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少先队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先队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少先队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探析

摘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养成教育主要以行为训练为主,辅以多种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较好的行为规范。少先队是培养优秀少先队员的平台,对于学生养成教育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从这一课题入手,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少先队这个有效载体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先队;养成教育;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社会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小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终归要由他们撑起,所以培养其综合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这也为其以后升学及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从年龄层面来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比较容易进行塑造。少先队作为小学生组织,对于学生养成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成为养成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一、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

少先队全称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组织,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并委托共青团实施直接领导,是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建设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党的未来,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培育是我们这个时代丝毫不能放松的使命和要求。少年先锋队的作风是: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其建设目的中就有“爱科学、勤劳动、努力学习、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对少年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及少先队的职责所在。因此,少先队必须积极健全自身组织的领导体系,区分大、中、小,分别加强对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于辅导员要科学选拔,加强培育,真正把那些工作热情高、掌握少先队理论和工作,以及了解少年学生特点的教师选出来。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1.做好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常常把礼、乐、射、御、数、书作为主要学科,其中的礼和乐其实就是德育,可见对于品德教育自古有之,德育工作与养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四有”新人,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让他们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德育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品德养成的过程,在理论学习中养成,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体养成。

2.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迫切需要

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发期,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的形成对其今后的发展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等课题在这阶段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这关系到其整个人生的航向。因此,这一过程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道德规范的灌输,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指导,使其思想道德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取得的发展成就也举世瞩目,但综观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共产主义理想还是有一段的差距,需要继续努力。抓好少年学生的培养就是对祖国未来的负责,作为接力棒,必须将我们的下代人也培养成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培养成爱学习、爱科技、刻苦专研的人才,使其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4.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迫切需要

少年学生正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教师或长辈的一件事、一句话甚至一个解释、一个赞美都会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终身难忘。从生理学上来看,这是由这一阶段少年学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幼儿直至小学阶段,实现了其依赖至自主的转变,也在完成接受保护到探索担当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心理的发展,是角度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行为由不规范性向规范性转变。因此,这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规范性养成教育和训练的绝佳时期,抓好了,可以为以后甚至一辈子奠定良好的基础,抓不好,一些不好的习惯就会占据主导,也会为后续奠定一个不良的基础,所以说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三、少先队在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措施

1.加强礼仪教育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凸显,大到关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外在形象,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文化修养;小到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关乎着一个人的内涵和形象。因此,少先队工作必须将礼仪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必须将其作为养成教育的根基来抓。一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这也是懂礼数、礼仪的外在表现;二要积极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自尊、自爱;三要抓好日常具体实践,要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礼仪,尊敬教师、尊重长辈,在言行中展示自身的文明形象。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清“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认清“国”与“家”的关系,回答好“国家是什么”“为何要爱国”等基本问题。在具体配合活动上,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讲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讲爱国主义故事,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在媒介上,要用好传统媒介,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电视广播等手段,同时还要用好新媒介,如互联网、微信等,开展好“赞美祖国、赞美家乡”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3.加强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一个较好的抓手,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可以较好地规范其对于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的要求,实现规范养成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列化。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学校提出了“细节、实效、严格、恒心”的具体要求,很值得大家借鉴。所谓“细节”,就是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所谓“实效”,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讲求实效,作风务实;所谓“严格”,就是严格行为训练、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日常考核;所谓“恒心”,就是抓行为规范养成,不图一阵风,不一蹴而就,而是注重抓长长久久,注重抓反复、反复抓,注重到位抓、抓到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健全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环节非常重要,其既是标准,更是导向和指挥棒。评价标准一旦建立起来,对于学生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学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可以看清自身的差距,可以督促学生向着这个评价标准奋进。但在具体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养成教育的起点千差万别,少部分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大多数学生本身的良好习惯养成就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势必会使少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甚至会对其起到破罐子破摔的反作用。因此,制定评价标准必须体现出差异性、鼓励性,必须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不仅仅要看重其横向的比较,对于自身纵向的比较更要给予关注。只有这样,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养成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少先队组织对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兰.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曾燕波.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3]赵炜.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对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1).

作者:欧萍 单位:广西桂林市龙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