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完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人民银行会计要素计量最主要的有两种,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和以历史成本为资产计价属性的会计标准。
(一)人民银行会计的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
由于人民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一是表内会计科目设置中没有应收利息、待摊费用等科目,虽然设有“暂收款项、暂付款项”等科目,但其资金性质与企业会计不同,这些科目资金的性质是临时性、过渡性的。二是中资产类中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根据国家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发放和操作;发行债券按债券面值计价,发行债券发生的各种费用,计入当期业务支出。三是各项财务收入的确认按人民银行收到各项收入后计入相应账户。四是所有支出全部纳入财务支出核算,财务支出一律按规定的核算内容据实列支,不允预提虚列。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下发实施。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只有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本期实际支付的费用才列入损益表,这是人民银行各项财务收支确认的原则,是与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紧密相关的。五是应收未收利息在表外反映,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在表外计算折旧额。收付实现制的原则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比较简单直观,能够实现财务收支与年度预算安排的有效配比,在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收付实现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核算简便、会计信息可靠等优越性。
(二)人民银行会计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原则
人民银行对各项资产的计量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即“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在存续期间不对财产价值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贵金属和外汇储备占款按历史成本核算,不随价值变动和汇率波动调整账面价值;二是再贷款按发放时的金额进行核算,不进行减值测试,不计提损失准备;不采用重估价值,其应收未收利息纳入表外核算。三是有价证券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不摊销溢价、折价,不按市价法或摊余成本法调整账面价值。四是国际金融组织资产按出资时实际支付的金额入账。历史成本原则是我国资产计价的主要计量属性,其特点是便于日常核算,便于进行价值判断,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取得财产物资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在市场环境尚不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和运用存在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历史成本原则是一种较为现实的计量基础。
(三)人民银行会计履行职能情况
会计有两项最基本职能就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会计还衍生出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的职能。目前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在三项职能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一是人民银行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会计报表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人民银行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通过编制人民银行会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人民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说,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其会计核算的职能。二是人民银行会计监督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会计核算中严格的岗位分工;核算部门对会计凭证的审核;事后、内审部门对核算结果的监督审查;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控制检查等。三是人民银行会计部门通过编制会计财务报告并开展会计分析,可以为人民银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提供决策依据,但与国际标准缺乏可比性,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够显著。
二、人民银行现行会计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待完善
目前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并没有完全遵行谨慎性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对再贷款等风险性资产没有计提减值准备。人民银行部分再贷款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而发放的,再贷款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发生流动性危机和濒临破产清算的金融机构,因此很大一部分再贷款面临较大风险。如果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就要求该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人民银行目前的会计核算并没有体现这一点。资产的潜在损失不能得到及时确认,不利于维持人民银行的财务稳健。
(二)配比原则性不强
人民银行实行按季结息,即对金融机构存贷款账户实行按季度结息,每季末的20日为结息日,所计利息于21日转账计入相应账户,而第四季度12月21日至31日的存贷款账户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则在下一年度计息时确认。从这点来讲没有严格强调收入和费用之间的配比关系。
(三)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未充分体现
人民银行实行预算制,要求支出必须分年度安排,因此该原则也没有充分体现在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当中。人民银行拥有的大量业务专用设备设施,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反映这类资产的实际状况。如为履行货币发行职能购建、维修发行库房,购买运钞车等固定资产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使用,但这些资产相关的购建、维护支出没有进行资本化处理,而是在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能真实完整地体现使用状况和净值,没有将相关资产的使用费用和实现的收益进行配比。
(四)不便于会计信息比较
当前国外中央银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内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核算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从人民银行持有的资产看,人民银行不仅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黄金储备,还因执行货币政策需要持有大量有价证券,这些资产一般都有成熟的交易市场,价格受国内外市场的综合影响。这些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致使人民银行账面反映的储备资产价值、有价证券价值严重偏离了市场价值,相关会计信息失去了决策性,会计反映和决策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今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提高人民银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五)参与经济和决策的职能作用不明显
从目前情况看,国外中央银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障评估政策的影响下,在会计标准和会计实务方面逐渐趋同。据英国伦敦中央银行出版社在2003年对全球159个中央银行会计实务调查表明。82%的中央银行对国际会计准则是认同的,直接或间接采用了国际会计标准。而我国中央银行所执行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与其它国外央行会计标准差别很大,不利于会计信息比较、衡量,也无法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经济预测和决策。因此可以说目前人民银行的会计职能更偏重于核算和监督方面,在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职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够显著。
三、人民银行会计标准改进思路
改革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标准,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借鉴国外中央银行会计准则,循序渐进,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民银行会计标准,真实公允地反映中央银行经营成果。
(一)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探索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可行性
权责发生制对如实反映会计主体在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透明度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考虑到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建设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核算基础。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一是改变现行按季结息的计息规则,采取按月结息,按月核实金融机构存贷款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二是对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折旧额计入当期费用;三是对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维持经营运转的预算费用仍采取收付实现制。
(二)加强人民银行资产管理,改革对持有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建立一套完整的价值重估体系
人民银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从资产本身的性质和资产的重要性来考虑,可借鉴金融资产四分类的做法。一是对有活跃市场的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有价证券等资产审慎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二是对人民银行另一项重要资产再贷款,由于不存在活跃市场,可参照商业银行的作法,按实际利率以摊余成本计价,并在期末对所有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三是对其他没有活跃市场的资产仍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建立一套价值重估体系,加强人民银行资产管理,对增强人民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改进人民银行会计标准是一项工作量较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应逐步完成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全面改革。目前人民银行分别在会计核算系统、国库业务核算系统、货币金银业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中处理会计业务,这些系统相互独立,操作管理各有要求,这种业务处理的分散方式弱化了会计管理。为改进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一步整合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会计综合系统,使各个会计业务处理系统有序集中结合,提高信息有效利用率。
(四)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逐步实现会计信息
披露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一是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夯实会计基础,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会计风险案件的发生。二是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程,实现会计核算的集中化、网络化。三是加强内外部审计工作,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四是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监督力度,对季度、年度的业务和年度预算执行聘请合格审计师逐步向社会公布会计信息。
(五)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专业会计人才
改进人民银行会计标准,趋同国际会计标准,需要大批专业会计人才,所以应大力加强会计人员学习研究会计准则,加强对新法规、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会计对经济金融的分析反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