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会计新准则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理论概述
银行会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属于会计学体系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其性质、核算对象、作用的独特性,使其与一般的会计有所区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银行会计是银行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货币资金的来源及其运用,从银行吸收存款开始,到发放贷款产生利差收入为止。银行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货币资金的来源及其运用为核算主体,运用会计技术和现论及方法对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核算与控制,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收入的实现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平稳运行。
1.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更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及时性和公允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相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接近。例如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要以债务人发生财务危机为前提,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对于用实物作抵债的业务,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得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得全部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会计处理基本采纳国际上所惯用的所得税处理方法,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很多企业所采用的应付税款处理方法,新会计准则规定要采用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并且还首次引入了与国际准则一致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
(2)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强调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对会计信息披露强调真实性,是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真实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情况,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防止公司有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的现象出现。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投资者全面准确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运作情况,防止企业高管人员决策时故意夸大或隐瞒事实,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及时披露,有利于防止内幕交易现象的出现。
(3)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引入公允价值,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使资产的质和量更加可靠,让公司有一定的自主权,公司高管可以根据对经济预期的改变调整会计政策。避免了人为主观评估资产价值,防止了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4)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大。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了现行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其影响大,可操作性强,能独立实施。并且与企业会计制度并行,能互相补充,使我国的会计体系更加完善,且能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同步运行,为企业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指导。
2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提出新要求
2.1进一步完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会计就是把这些复杂的经济活动,运用一定的方法,整理成一种可利用的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的需要。银行会计核算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记载、计算和反映银行业务,财务活动情况,为贯彻政策、考核计划、指导业务提供正确数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要求银行会计要正确反映各项收入,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有效。
2.2新会计准则要求银行正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过去银行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计提比例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净值,造成多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大高于实际价值。新会计准则要求银行要按规定的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正确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2.3加强培训,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级银行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配足会计人员,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充实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会计核算,提供正确的会计数据,开展会计分析和加强财务管理。同时要建立业务培训和上岗考核制度,激励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会计法》、银行会计制度、支付结算办法,提高业务综合素质,尽快达到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2.4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要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对各种风险的反映、监督、预测、分析等作用,全面准确反映银行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情况,及时提供防范风险的有效信息。采用会计定量预测技术和方法,辨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对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测算,以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把损失控制到最低。在会计工作中,要设置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和对会计数据的分析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从建立健全适应经营要求的银行治理结构和管理型会计核算新体系、深化银行会计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银行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3新会计准则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
新会计准则要求银行业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对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以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3.1促进银行依法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内部控制要求银行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3.2促进银行切实维护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银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为此,银行应当加强各项资产管理,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各项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3.3促进银行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标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在保证对外披露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的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因此,银行人员特别是银行会计人员应当重视对内及对外信息披露的质量,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准确披露财务信息。
3.4促进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该目标要求银行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5促进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它要求银行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