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相关理论阐述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适应管理需要,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和体系。它作为企业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已在世界上许多现代化企业,包括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内部控制,可以根据企业特征和需求,例如,企业规模、业务构成、管理水平等,对内部控制要素加以有机组合。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1)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2)评定员工的能力。(3)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4)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5)组织结构。(6)责任的分配与授权。(7)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阶层辨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1)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2)直接部门管理。(3)对信息处理的控制。(4)实体控制。(5)绩效指标的比较。(6)分工。
4.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也处理与外部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沟通。
5.监督
内部控制系统需被监督。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督活动由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运作。
(一)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虽然已经成功上市,但与真正市场业化的货币金融企业相比,国有银行尚未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控制机构。主要表现在:(1)会计部门职责不明确。随着会计业务的发展和银行机构改革的深化,会计职能部门由一个分化为几个,虽然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但也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会计财务、营业室、清算中心、核算中心、金库中心等几个职能部门都是同级内设机构,不存在隶属关系,会计管理体制不明确,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难以发挥其控制作用。(2)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些基层机构未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增加业务品种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存在岗位空缺或岗位人员不合要求等问题。
(二)内部控制文化尚未真正形成
部分银行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机构的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深刻内涵,对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理念,片面强调发展速度,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对内部控制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存在重发展、轻管理的问题,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完成近期任务、追求业务指标、抢占市场份额、扩张业务规模等方面,要求会计为业务发展让路或打制度擦边球。有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是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手段。对授权审批制度、岗位分离制度、重要环节控制制度、对账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个别机构领导人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防范风险能力差
风险是指某一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而且事先估计到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但行动的真正结果究竟如何不能事先知道。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主要指防范有危险的事件等,证券交易的风险防范通常可以从制度、检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消除或减缓风险发生的目的。按照“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现有的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着重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件或案件的预测预防。另外,风险预警手段落后,没有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开发出会计内部控制软件,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报警,起不到风险预防作用。
(四)信息的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一项工作,需要熟悉该项工作所要求的手段、方法和工具;作为一种行为,必须考虑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局面,这些知识、手段、方法和工具却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管理工作者的需要。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工作本身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当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时,更显得捉襟见肘。受管理层次重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全面、准确、快速地传输信息的目标无法实现,信息收集、传送、分析系统未建立或形式落后,信息的横向交流没有通畅的渠道,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三、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统一会计管理体制。银行统一会计管理体制是银行按照经营集约化和管理扁平化的客观要求,以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业务处理信息化、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化、结算服务个性化为目标,通过核算一体化和业务流程再造,统一核算管理制度,集中会计信息,优化柜面服务,建立大会计管理模式,从而发挥会计的决策支持和风险防范作用。银行统一会计管理体制,简单地讲,就是建立大会计营运和管理格局,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银行内外经营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营造科学的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
会计风险预警机制,预警对象:银行分支机构的一线业务操作部门,包括营业部、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与银行会计业务有关联的其他职能部门,主要包括会计、支付结算、科技、清算、人事等部门。预警内容:前台业务操作部门频繁出现的会计业务差错;因业务操作制度或操作系统设计缺陷导致的潜在业务风险;因业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形成的潜在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处理的会计事项,虽没有违规,但却无法满足会计风险防控需要的隐性风险;已发生重大业务差错并向稽核中心提交资料之前已由前台业务部门自行更正处理,但差错性质严重、可能再发生类似失误的业务操作风险。
(三)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活动
分层次设计内部控制制度,银行在制度设计上要确立分层定位的思想,要对内部的各层次、岗位进行合理有效分工,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要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来分别设计。同时,要适当考虑操作层面制度设计的弹性,确保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
(四)建立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信息系统对于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确保财务与管理信息的可靠性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同时,充足的信息和有效的交流又为内部控制体系中各个要素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支持。要保证信息可靠、真实,就必须要正确进行财务会计的各种业务核算。同时,建立完整的会计业务档案,确保各项原始记录和各种原始资料的真实和完整,促进各项业务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整合,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真正做到全行一本账。
作者:刘强 赵博文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