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农商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农商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农商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

[提要]县域农商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为所在区域的“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些客户具有的“弱势”特征增加风险防控的难度。县域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受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较大,通过设立相互协作又相互制衡的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议事规则和运作程序、加强员工的培养和激励等途径,实现对农商银行面临主要风险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县域;农商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防控

县域农商银行是设立在县域、以服务所在区域的“三农”和小微客户群体为特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的农商银行极少,因此这里讨论的县域农商银行特指未上市的股份制农商银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农信社转制而来。县域农商银行由于其所服务对象的“弱势”特征,在防控与管理风险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县域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规范银行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共同作用于银行运作的制度和机制,规定了不同行为人的行事规则和权责分配,其中最核心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农商银行的实际控制人一般是银行的董事长,负责重大决策事项。农商银行的行长、副行长等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层的组成人员行使具体业务决策管理职责,同时还设有监事长和监事等负责内部监督,构成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协作的有机体系。县域农商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表现在:

(一)县域农商银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县域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支农支小,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农村区域的存贷款业务,业务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但面临的客户对象却表现出很强的特殊性:第一,“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在传统上是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主要是这些客户群体在接受金融服务方面表现出分散化、小型化、异质化的特点,不仅有金融需求,而且需求多样,贷款额度较小,抵押品缺乏,部分对象还缺乏金融意识和必要金融知识,把银行的贷款等同于国家扶持资金。对银行来说,这样的客户群体管理复杂性增加、管理成本高、盈利能力有限而风险防控压力较大。第二,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县域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优质农业企业也开始产生,为县域农商银行的客户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但这一部分业务,县域农商银行面临传统大银行的竞争。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都是长期深耕县域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布局遍布城乡,所提供的业务品种和服务便利性都较强。此外,一些较为发达的县域,农商银行还面临更多的外部金融服务竞争者,这给农商银行拓展本地优质客户群体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二)县域农商银行公司治理受所在县域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农村区域传统上是“熟人社会”,存在亲缘地缘连接、“小圈子”的“信任”文化。因此,在公司治理上,县域农商行的股东组成与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既有县域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且民营企业的来源不一定局限于本地;在股权结构上,有国有控股、国有股东为第一大股东或民营企业控股等多种形式,还有可能没有一个实质的有控股地位的股东,其管理则是由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选定的人承担;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关联的密切程度有高有低,但一般都保持着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参与地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融资项目,一些农商银行的主要管理人员甚至董事长由地方政府委派,或由省级信用联社委派管理。当然,这些也需由银行董事会在形式上批准。总体上,在我国现有金融管理体系下,地方政府一般都能做到不直接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但会通过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或召开专项会议等渠道就地方金融需求和银行沟通、协调防控风险等。地方政府的这些做法并不都是对银行经营不利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农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合作是有助于其业务发展的,参与地方的重大项目建设、参与扶贫金融等,不仅可以获取地方政府在吸收财政性存款等业务上的支持,更是银行融入地方,确保其在所在区域内的声誉、形象和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二、县域农商银行公司治理及风险防控

农商银行的经营区域和市场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目标与传统的公司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有一定差别的,即农商银行实际上承担着与其业务开展相关的社会责任,或者说社会责任目标也应该是农商银行经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承担社会责任目标的同时,农商银行也要追求可接受的盈利水平,回报股东和投资者。在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中,完善与优化公司治理,将助力农商银行管控好业务经营中的风险。

(一)农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巴塞尔协议指出商业银行的三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对县域农商银行来说,实际上主要是与贷款有关的信贷风险和与存取款有关的流动性风险,这当然不同于国际上风险分类的惯例,但却是符合绝大多数县域农商银行的实际。在实际上,县域农商银行在日常经营中最需防范的、也是监管部门最关注的风险指标就是贷款不良率,其次是流动性风险,而操作风险和法律与声誉风险等往往最终反映在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上,所以县域农商银行日常管理中把贷款不良率的控制放在风险管理的核心,这是由县域农商银行的业务范围及经营特色决定的。围绕对不良贷款的控制,农商银行需要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上作出严密的规定,并建立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

(二)农商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分析。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角度,农商银行的经营管理可以看作是不同层次的委托-关系,主要划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处理与地方政府、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决策议事规则和执行机制,这一层次可以称之为银行的决策管理层;其次是高级管理层与中级管理者及银行员工之间的委托-关系,保证银行的制度和各项业务决策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这一层次可以称之为银行的执行层。当然,这两个层次的内部也是可以更加细分的。在两个层次内部和两个层次之间,都存在协作与制约的关系。这一广义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就表现在,银行的决策管理层能够从银行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管理、发出指令和安排,并且保证其中的个体权力不被滥用,同时对经过规定程序议定的事项能够相互合作,协力推进。对于执行层面来说,则是能够保证决策管理层的决定事项能够得到有效的传递和执行,在具体执行中不走样。由于银行经营管理中设计不同职责内容的专业性,一般会在管理决策层和中间管理层之间设立专门委员会来应对议定并督促一些专项业务的开展,如贷款审查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员工薪酬委员会等,体现专业分工与合作的要义,也有利于增强经营管理的有效性。

(三)农商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的途径。银行风险来自于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如银行的信贷风险。从外部看,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客户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内部来看则是审查不专业、贷后管理不到位等;从内外部联系来看,则可能存在监督不严情况下的内外部勾结违法骗贷、放贷等现象。完善银行公司治理,可以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相关风险源头:(1)明确“三会一层”职责,建立分工协作的运作体系,也包括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处理某一方面的业务或管理事宜。(2)优化制度和流程设计,做到有章可循,把银行的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纳入规范的管理过程中。(3)完善薪酬管理和员工成长计划。通过建立相关的利益机制,形成对各层级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有效激励和约束。(4)建立内部监督体系。除了董、监事会的监督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员工监察部门或职位来对接外部监督审计、内部行使相对独立的监督权,监督要涵盖所有在银行内部承担职责的各层级员工,包括董监高管理人员。

三、政策建议

(一)处理好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县域农商银行身处县域和农村区域,由于其业务的一定公益性特征,不可避免与当地政府部门产生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银行外部治理中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地方政府支持、服务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但又不直接干预银行正常经营决策的机制。对于有地方国有企业股东的农商银行,国有股的权力行使要通过正当合法的程序。农商银行也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密切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良好的银行声誉和市场形象,并致力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和小微客户群体。

(二)完善农商银行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配好关键职位人选,其中银行的“一把手”即董事长人选非常重要,实践中许多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正是由于内部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私心与违法违规行为所导致的,因此要选拔公正无私、真正为银行谋发展的人选。二是建立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议定专业事项,行使集体决策权力,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防止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和违规行为。

(三)建立内外部结合的农商银行管理监督机制。对农商银行的运作不能没有外部监管,在人行、银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外部监管架构下,可以引进外部审计或派驻纪检监察人员等方式,通过多层级的监管防止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与银行自身的日常内部监管机制相协调,在平常主要以银行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则可以分为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与检查,形成网格化的监督体系。另外,在董事会中适当增设独立董事,选定有社会声誉和专业背景的人士参与董事会事务,支持其独立履责,对保证董事会运作符合政策法律规定和专业要求均具有现实意义。

(四)推进县域农商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农商银行从其支农支小的业务范围和特征来看,天然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农商银行应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其经营目标的一部分,这也将为其拓展业务、防控风险带来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优势。在拓展业务规模方面,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在社会上积累了“好银行”的声誉,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更密切、更贴近,有助于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扩大其存贷款等业务。在风险防控方面,银行在熟悉与融入社区、深耕乡村的基础上,能有效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五)储备培育适合于县域业务开展的人才。要以适用为基础,培养愿意扎根县域、对金融服务有热情、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才。首先,农商银行的选人不一定需要像国有大银行或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那样以重点大学、高学历为主,而是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技能型人才、专科人才,通过银行内部培养使其尽快成长负担起开拓县域与乡村业务的职责。其次,要建立分层的回报机制,实行绩效挂钩,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把员工的精力吸引到发展业务、防控风险上来。最后,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设定企业在社会贡献方面的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通过经常性、多样化的文体集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烘托向上氛围,形成有活力、具有时代感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红军,陈景善主编.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2]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3]胡雪萍,董红涛.构建农业绿色投融资机制需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5).

作者:严力群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