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发展农机合作社稳定粮食生产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福建省永安市地处闽中偏西,全市总面积293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47平方公里(26.77万亩),全市总人口33.2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少,种粮效益低,近年来,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永安市水稻播种面积逐年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传统种粮方式效益较低,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经济作物(蔬菜、烟叶等)面积大幅度增加;二是永安市城镇化比例逐年提高(2016年城镇化水平达66.4%),青壮年劳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种田主力变成“3860部队”(妇女及老年人),在传统种粮方式下,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而劳力不足、人工贵,导致部分耕作条件较差的山垄田抛荒或改种经济作物。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如何在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稳定粮食生产,是政府和农业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出路在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机”“藏粮于技”,应结合永安实际,以“藏粮于机”为着力点,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采取土地托管、代收代种、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促进农村土地向农机合作社集中,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保证种粮有效益、种粮能增收、种粮能致富,扭转全市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势头。
一、机械化种粮更有效益
据调查,2017年,永安市中等地力以上耕地种植水稻,若全程采取机械化,每亩平均纯收入815元;若采取传统种植模式,在全部采用雇工的情况下(农村劳力缺乏),每亩平均只有37元的纯收入。也就是说,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只有农户自身劳力充足,种粮才有效益国家从2004年起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力度越来越大,补贴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粮食生产机械,是补贴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种粮相对效益不高、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用工成本刚性增加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稳定粮食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永安市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64%,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机耕面积15.9万亩,机耕率99.4%;机插面积6万亩,机插率37.76%;机收面积11.5万亩,机收率71.85%。
二、农机合作社种粮更能增收
永安市农机合作社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主要经营方向。全市第1家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目前共有8家农机合作社,其中省级及以上示范社3家,地市级示范社2家,2014年由5家农机合作社发起成立了1家联合社。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业务范围局限于水稻耕种收环节,发展至今,已经形成涵盖耕、种、管、收、储、加工等生产全过程的服务能力,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农产品初加工领域延伸。8家农机合作社共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700多台(套),其中5家合作社拥有大型机库、智能化育秧棚、大型粮食烘干机等设施,3家合作社购买了智能无人喷药飞机,3家合作社推出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业务。2016年,全市农机合作社收割水稻2.4万亩,占全市水稻机械收割面积的20.87%,机插面积1.2万亩,占全市机插面积的20%,合作社成员平均增收3.3万元。永安农业机械化服务主体,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抱团,再到成立联合社壮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在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稳定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合作和联合的优势,证明了在山区种粮是有效益的,是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
三、创新机制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
笔者认为,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刚性增加,像永安这样的非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是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发展粮食生产和保证农民增收之间寻求平衡点,农业机械化大有可为,农机合作社大可必为。建议从以下3方面着手,提升农机化水平,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1.政策创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村土地“活”起来,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让农村土地“转”起来,带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降本增效。创新农业补贴政策。在充分运用好国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对流转耕地100亩以上用于粮食生产的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特别奖励。2.科技创新。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手段,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品质,推进优质优价,增加农民种粮收入。3.组织创新。一是坚持不懈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各级各部门加大政策引导、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农机合作社服务粮食生产的能力和实力,加快实现农机合作社从弱到强,从单干到联合,从服务永安到跨地区联合作业,从单纯农机作业向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延伸,引领农机合作社向集约化、联合化、产业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更好地发挥农机合作社在粮食增产增收中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二是创新农机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农机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立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田,“五新”技术创新集成,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田增产增收,让周边农民看得见学得着,逐步实现农机合作社从服务型向服务生产型转变拓展。综合运用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土地经营权入股、订单作业、“互联网+农机”等现代经营手段,拓展拓宽农机合作社业务范围,从而一方面增加合作社收入,一方面推动土地适度规模集中。三是树品牌,创名牌。以农机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在“联合”上做文章,在“统一”上下工夫,把联合社真正办成服务粮食生产的农机大本营。联合社要扩大宣传,争创品牌,统一注册商标,推出品牌大米等初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作者:陈晓强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