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软土深基坑开挖优化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软土深基坑开挖优化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软土深基坑开挖优化设计

摘要:在基坑工程事故中大部分是由土方开挖方式不当所引起的,特别是在软土场地中。以连云港海相软土场地某深基坑为例,对该基坑的开挖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水力冲挖法进行基坑开挖,经过与机械开挖方案对比,该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少工程造价,而且基坑位移监测结果显示,水力冲挖过程中基坑及坑底工程桩变形均较小。因此水力冲挖法既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在软土场地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软土基坑;开挖方案;优化设计;水力冲挖

基坑开挖过程是事故频发的时间段,在许多基坑工程中由于开挖方式的不当引起的坍塌事故屡见不鲜[1-4]。如何确定基坑开挖的方案尤为关键,其合理性决定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尤其在软土基坑开挖中,由于软土的工程性质极差,往往产生基坑变形过大而倒塌或者大量工程桩产生倾斜的后果[5-7],常规的开挖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以连云港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其基坑类型为圆形深基坑,采用了水力冲挖法进行软土基坑开挖,并通过开挖过程中监测分析,认为水力冲挖法在软土基坑开挖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1工程概况

连云港某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了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池体,为直径52m的圆形基坑,最大开挖深度4.8m,池底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管桩直径为500mm,长度18m。沉池底板呈1:10倾斜,见图1中所示剖面图。经过工程勘察,影响本工程的主要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层,平均厚度约0.95m;黏土层,平均厚度约1.03m;淤泥层,平均厚度约15.15m。泥土层的强度极低,其对工程桩的约束作用较小,因此基坑开挖过程中工程桩的保护是最大的难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工程桩倾斜或断桩事故。

2开挖方案优化

针对本基坑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两种基坑开挖方案,方案一为首先采用满堂式深搅桩对池底进行加固。采用此方案时,如果采用机械开挖,由于地基土的性质较差,势必对工程桩产生影响,在以往工程中由于机械开挖导致的工程桩倾斜事故屡见不鲜。如果采用人工开挖势必加长的工期,且采用此方案时其地基加固的费用较高。针对此方案曾召开两次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方案在技术上经调整后可行,但经济上不可行。

方案二为采用水力冲挖法进行基坑开挖,且仅对地基进行部分加固。此方案首先放坡开挖基坑顶部2.1m范围的土层,接着进行底板施工,两条管道及中心下沉区域底板暂不施工;然后开挖管道及中心下沉区域土层,并采用搅拌桩支护及格栅加固;最后施工剩余部分底板。方案一、二的造价对比见表2所示。考虑到工程造价、工程桩保护、场地条件、施工工期等多方面因素,该工程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二施工。

3水力冲挖施工工艺

3.1水力冲挖介绍

水力冲挖施工法借鉴了自然界水流冲刷的原理[8],借助水力作用来进行土方开挖及运送。与传统土方开挖方式相比,该法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土方开挖的机械化程度。对于软土场地的基坑而言,由于土体的工程性质较差,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扰动,一般采用小型机械作业,或者采用人工开挖,这就大大增加了开挖程序。采用水力冲挖法后,土方开挖及外运全部机械化,显著提高了施工机械化程度。

(2)显著缩短土方开挖工期。水力冲挖法的机械化程度高,挖土效率快,且可以24h持续工作,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工期。

(3)水力冲挖机组自重轻,冲挖过程中对工程桩扰动小,另外产生的泥浆将由管道运输至外部,这就避免了土方外运机械对工程桩的扰动。因此,本工法在开挖及外运两个方面同时降低了扰动。

3.2水力冲挖工艺的主要工序及控制要点

(1)杂物清理。为了提高冲挖效率及保护冲挖设备,应在开挖前清楚地表杂物。局部体积较小的采用人工挖除。

(2)水力冲挖施工。首先用高压水泵抽水,再接送至高压水枪进行冲挖。冲挖产生的泥浆将由泥浆泵抽出,泥浆泵固定于浮筒上。排放出的泥浆由管道输送至泥浆池中,并进行沉淀。沉淀产生的清水作为冲挖循环水使用,水力冲挖设备最佳工作水深约为1m,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开挖区水位。

(3)泥浆处理。场外泥浆采用管道运输,管道直径应根据泥泵出水口扬程、输送距离及流量等因素制定。如果输送行程较大,中间可设置加压设备,以增加输送效率。注意泄水口的布置,要避免泄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水力冲挖法效果评价

本次开挖选择的水枪扬程为55m,流量55m3/h。泥浆泵扬程20m,流量200m,55m3/h。由于采用了水力冲挖法,基坑底部工程桩的偏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如图7所示。大部分工程桩偏移量在10mm以内,最大桩体偏移量为47mm,按规范要求倾斜程度不得大于0.5%,即90mm,满足要求。

4结语

海相软土的特殊工程特性,在开挖过程中易引起很多技术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发基坑土方的水力冲挖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能显著节约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工期。通过工程实践,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1)水力冲挖技术有其特有优点,但是应注意其适用性。深厚软土场地,机械开挖容易造成桩基倾斜,周边具备一定的泥浆处理场所,可考虑采用本方法;硬质场地土自身强度高,水力切割困难较大,不适宜采用水力冲挖。

(2)与水利疏浚工程不同,水力冲挖的施工对象是基坑工程,土体含水量变化易造成基坑侧壁安全性下降,故坑内冲挖泥浆量应控制在较小范围,以泥浆深度满足泥浆泵正常工作即可,泥浆过多时可通过增加泥浆泵数量进行调节。

(3)水力冲挖一般采取盆式挖土,即先挖中间区域,后挖周边区域土方。必要时周边土方课采用机械挖土或人工挖除,减少土体含水量增加值。

(4)应结合项目周边环境特点,杜绝泥浆输送造成的环境污染。软土基坑开挖极易导致变形过大和工程桩偏位等事故,本文提出的水力冲挖法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事故,并通过了工程实例的验证,在采用水力冲挖法后基坑变形量极小,且基坑底部的工程桩偏移量也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葛阳成,朱进军,邵勇.软土基坑桩锚支护失效案例及处理措施分析[J].施工技术,2016(45):20-23.

[2]徐伟,孙旻.两种圆形深基坑开挖方案施工过程分析[J].建筑技术,2007(45):675-677.

[3]朱进军,韩选江,朱连勇.软土场地预应力管桩倾斜事故分析与处理[J].建筑技术,2007(9):658-660.

[4]谢洪涛.基坑工程施工坍塌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4):151-156.

[5]邵勇,朱进军,马庆华.承台-倾斜桩体系承载力性状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12):98-102.

[6]刘小丽,朱进军,邵勇.承台下含倾斜桩的承载力特征分析[J].公路,2016(2):77-82.

[7]马庆华,邵勇,朱进军.水平荷载下承台-倾斜桩工作性状的数值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11):62-65.

[8]朱进军,邵勇,马庆华.水力冲挖技术在海相软土场地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16):118-121.

作者:魏昕 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