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郑艺油画作品的艺术性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郑艺油画作品的艺术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郑艺油画作品的艺术性探究

摘要:作为艺术家能否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其能否用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诠释生活。而这种诠释成功的标志之一,在于其作品是否呈现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韵味。郑艺的油画作品达到了这一境界,郑艺的作品吸收了俄罗斯油画艺术的成就,塑造了北方粗犷的文化表征,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郑艺;油画;艺术;个性

在古今中外艺术史上始终存在着两种艺术观:一是艺术再现生活;二是艺术表现心灵。这是区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键。其实,如果把心灵的种种现象,如情感、思想等看作是主体对现实的反映,那么,这个区别也只是个表现方法的问题了。因此,一切艺术都是对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而艺术家的差别则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表现方法上的个性化,这是艺术创造的本质。而艺术创造的个性又蕴含在一定时代、地域、民族的生活场景之中。真正的艺术家能通过纷纭复杂的时代生活,借助广阔的自然景色,呈现民族的精神面貌,挖掘具有深刻个性的内蕴,并以自己的艺术语言来呈现。郑艺油画作品的艺术个性在于其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并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将其呈现出来。

一、作品地域性特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黑龙江流域有着悠久的文化与发展历史。辽阔的东北大地,冬季漫长、天寒地冻,勇敢勤劳的历代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在高纬度的高寒地带谱写了生存和发展的歌诀。在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上,曾经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由于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复杂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人文内涵、历史积淀。呈现出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中原汉族历史文化与满族历史文化、欧亚大陆文化、俄罗斯、朝鲜、日本、蒙古文化相兼容的特点,形成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厚重性特色,逐渐凝练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文化精神,尤为突出的是俄罗斯文化习俗对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影响。以索菲亚教堂为典型的欧式建筑、街道的命名(果戈里大街)、俄罗斯油画、格瓦斯饮料、大列巴面包、里道斯红肠。无论是建筑、饮食,还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俄罗斯文化精神渗透到哈尔滨文学、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成长、学习、工作在哈尔滨的艺术家郑艺,其性格、艺术理念、创作实践,深受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其作品主要取材于北方——黑龙江,借助地域性的自然和生活呈现独特的文化底蕴。郑艺的风景油画有“广袤的黑土地。”(《蕴》)、有“广阔的麦田中的草人。”(《原野》)、有“矮矮的泥墙,稀疏的栅栏,茅草土坯建造的房舍。”(《早春》)、还有“干草垛”(《干草垛》),以及北方的丘陵、山岩、村落、湖水、草地等。而人物油画多是北方、黑土地上的农民。他们有的“拿着耙子忘情高歌。”(《炽心已飞》)有的“拎着镰刀,真诚微笑。”(《我的太阳》)有的“站在田边憧憬未来。”(《眺望新世纪》)这些作品,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呈现出北方人的精神内蕴,承载着画家对这方水土和人情的理解和感受。南朝宋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山水质而有灵趣”,又说:“山水以形眉道”。抛开宗炳画论的佛教思想不说,从唯物主义反映论来理解,画家在作品中画什么,怎么画,都是其精心构思的结果。如《写生作品008》的小路与高大坚硬的岩石形成鲜明对比,小路随着山形曲折延伸,岩石坚固高大,产生巨大的压力感。而《写生作品003》的小路两旁是施工后的乱石,乱石中稀疏的树林,指向高高的天空。看到这些艺术形象,自然会联想到生活在地广人稀,荒凉酷寒环境下的北方人,想到他们的倔强与顽强。又如《炽心已飞》中那位在劳作之余抱着耙子忘情高歌的农民形象,凸显出北方人的幽默豁达。而《我的太阳》背景是一大片已经割倒了的玉米地,广阔的玉米地与一个农民,大地的泥土气息、色彩与平凡淳朴的农民穿戴、农具和谐而统一,人物采取仰角,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人物的表情更具艺术魅力,笑容中透着自信与安详,泰然与真诚,没有丝毫的愁苦与不如意,表现出北方人面对艰辛的洒脱。《早春》中矮矮的泥墙,稀疏的栅栏,简陋的茅草房,栅栏外广袤的田野,点点残雪。通过田野的暖色渲染和残雪的点缀,初春的气息清晰可感。泥墙、栅栏和茅屋简陋却不萧条暗淡,与大地同样被暖色调笼罩着,整个画面感受到的是生机,是希望。面对此景会作哲理性的沉思——艰苦和简陋,挡不住生命带来的生机,挡不住乐观和勤奋的馈赠。《写生作品007》中的灌木、光秃秃的岩石,矮山的原始韵味,呈现出处女地般的淳朴。仿佛北方人那份孩童一般的单纯质朴,令时时刻刻都要警惕防范的都市人既感动又震撼。

二、现实素材呈现民族审美趣味

在油画创作领域,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画家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体系,以纯熟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浓郁的色调,关注社会,真实地再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倾向。巡回画展也就成为19世纪后期俄国文艺中批判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巡回画派借助其作品丰富而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传播了革新的种子,其创作理念直接间接地改变、影响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发展方向,尤其是中国的美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巡回展览派的作品大多呈现的是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不同阶层的生活场景。风景画如萨弗拉索夫《白嘴鸦飞来了》,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的路》《三月》,瓦西里耶夫的《化雪》《在克里米亚诸峰上》。风俗画如卡萨特金的《捡煤渣》,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意外归来》《在牛群中闲游的小姐们》,佩罗夫《三套车》《送葬》,普基廖夫的《不相称的婚礼》等等。郑艺的作品保留了油画关注现实的特点,接受了俄罗斯巡回展览派“美就是生活”的美学思想。郑艺的作品取材与上述俄罗斯画家的作品很相似,如北方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但他们的格调与思想情感却并不相同。俄罗斯画家的作品带有严肃的批判性,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而郑艺的作品则充满乐观积极的精神。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面中的纤夫衣衫褴褛,表情木然,仿佛是一个受难的群雕。而卡萨特金的《捡煤渣》中拾煤渣的妇女表情忧郁。佩罗夫的《三套车》中的三个送水的孩子眼神绝望呆滞。列宾的《在牛群中闲游的小姐们》中的贵族少女与放牛的孩子对比鲜明,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普基廖夫的《不相称的婚礼》则讽刺了摧残人性的婚俗。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沙皇时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苦难。而郑艺的作品虽然取材于新时期北方人的生活,却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乐观积极、天人和谐的精神。如《凡心已炽》画的是夕阳中极普通的农家四口,朴素的穿着、简陋的农具、坦诚喜悦的笑容,展现出知足的生活态度。《眺望新世纪》中那位农民面对丰收在望的麦田,正在憧憬着美好生活。在《炽心已飞》中,这位抱着耙子,忘情高歌的农民形象展示的是新一代中国人的豪迈与激情。在《静谧的田野》中草地、灌木、女孩统一于纯静的绿色之中,营造出一个清新、淳朴、闲适、安宁的心灵家园。《湖水》中橙色的秋草、秋林和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与女子朴素的背影交织出一个诗趣的世界。总之,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充满尖锐的批判精神,而郑艺的作品既表现出现代人的豪情,更突出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乐观、积极、善良、宁静、亲近自然的传统。此外,郑艺的表现方法也具有民族风格。瓦西里耶夫的《在克里米亚诸峰上》,采取竖直取景的形式把观赏者的视线引向纯净的天空,从而暗示关注对象不同,心灵感受就不同。而萨弗拉索夫的《白嘴鸦飞来了》,则是通过白嘴鸭修整巢穴准备繁殖,暗示春天将临。而郑艺的作品则主要依靠色彩渲染和物态特征表现作品的韵味。如《早春》,则是通过田野温暖的色调和近处的残雪,使观者感觉到春的气息。而《走近永恒》中的农舍、玉米地、草垛、泥墙和朴实的老汉形成和谐整一的构图,并借助黄昏朦胧的色调将其统一起来,造成天人一体、浑然不分的艺术效果,表现出生命即将融入永恒大自然的主题。《江心岛》中天空、积雪的大地、小村落,形成天地人共生的场景,而那小小的村落仿佛是天地之心。《田野》中,天空、麦田、草人,表现出原始的生产方式下人、自然、生态的和谐。在郑艺的那些深远广博、朴实凝重的农民题材作品中,再现的是北方大地的崇高审美意境、北方农民的人格和心灵。观者感受到的是当下社会审美取向在油画作品中的反映,是农民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体现。总之,郑艺的作品借助北方的素材,含蓄诠释了天人合一和乐观积极、朴实善良的自然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以符号性的绘画语言点染时代精神

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没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是苍白的作品;没有关注时代,就如同一个人没有思想和灵魂。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并没有将艺术形象局限和停留在感性形式上,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时代精神、刻画时代现象,再现深刻的理性内容。从19世纪俄罗斯画家的油画作品可以解读到这一点。近现代欧洲对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与油画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源头:一是俄罗斯,二是欧洲。艺术家郑艺,早年接触俄罗斯艺术和俄罗斯文学的教育与熏陶,这些都为郑艺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成熟留下了时代的痕迹。郑艺曾说:“我喜欢描绘平凡的事物,用精巧写实的笔触,透过对乡土的浓厚感情,书写平淡生活中包含的哲理。艺术加上我的感情,能够引导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休戚与共。”从郑艺的艺术见解及其油画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其在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对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的借鉴与发扬。时代精神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个性或主要特征,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主流和艺术风貌的总体概括[1]7。油画作品表现时代精神的观念成为受众的一种欣赏习惯。人们喜欢从“时代精神”中欣赏、解读油画作品,从油画作品中解读时代精神。在《艺术哲学》中,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2]7郑艺的油画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作品抓住了时代的特征。郑艺作品的时代精神是借助具有典型性事物或细节体现的。如《写生作品005》借助散发着日新月异的城乡改造气息,新鲜广阔的大地、布满车辙的便道和鲜艳的旗幡这些时代的符号,展示出新时期建设工地的场景。《暮归》通过黄昏下收获中的农田和满载而归的手扶拖拉机,表现了新时期农民生产的状态,小拖拉机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新时代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炽心已飞》那位农民兄弟手里拿的虽然是一个简陋的耙子,但他模拟演奏的姿势却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常用的吉他演奏的方式,这个演奏方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符号意义,代表了80年代的音乐风格,具有时代的象征。《秋水》中的女子背着的吊带包和穿着的蓝色牛仔服都是时代的符号。《写生作品006》中远处山顶的高压线塔,是现代中国的能源供给命脉,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寂静的村庄》立在院外的简陋的电视天线杆,则代表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而《共享和谐》和《凡心已炽》《我的太阳》《眺望新世纪》等作品中的基层农民形象,已不再是鲁迅笔下的愚昧、麻木、冷漠的神态了。在郑艺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尤其是几十年来的油画创作,始终在关注表现北方的景观与北方大地上辛勤耕耘的农民。郑艺的风景油画,再现了新时期黑土地的时代变化,北方风光的广阔、厚重。郑艺吸收了俄罗斯艺术的营养,借鉴巡回画派的艺术理念,但其作品找不到俄罗斯油画的压抑与沉重,为东北农民画了一系列肖像,郑艺的画笔下,那些处于基层的、新时代的农民,无不闪烁着善良淳朴、乐观豁达、勤劳积极的人性光辉。郑艺是一位有艺术信仰、有人生理念、有强烈社会现实精神、有历史眼界的艺术家。这与中国油画关注现实、社会和思想品位的方针是完全相通的,这正是欧洲传统油画中所含有的人文精神和理想境界的本质表现。回望中国艺术史,在西方油画体系成熟之后,表现真、善、美这一人类精神境界的最高主题一直是中国油画艺术的核心和主流价值。在体现这一精神传统的油画作品中,郑艺是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融入、转化为经典作品的重要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南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杜宝昌 单位:武夷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