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困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困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微课程凭借其短小精悍、方便快捷的属性被人们所熟知。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更为广泛,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提高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思考。

[关键词]微课程;理论基础;教学效果;学习者中心

微课程是以“微”概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或教学资源。具有微小、灵活、自由、高效、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微课程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远程教育中,供学生或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所用。其主要特点是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都是微型的。同时,微课程可以灵活用于多种学习情境中,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输出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微课程存在内在联系。微课程产生之初被应用于传统教育中,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等理念的推广,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从实际应用上看,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远程教育主张开展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活动,强调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随着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微课程逐渐被人们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教育与微课程能够相互促进。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和引导下,人们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将闲散时间聚集起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这种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远程教育中应用微课程,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课程的不断完善反过来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5分钟课程”项目,实际上就是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当前,已经建设4000多个5分钟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茶文化、摄影、文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微课程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其中高质量课程对学习者的教学作用会更加明显。但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微课程如何能与远程教育更好地融合,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解决策略。

二、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微课程作为崭新的教学形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关于微课程的教育、学习理念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微课程的发展出现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虽然微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推广速度也较为迅速,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微课程的持续发展。当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有学者认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也有学者认为细化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是微课程的基础。不论何种观点,微课程建设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微课程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发挥系统理论的导向作用。

(二)微课程开发与学习者需求联系不紧密

远程教育微课程虽然已经涉及很广的领域和范围,但总体上看微课程建设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总体上看,微课程数量少,且覆盖率低。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学习群体,学习者们的需求有所不同,对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要求更为严格。微课程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加大了设计和开发的难度,学习资源的设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当前的学习需求与微课程开发的数量上看,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向学习者传递教学资源,受到网络等客观原因和一些主观原因的限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为扩大受益范围,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其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针对性。远程教育的对象有特殊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部分差异明显。微课程的设计应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课程。

(三)缺少高质量课程,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有许多,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对学习者提供帮助的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学者对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48%的学生对微课程持肯定积极态度,教师队伍对微课程教学形式也具有相当高的热情,并表示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微课程虽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但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微课程内容的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果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符合,那么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学重心偏移,形式大于内容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和制定更加注重各种新技术的制作,而忽略了如何通过微课程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当今流行的各种微课程比赛铺天盖地,但缺少务实精神。微课大赛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通过比赛提高微课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各微课程制作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同时也是对微课程的推广和宣传。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比赛,会使参赛人员为获得比赛胜利投入超高成本。即使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制定出来的微课程,如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是一种浪费。微课程的设计应坚持务实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三、完善微课程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人们关注远程教育的同时,微课程的设计与理念还需要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钻研和探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的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微课程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这需要学术界关注微课程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有———统一微课程的概念界定,确定微课程的理论基础,明确微课程与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情况,微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改变当前微课程发展中遇到的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为实现微课程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使微课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环境、任务等内容。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课程,为学习者创造舒适、满意的学习体验。微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微课程设计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举例来说,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对不同学科各知识点的个性学习、按照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学习、有查缺补漏式学习、也有巩固提高式的学习。对于不同学科内容和兴趣爱好需求的满足,需要微课程扩大设计领域和覆盖范围,争取涵盖各学科和领域,以满足更多学习者;对于查缺补漏学习需求,需要微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学习者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哪,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对于巩固提高式需求,则需要加大课程讲解内容的难度,帮助学习者巩固提升。

(三)设计高质量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高质量的微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精深、易理解、针对性强,整体性强;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讲,需要较高的讲课水平和学历背景。(1)提高课程质量,注重课程呈现形式的完善。微课程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碎片化学习,微课程虽然在规模和时间上“微小”,但内容上仍要保持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微课程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各微小的课程单元组合在一起,使课程设置更具系统性。考虑到开发成本也要考虑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在保证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适用范围。(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教师作为微课程的设计者,不仅要关注学习者需求、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还要以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解出来。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权威性与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知名度,发挥名师效应。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要注意微课程课件的设计水平、内容的难易程度、师生的互动等指标。为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程实施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自我完善。

(四)时刻关注教学目标,避免形式主义

微课程的设计不应只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完善与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微课程与微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和较强问题意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整个教学过程(目标设定、策略选择、实施过程、评价完善)的实现。具体做法有:其一,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一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这是因为,微课程本身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是每一位设计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二,丰富展现形式,增强趣味性。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更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视频制作要简洁干净,做到既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又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丛健娇.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杨世鉴.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

[3]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作者:黄晓冬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