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运营视域下商业银行的操持风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足见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会计运营作为银行经营业务的第一线,是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操作风险主要产生于商业银行对操作环节的内部控制,而会计运营是操作环节的枢纽,研究会计运营环节的操作风险问题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十分关键。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取得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共识,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1)内部欺诈;(2)外部欺诈;(3)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4)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5)实体资产损坏;(6)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7)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二、会计运营定义
商业银行会计运营部门,面向客户提供结算服务和业务核算,具有会计核算与业务处理相融合的特点,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会计柜面业务和后台的会计综合管理。几乎所有银行业务都必须经过会计运营部门的操作处理。因此会计运营管理部门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具有特殊地位,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一般都会在会计运营环节暴露。
三、会计运营的操作风险问题
1.制度及流程设计与业务操作不相适应
制定规章流程的人员往往缺乏操作经验,在制定制度时,比较注重控制风险,但没有考虑制度实施的可行性,操作规程的制定设计与实际操作情况存在出入。导致制度执行成本较高或制度的可操作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制度的执行效果。
2.人员配备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会计运营人员数量的增长落后于规模的增长和业务量的增长,同时现有人员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业务的风险点了解不透,规范操作意识没有得到强化,会计人员技术应用能力较低,培训不足使得熟悉新业务、熟悉全面业务的人员少。
3.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矛盾
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业绩考核导向过分强调存贷款规模扩张,普遍实行存款任务指标或市场份额与业绩或收入挂钩的做法,客观上诱发了违规操作风险。员工在巨大的业绩压力和利益的驱动下放弃了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甚至不得已进行违规操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也往往流于形式,这就给商业银行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四、完善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1.完善现有会计运营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作业流程
结合自身实际和系统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清理归类,并根据业务或职能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相应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与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步进行,尽快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环环相扣的会计运营操作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实施细则,保证其系统性、连续性和较强的操作性。统一作业标准,强化流程控制,实现后台业务的标准化,突出流程制约的控制作用。在分行后台作业中心引入平行作业方式,最大限度分解作业动作和操作权限,尽可能将交易性业务由单人发起变为多人、多岗位协同发起,以系统控制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刚性约束,从而降低风险。建立高效的会计检查监督队伍,培养一支以会计主管、会计检查辅导员、结算专管员、电算化专管员和出纳专管员为主要内控监督力量的会计检查团队。建立集中统一的稽核监督系统,实现分别控制向集中控制的转变,逐步统一风险监控的作业流程和标准,提高监控效果。
2.增加人员储备,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增加会计运营的人员储备,加强对会计运营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建立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会计人员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会计运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责任感。人作为社会工作中最积极的因素,只有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过关,才能从本质上防范或降低操作风险。
3.建设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内控文化
首先,各层次领导要强化会计运营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内控优先观念。同时要加强员工再教育,如安全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全体会计运营人员对风险管理理念,理解内控要点和内控薄弱环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营造全员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其次,各岗位会计人员要清晰了解本行的风险管理操作规范,对本岗位的风险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并明白每一个操作、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失误、管理缺位将可能出现损失。操作人员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命令要坚决拒绝,并有权越级上报。总之,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而良好的内控文化会使得银行的内部控制更加有效,更有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