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但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适时地接受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指导,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分析了中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提出了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途径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多年来,甘肃煤炭工业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对从业者个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升个人素质和事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提高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入职员工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合格员工的必备条件。一个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应做到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以胜任岗位职责。

第二,促进事业发展。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保证。从就业者职业关系来讲,工作目标就是为从业者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高质量的服务,取决于从业人员能否严格履行事业行为准则。

第三,抵制不正之风。中职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规,积极认真地完成岗位任务,履行职务职能,从而抵制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不正之风。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职生渴望爱与尊重,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关心和爱护。以行育情,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感。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明确了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陶冶了职业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

第二,课堂教育是保证。课堂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信念的主阵地。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所以,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职业岗位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让学生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第三,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以学生容易融入的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职业道德内化。立足“小而近、低而实”的目标,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合理安排学生专业实训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要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让他们能正确地处理好与单位同事以及他人的社会关系,体现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职业岗位教育是未雨绸缪的好办法。除了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外,还要计划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生校外参加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检验能否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信念外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提高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实效的途径

第一,个案教育。为全面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需建立学生操行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比如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实行的学生德育量化制度,尤其对“问题”学生,实行个案管理。“联网”互动,综合评定,全员管理,形成合力。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量化”自己的行为并加以改正。

第二,激励教育。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激励教育有着很大优势。尤其对品德“问题”学生,激励所带来的愉悦心情会形成动力,从而引起学生更强烈的愉悦体验,进而自动“软化”其隐性抵触,提高其服从集体行为规则的意向。

第三,暗示教育。明示法是直接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而产生影响的方法,暗示法则是间接内隐地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产生影响的方法。中职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暗示法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育者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让学生在校园中积极寻找“校园十大文明现象与十大不文明现象”,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方法要比说教效果好得多。

第四,劳动教育。很多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就业后承受不了企业的劳动强度而出现频繁跳槽,为了让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就必须把已被遗忘的或忽略的劳动教育纳入管理。比如通过每周的公益劳动,班级辛苦一周打扫校园和教学楼等,在劳动中树立中职生劳动光荣的职业道德理念。总之,在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采取多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并进行有效组合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把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渗透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总之,通过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学生的行为在改变,素质在提高,职业道德在养成。

参考文献:

[1]陈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2]邓晓丹,孟桂云.文科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与职业素质养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120-123.

[3]杨哲.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新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8(5):76-77.

作者:陈晓玲 单位:甘肃煤炭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