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远程教育学习评价指标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远程教育学习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有效评价学习者学习状况提供量化标准,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需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应坚持科学性、完整性、可操性等构建原则,做到科学、精准、有效的反映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评价体系需要符合远程教育发展规律,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的分析,最终形成合理的学习者学习评价体系。各级评价指标的制定应做到全面、完整,指标的内容不宜太细,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方便数据的采集,做到有效的反映对象的价值为宜,并形成指标的层次性。
2构建远程教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2.1问卷调查
本文问卷调查量表由多组陈述构成,每一组陈述分为5个级别,5表示非常重要,1表示非常不重要。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通过发放初步的调查,与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描述问题进行了修改,以做到问卷调查描述大众化,表述明确。研究选择了280名远程教育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267份,其中问卷中有6份填写不完整,是无效的问卷,因此最后有效问卷为261份。将调查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分析,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分析。
2.2效度及信度分析
2.2.1信度分析
本文利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将Cronbach一致性系数(α系数)作为问卷信度的检验标准。当信度系数大于0.7,表示评价的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信度。可通过SPSS软件中Relia-bilityAnalysis分析,得到Cronbach一致性系数(α系数)最大的为0.921,最小的为0.821,说明该问卷的可信度是高的。
2.2.2效度分析
效度则是指衡量问卷量表的正确性,即量表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评估对象的程度。某个测试的效度高,说明该测试结果反映评估对象的一致性程度较高[4~5]。效度分析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在从事因子分析前是对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用KM0值进行判定,检查其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0的值越大,其因子间的公共因子越多,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其值大于0.7时适合做因子分析。运行SPSS19.0,得出KMO值为0.856,大于0.7,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3.3评价指标的构建
2.3.1探索性分析
根据变量间的相关矩阵采用主成分法抽取主因子,主成分分析是把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初始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不相关的变量,使用SPSS19.0假设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抽取主因子,得到了3个主因子。从数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其构成与设想一致,分别网络学习环境(x1)、学习基础(x2)为一类,这些变量主要反映其初始基础条件,命名为学前评价,针对学习者学习评价来制定合理的远程教育学习计划,;将学习时间(x3)、交流情况(x4)、资源利用(x5)、学习适应力(x6)作为第二个公因子,命名为形成性评价,主要对远程教学平台的日志记录来实现的,从记录中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者形成性评价给出相应指导;将学习作品(x7)及在线考试成绩(x8)作为第三个公因子,命名为总结性评价,主要远程教育学习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
2.3.2验证性分析
利用另外一半样本数据,设定评价指标与因子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因子之间的关系,借助AMOS19.0软件对上述评价体系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各指标的因素载荷量均在0.7以上,表明各项指标为较好的反映所在因子;因子间的相关系为0.71以上,表明因子之间的关系密切;各项拟合指数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说明整体拟合程度较好。为了得到更优的评价体系,需对上述指标进一步修正,最终得出评价指标(附表)。
3构建评价指标注意的问题
3.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评价指标的获取及验证是从数理统计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应有效结合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类认知常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才能够对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整个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中,选择的样本容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时应该在变量数目的10倍以上,验证性因子样本容量不低于100个,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实践中不断完善指标体系
远程教育指标体系是由远程教育学习环境相关的,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认知的提升,部分指标应及时调整、修改以更符合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远程教育学习评价指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对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评选出来的结果,同其他评价体系一样,不可能真正的完备和穷尽,是近似的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因此要正确的对待并合理的利用,评价不是目的,是重要的管理手段,通过评价数据对远程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提出合理的建议。
4结束语
当前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各类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问卷的调查范围,对比背景差异较大的远程教育者的远程教育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远程教育评价指标,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作者:王焱 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