人在受到语言攻击时难以自制,经常以不文明的语言还击。目前有些高校开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但是很多学生仅仅把它作为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者一门课程来看待,没有认识到在网络活动中要践行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大学生崇尚自我和个性表达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网络行为同样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折射出的是大学生追求个性表达而欠缺自律精神的不足之处。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不如人意

良莠不齐的社会教育因素制约了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开展,首先,网络环境急需净化,我国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不到位,网络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性,网络执法效果不明显。其次,家庭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对孩子在网络上的言行教育引导不足,监管不到位。最后,侧重功利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影响。西方的品格教育理论就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构成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某些高校对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说教多,考核落实的少,比如对学生日常作业的网络抄袭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由功利主义而衍生出的道德相对论、道德功利论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化

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内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结构,才能对道德主体形成持之有效的行为指导和精神支撑。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大学生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志趣,使学生在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网络道德的理解;通过对网络道德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就特别有助于澄清道德认识,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训练,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多采用主体式、引导式的训练方式,即在一个创设的良好情境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发、自我的行为训练。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网络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惩罚和负强化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使网络行为习惯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平台包括论坛、专家点评、师生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要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4]115还可以通过创设网络聊天时发生冲突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学会宽容对待,并且采用适合自己的文明方式解决冲突,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最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水平,大学生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促进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活动。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大学生运用“慎独”、“省察克治”等自我修养之道,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水平。

(二)构建大学生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构建科学的家庭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父母要正确处理网络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浏览黄色网站而禁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要注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要形成常态化,父母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分析交流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关注孩子网络行为,当发现网络行为有偏离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应监督孩子纠正,当发现孩子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时要及时制止,指出行为的危害及后果,教育孩子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必要时,在电脑中加装不良网站过滤软件,建立绿色屏障。最后,家长要建立与学校主动沟通交流的新模式。家长要变被动地“被告知”为主动地“去了解”,对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孩子的表现,要及时反馈到学校,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升学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力

首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形式的探索。高校应增设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开设计算机信息伦理课等,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相关的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内容。如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引入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德育的传统方法,灵活采用价值澄清法、故事判断启迪法等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认知学习,如对某些热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师生讨论,或展开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教学行为更加有的放矢;采用课堂情景剧模拟网络失范行为,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环境中真切感受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困扰和麻烦,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规范阶段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注重网络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做出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其次,推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的多元化。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活动要进行统筹规划安排,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相结合、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方位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高校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辩论赛、演讲、讨论会等活动,开通多个渠道,培养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要注意发挥大学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辅助作用。通过朋辈之间的正面影响和带动,营造良好行为养成环境。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宣传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强化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最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专职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的网络人才、网络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所长,互相协调合作,发挥合力效应。

(四)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社会网络环境

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首先,要实现网络空间的依法治理,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确保干净、健康的社会网络环境,将网络使用纳入严格监管体系,加大实名制的推广范围和力度,为治理网络违法犯罪、清除网络谣言提供法律支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网络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制裁,使全社会公民树立起网络空间的遵纪守法意识。其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社会网络文化建设应从网络文化产品的产生入手,实行源头把关、严格审核、过程监控,对积极健康、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主流文化产品应大力扶植、大力宣扬,抢占文化领域的道德制高点。“顺应网络社会化发展越来越强化的社会交往趋势,掌握网上社会交往的特点,引导网民摆脱虚拟环境下认识社会问题的思想误区,理性地正视现实的社会问题。”[5]111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在网络群组或社团的活动,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如建立绿色交友社区、大学生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法律援助等,使大学生在文明交往中切实履行网络道德规范。最后,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占据舆论阵地,提倡网络行业自律。网络行业的从业者、经营者要用道德的尺度衡量自身言行,不为一己之私而忘记职业道德,要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树立正确的经营观。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91.

[2]崔仲雷主编.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13.

[3]韩彦江,赵云霄.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1):32-33.

[4]裴海岩,郭晓鹏,郝佩佩.高校传统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探究[J].党建思政德育,2013(19):185-186.

[5]王力尘,樊琦.以科学理论引领网络舆情的途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8-111.

作者:王力尘1 翟晨2 单位:1.辽宁工业大学 2.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