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行会计风险防控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会计风险防控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银行会计风险防控分析

一、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成因及表现形式

(一)银行会计业务信息反映功能欠缺。现代会计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首要职能是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系统还未达到上述要求。一是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会计业务信息侧重于反映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等宏观管理的信息,而对内部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微观管理信息的反映还缺乏针对性。二是受局部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一些银行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致使银行会计业务核算的失真和虚假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金融电子网络化建设尚不完善,会计信息的汇集速度相对迟缓,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会计内部监控措施乏力。会计作为“过程控制”的管理工具,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精准监督是其基本的职能之一。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监督职能的发挥尚不能满足监控风险的要求。首先,银行长期代表国家行使社会经济监督的职能,而对内部经营活动的监控却显得力不从心;其次,商业银行内部严密的会计业务监控体系尚未健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工作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制约与干预,难以履行监督职能;第三,会计业务核算监督检查乏力,惩罚制度还未跟上,致使违规贷款、越权承兑和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

(三)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我国银行会计业务活动中,一些会计工作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阶段,存在忽视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倾向。由于会计参与经营管理的工作不到位,经常造成因盲目决策而导致风险。同时,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还未真正在会计业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与推广,也使银行会计分析时间滞后、内容单一、缺乏超前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另外,会计部门监管漏洞也是诱发金融案件的重要原因。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银行作为犯罪的主要目标,一些案件的发生常常会涉及会计部门。如果会计部门一旦放松监管,就会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方便。

(四)会计制度本身未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风险控制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运用,它体现了会计实践的一般规律。在银行会计业务核算中,采用符合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与报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但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允许银行将应收未收的利息确认为本期利益的做法与国际通行的做法相差甚远,容易导致银行的盈亏不实。二是允许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审核手续过繁。财政部下发的新的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管理办法规定,各银行可以根据资产风险程度的1%~100%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而目前各银行均按年末贷款余额1%的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同时,对于呆账核销的规定也过于严格,应该核销的呆账得不到及时核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资产质量。三是不允许银行对其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价方法计提减值准备,使我国银行的多项金融与非金融资产完全暴露在减值跌价的风险之下,缺乏防范跌价减值风险的应对措施。

(五)会计业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的相互作用,会加大会计风险的危害性。首先,会计风险直接产生信贷资产风险。如果会计在业务核算、经营管理中出错,会误导决策并带来信贷资产风险。其次,信贷资产风险会倒逼会计风险。资产质量差、利息回收率低、为追求利润目标和眼前利益,必然发生人为调节各类报表、甚至采取虚增存款、利润和压缩逾期贷款比例的现象,核算质量难以保证。第三,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进一步增加了金融风险。因此,银行要充分认识会计和信贷风险的互动作用,在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时必须二者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二、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逐步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会计体系。在防范与化解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切实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对银行的业务、特别是对高风险的信贷业务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逐步建立起能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会计新体系。一方面,要尽快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积极治理假凭证、假账薄、假报表等“三假”现象,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与防范金融风险及时提供真实、可靠与全面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尽快建立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有效地遏制违规违纪现象。

(二)加强和改进会计信息揭示与披露制度。银行要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相关性提出相应要求。首先,考虑到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银行在接受企业贷款申请时,应强制要求其报送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银行在受理企业贷款申请时,应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并应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的考核,转变为对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财务比率的考核。第三,鉴于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报表过于简化、信息含量低的情况,银行除要求企业报送主要会计报表以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详细披露其偿债能力的补充会计信息。从银行内部来看,全面客观地揭示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及时提供有关金融风险的会计信息,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和改进会计信息揭示与披露制度。一是为弥补会计报表项目设置较为粗糙的不足,可以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张能够反映风险资产总额及资本充足率、贷款风险集中度、短期与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及不良资产状况等内容的补充报表,以便更为集中、全面、真实地披露有关金融风险的信息。二是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仅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反映,故银行表外业务具有自由度大、连续性弱、透明度差、风险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恰当揭示银行表外业务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和对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信息需要,可以考虑编制一张“表外业务情况表”列示表外业务的经营情况,以全面反映表外业务的潜在风险。

(三)进一步改进会计制度,使之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一是改进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简化核销审批手续。一方面,可以采用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或按实际发生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一般呆账准备金”;对有问题贷款,应按其发生呆账的可能性,依据预先确定的计提比例再计提“特别呆账准备金”。当这两项呆账准备金累积到一定的数额、足以完全化解所有有问题贷款可能发生的呆账损失后,可不再计提呆账准备金,银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应允许其在税前扣除。另一方面,应放宽对呆账确认的条件限制,使许多实际发生的呆账能够及时核销,可考虑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一律确认为呆账予以核销。此外,简化对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赋予银行一定的呆账核销自主权。二是改进现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可要求银行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应收账款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例。三是应允许银行对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与一些非金融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规则计价。银行可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诸如贵金属、抵押贷款、短期和长期投资等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当这些资产的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跌至账面成本以下、或有较为明显的证据表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可能蒙受损失时,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着力构建全面有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会计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事前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考核。即反映流动性风险指标,如备付金比率;反映资本不足风险指标,如资本充足率;反映金融市场风险指标,如利率风险率;反映贷款对象财务状况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销率、资产收益率等。事中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动态监控。银行的决策部门应将上述反映金融风险的指标作为需要考核的责任指标落实到有关部门。会计部门要随时将反映金融风险的各项指标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警戒值相对比,并及时发出反馈信号,敦促并监督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以尽量避免与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害。事后监督应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银行稳健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金融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在银行内部还应健全和加强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审计制度,形成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屏障。

(五)努力实现从决策实施到监督管理的会计风险监控机制。一要建立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必须是有效的会计凭征。积极推行统一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行账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相分离的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上报,任何人不得任意调整。这样才有利于防止和杜绝“三假”现象,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要突出抓好重要风险环节的控制。遵循双人、双岗、双职的原则,健全会计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核算和会计流程管理,重塑“三铁”形象。同时,要针对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会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三要建立合理的授权分类和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审批手续,严格程序和内部授权与转授权的控制,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防范潜在的会计风险。

(六)积极推行责任会计和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推行责任会计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责任中心的划分符合风险控制的分散化原则,同时责、权、利在小范围内的充分结合,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但是,责任中心所产生的大量凭证与报表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协助,现有的会计人员无法在日常核算中兼顾责任会计工作。所以,要提供及时有效、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而且会计电算化系统要由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向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系统发展,通过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完善现有的会计管理核算体系,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实现防范与化解会计风险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