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烟草黑胫病诊断值得商榷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烟草黑胫病诊断值得商榷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烟草黑胫病诊断值得商榷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烟叶生产中感病特色品种的持续种植,原有抗病品种抗性丧失,加之烟苗移栽苗龄小、抗病性弱,烟草黑胫病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但其田间诊断技术难以适应防控需求。本文辨析了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青枯病的区别,提出了还苗期至伸根期黑胫病与青枯病的诊断和处置方法,分析了整株系统性叶片局部枯斑枯焦的病因以及“黑杆”病症剖析等实例,提出田间症状识别等传统诊断技术与免疫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专项检测相结合,比对与排除获得诊断结论是烟草黑胫病诊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诊断

烟草黑胫病(tobaccoblackshank)是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主要侵染烟草的根和茎基部,也可侵染叶片和幼苗,是烟草病害中仅次于病毒病的第二大类病害。烟草感染黑胫病后,往往会整株凋萎、死亡,对烟叶生产极具毁灭性。尽管一些中抗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对抑制黑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烟草种植区持续种植感病的特色品种,原有抗病品种抗性逐渐丧失,加之烟苗移栽苗龄小、抗病性弱,导致黑胫病在局部暴发为害,对烟草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病害的准确诊断是实施有效防控的先决条件,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田间实践经历和病害诊断经验,针对烟草黑胫病诊断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1烟草黑胫病重发的原因

1)感病特色品种的持续种植。近年来,烟草品种特色化要求维持、加大一些地方特色品种的种植,而部分地方特色品种如云南的红花大金元、福建的翠碧一号均为感黑胫病的品种。特色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累积加大了土壤烟草疫霉病原的基数,烟草黑胫病发病早、蔓延快、持续时间长、为害严重、覆盖范围广。2)原有抗病品种抗性丧失。随着现代农业栽培技术的发展,一些经济作物如花卉、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烟草作为比较经济效益低下的作物渐渐向丘陵与山区集中,有限的耕地制约了烟草的轮作与休耕,连作导致了广泛种植的中抗品种(如云烟87)慢慢变为耐病、感病。3)烟苗移栽的苗龄小,抗病性弱。应用膜下小苗或膜下“井窖式”小苗等技术,35~45d苗龄的移栽烟苗在膜下生长。由于膜下土壤温度提高,田间小环境湿度增大,导致烟株发病提前、发病快。4)田间病害诊断困难,延误防治时期。烟草病害症状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同一种病害表现出多种症状,如烟草黑胫病可以表现为根茎部黑胫、地上部茎叶“穿大褂”“腰烂”,叶部“黑膏药”;另一方面多病原可以引起相同症状,如烟草茎“黑杆”症状。此外,烟草黑胫病典型症状出现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典型症状出现时已经进入病害的晚期,只能采取拔除烟株、药剂消毒病灶、改种其他可以防病的作物等措施,以阻止病害的蔓延,但对烟草造成的损失已无可挽回。

2烟草黑胫病诊断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1明确区分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青枯病

烟草“两黑病”是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Tobaccoblackrootrot)的一种笼统说法,有时候还把青枯病引起的茎秆变黑混到了一起,这是对病害诊断和防治很不确切的提法。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青枯病的病原有很大的区别。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疫霉引起的,属于卵菌病害;根黑腐病是由基生根串珠霉(Thielavioisbasicola)引起的,属于真菌病害;而青枯病则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属于细菌病害。笔者在多年的云南烟区田间病害调查中,极少发现烟草根黑腐病,这点也被2010—2014年开展的全国烟草有害生物调查证实,即使在种植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的区域进行的联合调查也极难发现烟草根黑腐病。也就是说,烟草根黑腐病是偶发的次要病害,在田间零星发生,偶尔有成行的几株呈现出发病中心的态势,其为害可以忽略不计。烟草黑胫病则不同,在田间常年维持在1%左右的发病率,大面积踏查时,黑胫病引起的凋萎症状很易发现。总的来说,通常所说的“两黑病”至少90%以上的概率是发生了黑胫病。此外,要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青枯病导致的茎秆发黑的现象,和黑胫病进行区分。以上3种病害,在实验室可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单个或多重PCR扩增检测进行区分,在田间调查中,可以根据侵染时期、为害特点和病征进行区分。①侵染时期。烟草黑胫病在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在团棵期和旺长期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期。通常发生面广,随着时间推移,病害扩散较快,能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烟草根黑腐病主要在苗床期、大田前期发生,多为局部或零星发病。烟草青枯病在整个大田期均可发生,病菌侵染集中在伸根期、中耕培土时,病害发展相对缓慢,发病高峰期表现在旺长期、成熟期和采烤后,病害在田间呈条带或条块状分布,且发生更为普遍、严重。②为害特点。烟草黑胫病主要通过根茎部侵染,病状主要表现为根茎部变黑,纵向剖开后可见茎髓部褐色碟片;在苗期或漂浮盘上的幼苗受黑胫病侵染会在3~5d的短期引起“猝倒”死亡的严重症状,而烟苗移栽大田成活后,若根部受到侵染,遇到连续干旱病害发展比较缓慢,至少在20d后才可能在地上部表现凋萎、叶枯等明显的症状,遇到雨季,约7d就可在地上部表现明显的症状。烟草根黑腐病主要侵染根部,病状表现为根腐烂变褐、变黑,有时会蔓延至根茎部,纵向剖开无褐色碟片,一般发病烟株矮化、轻度萎蔫,不会死亡。烟草青枯病主要通过根侵染,特别是新生侧根、须根、不定根更容易受到侵染,病状首先表现在根上,当根部受到侵染后,地上部分几片叶萎蔫下垂,但叶片不变色,横切病叶主脉,可发现呈黄褐色至黑褐色的环状维管束,挖出完整的根系,把泥土冲洗干净,可发现少数根病变为褐色、黑色;中后期茎上病斑沿茎的一侧向上扩展,在茎上形成条斑,病斑一侧的叶片萎蔫,半边枯萎,俗称“半边疯”,纵剖病茎,髓部不变色、外围呈蜂窝状软腐。发生根黑腐病、青枯病的烟株根部必然腐烂病变,发生根黑腐病的烟株整株根系少、在茎基部的四周产生数量较多的不定根,发生青枯病的烟株根系较完整、在根发病的一侧产生较多的不定根,但发生黑胫病的根不一定腐烂。③病征。取新鲜的病组织进行保湿培养,产生白色稀疏菌丝的为烟草疫霉,产生灰色或浅黑色菌丝的为基生根串珠霉,产生黄白色菌脓的为青枯雷尔氏菌。

2.2还苗期至伸根期黑胫病、青枯病的诊断和处置方法

不同的病原均会造成烟草幼苗根茎腐烂、整株死亡,而烟农对于膜下小苗的感病症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和诊断困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排查和辨析。采用膜下小苗或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发生病害的死苗率往往大于常规移栽的死苗率。在还苗期至伸根期,幼苗与土壤表层接触的茎基部出现暗褐色至黑色病斑,病斑再扩展环绕幼茎或底叶受到侵染沿叶柄扩展到茎上,引起“猝倒”症状,黑胫病、青枯病侵染的概率比较大。由于症状不典型,采用传统病害诊断难下结论,而移栽季节的限制又必需及时作出诊断结论,建议使用疫霉鞭毛、青枯菌一步法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在田间地头或检查现场直接确诊,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如果发病率不超过10%,不论是烟草黑胫病、还是青枯病,均需要在病株周围土壤撒生石灰拌土,然后进行补栽,在补栽当日、补栽后10d、20d进行化学防治;如果发病率超过10%,感染黑胫病的建议换栽抗性更强的品种,感染青枯病的建议改种其他作物,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后才可再次种植烟草。

2.3注意区分持续干旱与黑胫病造成的整株系统性凋萎

在云南烟区,烟草团棵期往往遇上连续的干旱时期,导致烟株叶片系统性萎焉,形成日灼斑,即局部枯斑、枯焦;而烟草前期感染黑胫病后,也会整株系统性地表现叶片凋萎,形成局部枯斑、枯焦症状。这通常会引起烟农的恐慌。持续干旱与黑胫病引起的系统性凋萎,可采用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传统诊断方法或补水治疗诊断进行区分。如果该症状在田间大面积同时发生、分布较均匀,且多在顶部心叶的外围叶片和中、上部叶片的叶尖叶边部分出现症状的,则是干旱造成的;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零散不均匀分布,中下部叶叶尖叶边部分出现症状的,则是黑胫病。连续补水3~5d,萎蔫症状消失的,则是干旱造成的,萎蔫症状持续加重的,则是黑胫病。诊断为黑胫病的,在雨季来临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以阻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诊断为干旱病因的,能灌溉的要及时补水,无灌溉条件的就等待雨季的来临。

2.4切勿将“黑杆”症状称为“黑杆病”

“黑杆病”是烟草感病后出现茎秆变黑症状的一个通俗说法,但从技术角度分析则大为不妥,有失严谨。引起烟草黑杆症状的病害种类较多,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空茎病(Tobaccohollowstalk)、马铃薯Y病毒病(PotatovirusY)、斑萎病(Tobaccospottedwilt)等均会导致烟茎变黑。如果是烟株叶片采烤完毕、仅剩烟秆,凭茎变黑的症状难以进行病害诊断,此时应当通过现场踏查,进行症状识别。一般来说,田间零星发生的,纵剖病茎,髓部空心的是烟草空茎病;田间病害沿行向发展的,茎上病斑形成黑色条斑,纵剖病茎,髓部呈蜂窝状软腐、无碟片、可挤出菌脓,横切病茎病侧维管束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是烟草青枯病;田间病害以同心圆发展的、茎上有圆形病斑的是烟草斑萎病;茎上有凹陷黑色块状病斑的是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此外,若病茎腐烂程度较重,可辅以一步法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准确诊断,或在实验室进行病原特异性PCR扩增检测。综上所述,基层技术人员和烟农在诊断烟草黑胫病时,应注意与其他症状易混淆的侵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进行区别,养成在病害侵染前期系统观察病症的习惯,慎用“两黑病”、“黑杆病”等模棱两可的非专业术语。对于黑胫病及其近似病害的准确诊断,仍有赖于DNA分子检测或快速检测试剂盒,但是,生产一线缺乏实验室设备,而一步法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目前主要靠进口,其使用成本较高,大面积推广应用还不现实。建议进一步研发廉价实用的国产化快速检测试剂盒,或者是基于感病组织膜电位变化特征的田间植物病害诊断仪、便携式DNA提取与PCR扩增检测一体仪,也可以应用网络远程诊断等方式,帮助田间快速诊断。

作者:方敦煌 童治军 肖炳光 单位: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