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

风险是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与银行会计十分密切,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银行会计的核算与操作。所以,银行风险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会计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

1.会计核算风险。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佳、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就容易发生风险。因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非常多,在资产、负债及中介业务中,每日都要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审查、科目运用、帐户登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风险发生联系,很多银行风险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

2.票据结算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一项重要的中介业务,它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票据当事人看,有其本身票据填写不清带来的风险;第二,从结算中介人看,有操作失误或任意违规而造成的风险;第三,从结算环境看,有票据犯罪日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处理票据纠纷依据的法律、规定理解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

3.结算编制风险。从会计工作的程序看,结算编制是最后的环节。在银行业中,结算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结算数据的不真实,其中尤其是利润反映不真实。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技术或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4.会计监督风险。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银行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如:商业银行转轨后,效益成本观念得到很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华装潢营业办公用房,费用开支增加。对于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一般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

5.人员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态度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还有个别银行会计人员品质恶劣,他们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目前有些金融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面临两难局面,因业务量上不去,人员配备就不足,这样会计岗位的设置就无法达到科学合理,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金融机构从本身的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导致会计人员配备不足;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的不完善。制度不完善会影响会计人员经办业务的质量,同时会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二、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认识上不充分,理解上有偏差

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对风险的控制认识还不充分、不确切、不完整,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一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对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认识不够;二是以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以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上的不充分、不完整是导致会计风险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应有效用的重要原因。

2.未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滞后

一是有关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操作性不足;二是有关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散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既缺乏完整性,也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三是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从总体来看,银行内控制度对新技术、新问题研究不充分,在会计制度中所体现的内控措施落后,如对电算化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在“柜员制”劳动组合下如何实施有效控制等,尚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

3.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多年来,银行会计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都遵循“双线核算”的原则,相互联系、相互牵制,有着一套较完善而系统的核算程序。但是,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了逆向操作“、一手清”等隐患。这就涉及到一个会计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问题,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同时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4.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

银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银行监管,有专门的监督、稽核、内部审计等部门,应该说机构较健全。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工作差错转变为银行风险防范,现行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如前所述,属于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其相互牵制弱化,属于事前控制范畴的制度建设滞后等。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没有及时适应监督重心的转移,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不仅在监督手段上,而且在监管人员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一)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1.设计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个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设置。其中会计内部监督系统应当分层次建立,在基层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实时控制的事中监督系统,在上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基层柜台业务的事后监督机制,并建立各项会计业务风险评价、会计内控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

2.明确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中会计主管人员的责任。首先,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分支行的会计主管人员应对会计操作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董事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分支行的会计主管人员在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中应担负的责任。其次,由于银行会计主管人员的所处地位与履行的职责关系到银行会计体系的安全与发展,应对各级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品行及其从业经验,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其业绩状况,判定其业务控制能力,并决定其职位和岗位的调整。

3.完善会计程序。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定本行的会计制度,确保整个银行的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规范,为会计数据的采集奠定基础。在针对具体业务制定会计操作流程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商业银行还应建立严密完整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通过岗位设置、账务核对、监督检查等手段,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向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充分、准确、及时。

4.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是银行处理会计业务的平台,银行应充分关注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建立科学的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制度,对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实行严格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严格划分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权限。同时积极探索运用IT技术管理、控制银行风险。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而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能确保各项会计制度得到遵守和执行,并对现有会计程序是否充分、会计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完善进行检查,对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评估。

(二)增加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要求,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改造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组织结构。银行首先应变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组织结构,扩展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增加关于操作风险方面的管理内容。由于银行会计业务流程是所有银行业务的最基础的平台,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必定对银行其他业务产生影响,所以风险管理部门并不是惟一对会计操作风险负责的部门,会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都应共同参与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

2.做好会计数据采集工作。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操作风险的衡量方法,就会计业务种类的操作风险衡量而言,需要整个银行在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规范的前提下采集更多、更广泛、更细化的业务数据和损失数据,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业务数据和损失数据的采集系统,为下一步的数据挖掘打好基础。

3.做好会计数据的挖掘工作。所谓数据挖掘是从采集的数据资料中发掘有用信息和知识,寻找潜在的规律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风险的预测,进而建立会计操作风险衡量系统。在会计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和信息完备的基础上,按照新协议提供的操作风险衡量方法,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模型化的计量。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模型建立方面经验的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专业公司的力量,实行风险衡量系统的外包这种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

4.做好会计操作风险报告工作。通过会计操作风险衡量系统测算的风险信息必须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层进行报告,以确保管理层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状况,为此,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报告系统。该系统应能敏感地反映会计操作风险的变动,对会计操作风险信息自动分析、生成有关数据。为避免干扰因素,该系统应当独立于会计部门。

(三)建立风险转移机制,缓释会计操作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而言,准确的衡量并不是根本目的,除了按照新协议要求配备相应的资本金外,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和缓释操作风险。购买保险或将部分业务外包是缓释风险的常用手段,如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外包,就可以将因系统原因引致的风险损失转移到系统开发商身上,从而达到降低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