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阅读不是机械的复制过程,而是富有个性化的文本重构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以学生为主体,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入阅读过程,去重构作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阅读兴趣

个性化阅读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的,要求学生从传统阅读教学中被动接受的客体转变为主动解读文本的主体,故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是首要任务。只有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阅读状态,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重构。否则,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只会读出一种味道,而没有个性化的见解,阅读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和谐的阅读气氛是不可缺少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多鼓励学生发言、质疑,结合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十八岁和其他》的初读环节,有的学生读到了两代人的矛盾,有的学生则喜欢从读书角度来解读青春,在教师引导下将这些观点综合,也就融合出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主题。其次,设置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不错选择。如《我与地坛》的教学,教师让学生正确解读母亲对“我”的爱,体会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是较为困难的,而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从自己考试失败后母亲是如何做的去体会,以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形成迁移,学生在理解作品时就会比较容易。

二、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丰富阅读形式

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是听教师讲,阅读无论是从量还是时间上都得不到保证。试想,学生都没有去读作品,如何能生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认同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才能让体验更加丰富。提倡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方式上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教师不宜过多要求,而要做好指导。如有的学生喜欢带着问题去读,而有的学生喜欢在读后写读后感,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学生喜欢,能主动阅读为原则。如小说类阅读,要注重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去把握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以此来分析其主题。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情节是围绕二战中主人公的战争遭遇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及其变化而进行的,“我”在整个情节中所代表的是哪一类典型人物?当时的环境如何,在这些“变化”中作者要表现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怀。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如:利用竞赛方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课堂中以小组对抗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后解决问题,阅读后提倡根据作品的人物、情节或经典的语句写读后感,等等。

三、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感悟

同样的作品,不同的读者,其阅读后的体验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读者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等千差万别。而阅读教学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围绕作品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去重构作品,这样才能丰富阅读体验。但从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教师太注重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成了简单的复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作品解读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这样才能让阅读成为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途径。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对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是去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是什么”。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人物形象的剖析为例,伽西莫多是集丑为一身的典型人物,可其内心是那么的纯真善良,爱斯梅拉达则美丽纯洁、多才多艺,两人共同构成了“善”,与之相呼应的副主教克洛德和观刑群众则是“丑”的一面。在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解读而生成自己的理解,此时教师不必以“标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要在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去总结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雨果的作品里渗透着对人性善的迷惘和失望”。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并不是让学生自由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预设和指导,要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根据自己的实际去生成出独有的体验。总之,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对文本进行重构的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并鼓励学生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在阅读中获得富有个性的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去解读作品,形成自我构建,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作者:黄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