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陕西文学精品移动网络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陕西文学精品移动网络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陕西文学精品移动网络论文

一、目前已有的陕西文学精品APP分析

(一)综合分析

针对陕西文学第二代作家作品集及其代表作的APP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目前的下载数量做一个简单的统计。主要以主流的安卓市场和苹果市场为主,安卓市场选取91助手(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全面支持iPhone、Android、WindowsPhone、WindowsMobile、Wince、SymbianS60等智能手机系统下载免费资源的最大平台)数据为例,苹果市场选取iTunesstore数据为例。经笔者一一下载试用,安卓市场中以上所有的文学APP均只有普通电子文字版,形式单一,与传统电子书基本一致;苹果市场中部分文学应用有电子文字版的同时,另含有真人语音版。对比得出,在目前主流的两大手机系统阵营中,均有一批陕西文学精品为内容的APP已成功搭载于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传播,安卓市场关于陕西文学精品的APP数量研发多于苹果市场,某名为“白鹿原”的APP在91助手中下载量达9492次,其余12个与白鹿原相关的APP也都各自有3000至8000不等的下载量,所以仅“白鹿原”为主题的APP在91助手上的下载量约有6万余次,表格中6款陕西文学精品代表的APP在91助手中的下载量共约12.8万余次,这还不包含安卓阵营中“N多市场”、“安卓市场”等其余大型免费资源下载平台的数据。说明在安卓系统用户中存在着大量对陕西文学精品关注的读者。苹果系统用户中由于iTunes平台设定,无法看到各APP的下载数量,本文将以一款名为“白鹿原”的APP营销数据为例,进而分析一例具体的以陕西文学为内容的APP在苹果市场中的传播情况。

(二)iTunesstore《白鹿原》APP传播数据分析

因同名电影《白鹿原》于2012年9月15日全国公映,软件研发者于电影公映前的一个月将《白鹿原》小说APPiPhone版免费上线,前期通过免费应用的形式吸收下载量,提高该应用在苹果APP排行榜的位置,下载量越大排名越靠前,越容易被更多苹果用户看到,反过来进一步提高下载量。后期采取收费的形式,即在电影上映的前后若干天,将免费转为收费,需要下载该应用的用户必须付费(6元/个)才能下载该APP,从而获取盈利。第一个免费周(8月13日—8月19日)下载量高达3676次;第二个免费周(8月20日—8月26日)下载量高达8656次;第三周(8月27日—9月2日)取消免费版,开始收费,出售14次;第四周(9月3日—9月9日)研发者调整策略,该周内由免费版逐步过渡至收费版,免费下载次数138次,收费下载次数145次;第五周(9月10日—9月16日)以后均采取收费下载,该周出售84次(该周周末电影《白鹿原》公映);第六周(9月17日—9月23日)出售223次(电影《白鹿原》上映第一周);第七周(9月24日—9月30日)出售81次(电影《白鹿原》上映第二周);第八周(10月1日—10月7日)出售34次(电影《白鹿原》上映第三周)。需要说明的是,在《白鹿原》小说APP转为收费版的时间段中,另外7个同名APP应用中的1—2个仍采取免费版,所以这种相同内容不同价位的因素对于考察该应用的后期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为确保调研的客观性,笔者同时记录了其他几款同名APP在相同时间段内于苹果iTunes排行榜的排名情况,以供衡量陕西文学精品《白鹿原》在苹果市场的传播情况。在第六个销售周中(电影《白鹿原》上映第一周),本案例APP在iTunes所有收费APP排行榜中排名在第80—110位之间;另一款排名最靠前的同名收费应用在收费APP排行榜排名在第44—57位之间(注:该应用含真人语音版,而案例APP仅纯文字版)。iTunes所有免费APP排行榜中,一款同名免费APP始终徘徊在第6—31位十分靠前的位置。在第七个销售周中(电影《白鹿原》上映第二周),排名最靠前的同名收费应用在收费APP排行榜排于第80—100位之间;排名最靠前的同名免费应用在免费APP排行榜中排于第33—50位之间。

(三)分析结论

通过列举以上陕西文学精品APP在安卓和苹果两大主流移动网络市场的下载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陕西文学精品在91助手的下载量和苹果APPstore中排名靠前的情况,说明在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网民中,仍有一批较稳定的陕西文学爱好者,且《白鹿原》APP在iTunes免费应用排行榜中竟排到了第6位如此靠前的位置,说明该作品的内容、年代、人物虽与现代都市社会有一定距离,但不构成妨碍读者选择的主要原因,相反,在纸质书籍销量下滑的时候,通过搭载价格远低于纸媒售价的移动网络产品——APP,重新走入移动互联网网民的视野,而再次受到强烈关注。

(2)截至2012年底,苹果AppStore中已有70万个APP,Android有60万个APP。而91助手和iTunesstore中与陕西文学精品相关的所有APP数量加起来不足60个,与海量APP应用相比着实太少,市场覆盖率不高则会严重影响产品到达率,从而弱化陕西文学精品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果。

(3)由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影的上映,其前期的造势宣传活动为该文学APP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做了免费的宣传,人们对电影的兴趣与喜爱会在一段时间涵盖至电影的周边产品,在iTunesstore中的表现是:《白鹿原》的下载量在电影公映的前一个月开始逐渐走向高峰,在电影公映一周后下载量达到高峰,之后下载量逐渐减少。在安卓市场的表现是:《白鹿原》的APP研发数量和单个应用最高次下载量远远超于其他同类应用。所以,经典文学与影视总是相辅相成,利用好改编影视剧等新闻热点事件,借助已形成的社会关注焦点来推动陕西文学精品的传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析用户评论,现有的陕西文学精品APP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页数内容不全、排版粗糙、更新内容匮乏、纯文字形式枯燥单一、与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体验感一般等。由于国内文学盗版情况泛滥,不少软件开发者在未经作者授权情况下,自行制作电子版,只追求研发速度而忽视产品质量,导致陕西文学APP形式过于单一、品质良莠不齐,不利于培养移动互联网网民读者对陕西文学形象的积极印象。

(5)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手持设备的普及,“移动中的读者”数量在迅速增加,阅读电子读物的意识与习惯已然形成,当下正是研发电子读物产品的最佳时机。随着电子读物的增多,人们对阅读体验感、舒适度及创新度的要求将不断提升。所以,研发者需要抓住机遇,追求速度的同时兼顾产品质量,将“移动中的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智能手持设备的特点相结合,在传统的电子文字形式上注入创新元素,使得自己的电子读物与众不同,博得更多卖点。

二、陕西文学精品APP创意设计

(一)加入引导视频播放的文字链接

手持移动设备区别于纸质媒介的最大特点在于集多媒体功能于一体,手指甚至手势与触摸屏可直接进行信息指令的互动,手持设备作为电子媒介拥有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针对文学读物的APP设计,不仅要有文字内容,还可以添加与文字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等丰富素材,而与之整合的方式则可以在小说文字中插入文字链接,例如读者在阅读《白鹿原》这本小说时,看到作者对黑娃迎娶白小娥遭到反对的描写生动形象,而电影《白鹿原》中也有展现该情景的桥段,读者即可点击小说中该部分的文字链接,便能够欣赏到与文字相关的影视表演片段。这样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智能化与数字化特点,做出不同于传统电子纯文字的读物形式,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增添阅读乐趣。

(二)根据小说内容绘制人物形象、场景

依照小说对人物角色的外形描写,绘制手绘版或者三维立体人物造型。对于小说中没有给出具体外形描写的人物,可以给出形态各异的五官造型与服饰元素,由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与对人物的理解,自由组合人物五官并搭配服装造型,制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形象。然后进入阅读,通过对人物的可视化设计,增加了读者与文学作品的互动,代入式阅读的体验则会使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同理,对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字描述,同样可以通过可视化处理来增强阅读的代入感体验。例如,《白鹿原》中当读者阅读到发生在麦田里的有关情节时,该页文字背景即可相应显示麦田的形象,避免了传统电子读物中背景单一、千篇一律的枯燥体验。

(三)加入人性化互动设计

读者可以将喜爱的人物角色或者自己设计出的人物形象设置为阅读助手,因为手持移动设备的屏幕较小,同时眼睛长期盯着电子屏幕阅读极易导致视觉疲劳与视力下降,阅读助手根据APP应用启动的时间计算读者阅读时长,在需要休息的时候,以符合角色特点的语言方式来提醒读者注意劳逸结合。诸如此类贴心的设计操作简单,不仅可以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可因其不同于已有的传统电子读物单一的表现形式而迅速脱颖而出。

(四)在传播途径上进行互动性的传播

陕西文学精品APP除了要在本体设计上加入创新元素,在传播途径上更要结合移动互联网与读者进行互动性的传播。例如借鉴已被国外商业团体广为使用的微博营销,研发公司可同时注册多个营销账号,安排不同的人员每天定量发送与陕西文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比如可以摘取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赋予启迪人生缓解压力的只言片语;追踪报道作家动态;以图片或旅游方面的资讯展现小说中出现的场景;转发读者的精彩评论、与读者进行在线交流;以作品中不同的人物性格来与现实社会人群性格对比分析;及时发送APP版本更新信息;等等。拓展传播思路,使陕西文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书籍出版形式,结合社交网络的力量,与读者主动进行互动交流,主动营销以吸引更多关注。

三、结语

当人们面对迅猛发展的电子传播媒介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游戏时,多少会对停留在纸质媒介的传统文学产生审美疲倦。平板电脑与大屏智能手机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早已不局限于办公与通讯的基本属性,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们更希望通过相对轻松的方式来吸取知识与能量,例如将沉默的文字与多媒体的移动网络终端相结合,可观的应用下载量验证了,人们对经典文学的热爱与崇敬之情从未衰减。所以与时俱进,改变一种传播形式,将看似远离都市的“老经典”与现代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减少人们对年代感的排斥,从而令逐渐被遗忘的经典文学重新绽放光彩。

作者: 田龙过 常文静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