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行会计微课教学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会计微课教学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银行会计微课教学实践

0引言

在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微时代”的到来使社会接受新知识的脚步加快,广大学习者在寻求一种快餐式的学习模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最新知识内容。银行会计学科作为实用性强的财经类学科,试图借助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为学生提高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1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他通过录制视频课程的形式,在10分钟内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教学设施讲解不同领域的知识点,借助互联网与学习者交流。在可罕学院教学视频的启发下,新的学习资源“微课”应运而生。所谓“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手段,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为讲解内容的短小课程。微课程录制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赋有创意的教学安排将知识点传授给广大的学习者。全球最早提出“微课”理念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1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他首创了影响广泛的“1分钟的微视频”,其倡导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011年,胡铁生先生将“微课程”引入我国,率先提出微课程建设,并创立了首个微课学习平台,引起了强烈反响。根据近两年微课程建设实践,我国的微课程资源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1课程时间短,易于网络传播

目前我国的微课视频的时间短,最短的可以达到1分钟,最长的不超过20分钟。较短的时间安排能够有效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实证研究表明,短视频可有效减少学习过程中“走神”的现象。另外,微课程多采用mp4格式上传,具有容量小的特点,易于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随时下载浏览。

1.2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微课程的内容多以自学生难以理解的,或是对教育教学有价值的知识点组成,主题鲜明,通常经过任课老师精心设计制作而成,内容紧凑精彩,较能满足学生针对性学习以及快速理解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要。1.3共享方便,利于扩充微课教学资源除了可用于本校学生教学安排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广大同行以及学习者及时互动交流,反馈讨论,形成开放式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取长补短,最终达到资源共享,协同进步的目的。

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银行会计学科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具有一定难度。本微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遵循简单有趣,可信有用的原则,抓好选题、教学策略、表现手法3个关键环节,分选题、教学设计、素材制作3个步骤完成。

2.1选题分析

根据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银行会计微课的选题首先应分析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认知水平。以我院银行会计课程面授对象为例,他们具有学习意愿较强、但不够自信,课堂氛围较沉闷,难以坚持,容易分心走神的情感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储备较少,理解能力较差,学习不能举一反三,具有综合能力欠缺的认知水平特征。经过对学生的课后询问,发现学生们对“个人房贷还款方式”这个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于具体的计算方式课堂上虽能听懂但转眼即忘。“个人房贷方式”是本科目的重点、难点,也是社会实用性很强的热点。由此选定本微课的主题为“不动产抵押贷款方式选择”。

2.2微课设计

微课设计得当完整,为后期微课制作提供蓝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整的微课设计应包含3方面,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视觉设计。

2.2.1内容结构微课虽然是一个紧凑的视频短篇,但也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例如导入、授课、互动、结束等内容。因此,本微课在10分钟时间内加入短剧导入、知识点讲解、学生提问互动,总结的教学结构。

2.2.2表述方式在微课制作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拟好讲稿,这样能有效保证语音录屏顺畅。在录制过程中,应讲标准的普通话,避免学生混淆焦点。本微课主要是针对“不动产抵押贷款方式”中的等额本金贷款法和等额本息贷款法的定义、特点对比进行PPT旁白录屏。2.2.3视觉设计在微课制作中,应尽量摆脱传统的讲台黑板粉笔的传统授课形式,最好加入案例情节,针对教学内容拍摄短视频插入微课,PPT数量也不宜过多,在教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量加入动画效果,使画面精彩好看,抓住学生注意力。

1)设置情景和角色扮演2位学生扮演刚结婚的小夫妻,正在讨论是否买房的问题。男(背景:室外):你说上次看那套房子还买不买啊?中介来催好几次了。女(背景:室外):买呀,拿什么买啊?画外音加入PPT演示:录制旁白:房到底买不买?您还在为这个问题而发愁吗?住房贷款来帮您。个人住房贷款,又称为按揭(mortgage)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住房的贷款,通常以所购住房作为抵押。切换视频:女:房贷怎么还呀?切入PPT录屏演示。录制旁白:怎么还?住房贷款还款方法通常有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

2)贷款方式知识点讲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是将本金每月等额偿还,然后根据剩余本金计算利息,所以初期由于本金较多,从而使还款额在初期较多,而在随后的时间每月递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由于在初期偿还较大款项而减少利息的支出,比较适合还款能力较强的家庭。

3)课堂讨论引入实例:中国建设银行棠下支行于2012年10月向储户李涛发放30年个人按揭住房贷款,贷款总额70万元,年利率6.4%,两种还款方式下李涛应如何选择?公式讲解:

1)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贷款总数/(P/A,i,n)

2)等额本金每月还款计算: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总额÷贷款期总月数+(贷款本金总额-已还累计本金)×月利率

2.2.4总结等额本息还款法,总体利息支出较多,提前还款所需归还的本金多,能抵御通货膨胀风险,适合工作收入稳定,国家企事业单位,一般公务员等,且不打算提前还款人群。等额本金还款法,前期还款负担较重,适合收入较高人群,且打算提前还款人群。

2.3微课制作

录制微课用到的基本工具有电脑、附带话筒的耳麦、视频录像软件(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固定手机的夹子、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8、PowerPoint、剪辑课件软件premiere。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手机拍摄情景视频。拍摄过程中,入镜人物注意衣着整洁,忌穿横条纹的衣服,以免影响拍摄效果。以此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课件内容简明扼要,重点清晰,适当加入动画效果,切忌喧宾夺主;然后安装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8,按照设计好的旁白为课件录屏;最后利用premiere对各种素材进行剪辑,对录制的视频进行裁剪,添加片头片尾以及字幕,变焦以强调重点,降噪,添加舒缓的背景音乐等操作,以期制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制作一个精彩的微课主要以内容创新组织为主,技术应用为辅,力求用最简单的技术操作完成精彩明了的教学传授。

3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使用银行会计微课的应用现状,笔者以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3年级学生为样本,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通过发放300份问卷和随机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围绕该微课的授课效果展开。调查问卷上的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微课这种新教学方式感兴趣。在帮助理解知识点方面,过半数学生觉得有一定帮助;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超过80%的学生认为微课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7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在随机询问中,学生对微课也持积极态度,希望能看到更多微视频,并且觉得微视频能够有效帮助自己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另外,由于微课时间短,只能就一个问题进行初步说明,因此不能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求。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法:老师先掌握学生的差异程度,尽可能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按难易程度设计易、中、难3个层次的微课,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能力,学习不同程度的内容,克服教学过程中差异化的问题。例如就“不动产抵押贷款方式选择”为例,可设置A、B、C3个微课。A微课以激发兴趣,基本概念传授为目的,难度系数较容易,使绝大部分学习者能够初步了解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区别和使用范围;B微课以应用为目的,难度系数适中,利用实际案例具体套用公式计算两种还款法下不同还款金额,达到学习者能掌握房贷计算方法,量化两种还款方式的区别;C微课以举一反三,知识拓展为目的,难度系数较难,加入通货膨胀,提前还款等灵活多变的现实情况,利用头脑风暴法要求学习者拓展思维,能独立灵活分析决断。这3个微课从不同角度指导着3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能力目标,从而有效地实现分层教学,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作者:吴亭忆 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