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为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学院在开设管理类专业的同时设置会计基础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然而现行会计基础课程教材多为会计专业学生编写,非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当前课程改革难点。笔者着眼于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探索该课程教学的全新模式。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非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年人数接近2700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教育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多年来高职院校重视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好的适应社会,满足行业需求。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设置会计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管理”的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采取包括政府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植政策。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既是业务操作者,又是公司或组织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因此高职院校不仅需要传授本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将相应的管理知识特别是会计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符合其创业需求,使之尽快适应管理和决策的角色。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虽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也引进了相关的会计学教师,但往往教学效果较为一般。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专业性强、有一定广度和深度并且课时安排不足,学起来较为吃力,易产生畏难情绪。而教师在教材选择和课程安排上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使用者需求不匹配

按照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的普遍培养方案,会计基础课程学习之前需先修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作为相关知识准备。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尚且有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感觉会计基础课理论抽象、晦涩,在实践中灵活性又极强、不易掌握,对缺乏经管基础知识的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的学习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目前主流的会计基础教材主要针对会计专业,教材版本众多但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入门级教材很少。受教材所限许多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仍采用会计专业的教材,学生对教材内容不能系统学习和领悟透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1]。此外近年来处于会计准则的修订、税制的改革、政策推陈出新的急剧变革时期,会计学科知识结构和内容变革剧烈,许多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造成理论与实务脱节。会计基础课程的教材多引入生产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对于其他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涉及内容较少。而当前现代服务业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现代服务业前期资本投入较小、门槛相对较低,成为自主创业较为理想的选择。但会计基础课程教材的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贴合性较差,学生很难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本专业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因此合理地选择和规划教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排适合本专业、本行业的会计基础教材,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政策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能最大限度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实际应用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脱节

许多院校只是根据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会计基础课程,而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对会计基础课程学习的目的进行明确,从而导致教育的方式过于极端[2]。一方面是会计基础课程虽名为“基础”,但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非会计专业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未从入门级的角度出发,而是照搬会计对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教学中过于追求完整的会计核算流程,教与学双方难度都比较大;另一方面是教师认为学生今后不会从事财务工作,课程所授知识多为应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与设置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课程内容体系僵化

部分高职院校在非会计专业的开设会计基础课程属于“跟风”行为,没有对教材和课程进行系统规划,而是完全照搬会计专业的标准来选择教材、编制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时所限又追求对会计核算内容讲解的全面,压缩了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内容衔接缺乏连贯性。受学生水平和知识准备所限教学过程开展较为困难,学生所学知识难以系统化,形成知识体系。一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过于老化,所授内容陈旧,未能按照现行新会计准则和新出台的相关财税政策及时更新教案或讲义。还有的教师虽具备一定理论水平但缺乏相关领域的会计实务经验,指导学生实践只能“纸上谈兵”。这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未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传授本行业内相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单一

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重理论的讲解,常以教师为主体,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会计理论内容晦涩,课堂中往往师生互动较少,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讲。教师虽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但收效不明显,仅将设备和技术当成课堂演示的手段,未能将其的运用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无法较好地控制和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3],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力。

三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合理选、编教材

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材的选择要注意与学生本专业的贴合性,应选择与本行业相关的会计类高职高专教材,如《会展财务管理》、《旅游会计》等。如专业确实特殊可选择相近行业、专业或会计核算方法近似行业的会计类教材且一定要属于高职高专系列。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缺乏专门教材的情况,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的设置、培养方案以及授课教师的实际水平组织编写专门的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建设[4],使教材更符合本校的教学需求进而能够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二)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

仅凭一门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无法使学生独立从事财务工作。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基础课程的目的应回归到配合和辅助本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初衷中去,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处理复杂业务的能力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此类课程应具备明显的针对性,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量身定制”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程的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被培养出一定的管理和决策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在该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与其具体实践相结合,对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财务方面的指导,使其所学知识真正在实践和创业中起到辅助作用。

(三)“订单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为了使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应采取“订单式”的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和内容直接和本专业、本行业业务相关。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计基础课程内容应为旅游行业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在课程内容中,非会计专业在学习中不应过分强调会计理论,而应该重视实务和实践。课程中已安排一定的实践内容,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会计学原理,并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5]。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在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未开设经济和管理前置课程,应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的第一节课介绍相关知识作为引言,使学生能更轻松地进入到本课程的正式学习阶段。目前社会上会计培训体系较为发达,会计类课程资源丰富而全面。教师可以考虑合理的利用网络等渠道额课程资源,借鉴其培训经验,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本课堂中。教师教学过程应合理地将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内外还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各类与专业和行业相关的财务活动实践,进而达到开设本课程的目的。由于近年来准则、政策不断变化,教师应定期以顶岗实习、参加会计类社会考试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总之,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高专毕业生要增强就业能力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而管理和决策能力又决定其未来职业上升空间。当前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财会类知识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基础课是必要的,但受专业影响该类课程的探索和改革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朱琰.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知识与应用》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5(19):196+198.

[2]宋洁.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03):116-118.

[3]韦欣.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03):95-99.

[4]张流柱.非会计专业《会计入门》课程建设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05):91-93.

作者:孙茜 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