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摘要: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但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和危害,并根据多年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也对一些幼儿园产生不良影响,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1],提前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纳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比如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这种教育强调知识的获得和技能强化训练[2]。由于规范幼儿园办园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给一些民办幼儿园的主办者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有些幼儿园园长办园宗旨不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而是以营利为目的,希望将幼儿的学习成果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招生竞争力。另外,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的宗旨与意义,不懂幼教规律,反而错误地认为向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是正确的。还有许多家长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认为哪个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哪个幼儿园就好,这样社会舆论迫使一些幼儿园实施“小学化”的教学[3]。因此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既违背幼教规律,又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4]。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现象的危害,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用小学教育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方式的做法[4]。它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价值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进行“重复型教育”,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1.教学环境“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办学条件不足就匆匆开园,没有独立的幼儿活动场地,或者户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学化的教室,不能满足幼儿基本游戏和运动的需要。

2.教学目标“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强调以知识技能强化训练为主,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良好习惯、积极的情感培养。不少幼儿园开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等,不仅给孩子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还要求家长检查,产生了不良后果。

3.教学课程“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在教学时,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使用小学教材,开设拼音、识字、写字、计算等教学内容,教材无图画,少趣味,通篇文字,同时减少了舞蹈、美术、游戏、户外等幼儿日常活动[1]。

4.教学方法“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采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授,幼儿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开发幼儿想象力的自主探索,偏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5]。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点,没有使用具体形象的教具和视听资料,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能产生求知欲望的情境。5.教育评价“小学化”一些幼儿园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把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轻视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过程。教师不关心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否有学习的障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结果会制约幼儿探索知识的热情,泯灭他们喜欢游戏的天性[6]。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教学方法和目标也有本质的区别[5]。和小学课程相比,幼儿园儿童的学习不应该是书面的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应该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也不应该是儿童实际的学习内容。所以超越儿童实际的发展阶段,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小学化”的教育,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成长与身心的发展[5]。

1.危害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学龄前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很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可塑性大,身体器官未发育完善,体形结构还未定型。如果幼儿园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课程,每天坐几个小时,这会影响幼儿骨骼的发育,影响视力的发展,养成错误的姿势与体态,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7]。

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期奠定了一个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础。首先,小学化的学习和完成作业,会破坏幼儿的认知过程,促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消极心理,摧残了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使幼儿心灵受到创伤。其次,教师所采用的强制性方法,会压抑幼儿的兴趣,不利于孩子形成鲜明的个性[8]。第三,“小学化”的教育使他们减少了游戏机会,降低了幼儿间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不利于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7]。3.阻碍幼儿的全面发展“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削弱了幼儿的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活动能力的发展,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存在许多缺陷[4]。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改进对策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对策[9]。

1.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健全幼教监督机制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管,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8]。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源头上对幼儿园、教师、课程设置等各种办园因素进行审核和评估。对于那些办园只以盈利为目的,严重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给予指导纠正与处理,去除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政策温床[2]。

2.加强对园长的管理和培训,树立科学的幼教理念

幼儿园必须贯彻实施幼儿教育的理念,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园长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素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游戏作为幼教课程的基本形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要素,提供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全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既有快乐的童年生活,又能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幼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10]。

3.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规定下,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以及专业程度显得尤为重要[8]。首先,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通过采取业务学习、听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业余自学、签订师徒合同、岗位练兵竞赛、送外培训等培训形式,内培与外送相结合,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业务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其次,专业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舞蹈、美工等技能技巧的培训上,而是重视班级常规管理、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混龄或混班活动、亲子活动等组织、研讨,教师能够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实际情况满足教学目标,从具体的教育行为上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4]。

4.加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发挥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等形式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淡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邀请小学校长走进幼儿园,观摩幼儿的半日活动,在了解幼儿园的同时,思考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及其原因,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定期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互动,让更多的人在参与教育管理中支持幼儿园的发展[11]。总而言之,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社会、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的监管,需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需要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幼儿教育“小学化”才会彻底根除,孩子才会幸福快乐,“多想回到童年”才会成为每一个人回想往事时最美好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王桂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张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与改革探索——以鞍山市为例[J].科技视界,2015(5).

[3]李康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

[4]杨玉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1).

[5]李康耀.如何使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2).

[6]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7]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11).

[8]冯宝安.幼儿教育“减负”势在必行[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9]胡睿,赵凤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10]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科技信息,2011(5).

[11]姚晓芬.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实践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作者:刘芳韶 单位: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童之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