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助力阅读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踏入现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能多元而直观地感受文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学校教育中,更加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趋势,信息技术如何使教学更有效、使教学更有趣是一项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一.调动视觉———利用图片、视频引入
《猫》在常规语文教学活动中,以课文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是基本形式。信息技术可以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例如《猫》这篇课文,对于猫,学生都不陌生,但由于作者郑振铎生活的年代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行文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在备这课时,笔者精心制作了上课的幻灯片,通过制作的幻灯片,在屏幕上投影猫的图片,并放映猫的小视频,通过视觉的冲击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把文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正式上课前在屏幕上播放出猫的幻灯片时,有不少学生已经为猫的可爱姿态所折服了,笔者借机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讲一讲家中的猫,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三只猫的特征和经历,分别为它们起个性化的名字并解释一下起名缘由。经过播放图片进行引入,学生能更加轻松地亲近文本,更快地融入课堂,由于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听起课来也格外地认真,思考也随之变得更加地积极。
二.调动听觉———运用朗诵感悟
《天上的街市》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朗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象。在朗读中,诗歌的情感能够更自然地融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我进行《天上的街市》这一现代诗的教学时,将“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引入时,先提问学生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让全班同学第一次齐读诗歌,做到读顺字句,读懂字面意思。口头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朗读技巧,要做到读准音节、读出节奏、注意重音。在范读前,提醒学生注意句子中的重音、节奏,然后进行教师范读。在范读结束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循环展示牛郎织女、银河等的图片,播放范读录音,多媒体展示能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环境中,再一次体会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在两次范读结束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揣摩诗歌读法,请部分小组来进行展示,教师作点评。最后,再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诗歌,提示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在脑海中描绘相应的画面。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在分析灯星辉映图、街市珍奇图、骑牛来往图、提灯闲游图这几幅图画时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成功激发起学生对诗中牛郎织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视听结合———动画《植树的牧羊人》
文本阅读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较为成功的传播信息的途径。但是在教学中,文本阅读存在不少限制,对初中学生而言,较长的文章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支持下,阅读教学也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有效途径。动画是中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信息传播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利用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由绘本改编而来,绘本曾改编为动画,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画可以成为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在学习文章前先播放《植树的牧羊人》动画,提醒学生注意观看、了解细节,尝试找出牧羊人的性格特征,归纳出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在观看动画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动画与课文不一样的细节,并口头讲出动画补充了哪些课本没有的细节。在动画的吸引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对牧羊人的人物形象的了解也更为形象、具体,本课的学习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四.小结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知觉,让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通过进一步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多感官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作者:何洁鸣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