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的主观性表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的主观性表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的主观性表达

【内容摘要】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不仅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直接的描绘,而且需要油画风景艺术家根据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行画面的艺术再创造,即主观概括与艺术的表现。因此,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在美术专业技术层面上的要求,也无不体现出艺术家对自然风景的解构与重构过程中的美学观念、文化素质与人格体现,以及个人情绪的表达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创作主观表达

一、艺术家对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色彩的主观性处理

对于油画风景写生或创作而言,首先打动艺术家的便是自然界的色彩,而油画风景画面色彩的处理与把握,直接构成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形成画面主体的整体色调,因此,这也是风景艺术家首先思考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一幅油画作品的色彩是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技术构成部分,对于自然界色彩的观察、理解与表现,既是油画风景写生的技术性处理部分,又是油画风景画家艺术修养、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初学者作为习作的色彩写生训练,还是艺术家不间断地对自然的写生创作,所创作出的不外乎是对自然界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对比、观察和表现,以及这些于画家头脑中的再思考。作为一名艺术家,在经过长期风景写生的艺术实践后,会逐步形成自己自觉的、对自然景物的选择性判断、理解与直观性概括的情感抒发表达,而这种主观性也恰恰拉开画家之间、作品之间的品位与距离,其也正是画面的趣味与内涵所在。至于主观处理程度的把握与画家如何再现自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与客观人文环境要素的整体制约过程,其中特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条件,美术史的上下语境,承前启后的文脉学术关联,都成为艺术家主观选择性的制约条件与原始创作动力。在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作品中,不可能脱离画家本人的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主观愿望,呈现出缺少温度而冰冷的简单再现,即使是以超写实著称的画家们对自然景物的纯粹客观描述,也是画家的主观态度的一种能动性选择。在中西方美术史上,可供参考的例子有很多,如俄罗斯知名风景画家阿•伊•库因吉的一系列风景绘画作品,画家在遵照自然风景的基础上,对色彩的把握与控制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形成画面唯美、抒情的温情意境,被称为神秘的色彩,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厄尔布鲁士山》(36cm×62cm,1898-1908年)、《第聂伯河上的月夜》(105cm×144cm,1880年)、《乌克兰的傍晚》(81cm×163cm,1878-1880年)等,这些作品在色彩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开创性风格特征。再如荷兰知名画家文森特•凡•高(1853-1890年),令大家熟悉的是他画面的色彩炽烈、暴躁、尖锐,充满着明亮的柠檬黄色、中黄色、群青色、钴蓝色等强明度与色相,给人们留下极深的造型艺术视觉记忆,在他的相关油画风景作品中,如《黄色房屋》(72cm×91.5cm,1888年)、《夜间露天咖啡馆》(81cm×65.5cm,1888年)、《麦田与乌鸦》(50.5cm×103cm,1890年)、《普罗旺斯夜间的乡村路》(92cm×73cm,1890年),从主观色彩角度以及笔触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大跨度的专业性探索。关于色彩的主观艺术视觉的画面处理,也可从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高更的一幅风景作品《有猪和马的风景》(75×65cm,1903年)中得以充分说明与论证。当观者翻阅画册,或徜徉于美术馆驻足此画前,感受到最多的是画面强烈的朱红色、翠绿色与柠檬黄色的大面积对比,除去对自然界固有色的直观描绘表达,艺术家有意识地强化油画色彩的主观性处理,提高色彩明度与纯度,也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与艺术家炽烈度等同的火热情感,和憨厚质朴的人格特征所形成同步的准确参与和表达。由此可见在一幅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中,油画家的主观性色彩处理对画面的重要意义。

二、艺术家对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笔触的主观性处理

笔触是一幅油画风景中最容易打动人的部分,也是一名艺术家个性风格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美术史论学者、专家研究画家本人与流派艺术风格、学术文脉传承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之一。油画风景画画面表层笔触肌理的平静、光滑、细腻,抑或笔触的震颤、涌动、激昂,留给画布上面不同的视觉造型效果与艺术感染力。这些笔触所承载色彩的薄与厚、浓与淡,书写的快与慢,疾速的旋转,有力的拧动,激情的划痕,无不记录了当时油画家的心理轨迹与情绪的波澜起伏。在法国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的绘画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笔触,以及保罗•西涅克、保罗•塞尚的油画风景画的用笔习惯风格,都可谓各具特色,每一位画家的艺术风格特征极其鲜明。如修拉1889年所作《巴黎铁塔》(24cm×15.2cm),西涅克1901的作品《塞纳河上的汽船》,塞尚《通往湖边的路》(81cm×60cm),较有代表性地提供给我们研究这方面学术风格特征的实践范例。笔者以为,像美术史学者一贯认为的,以写实著称的现实主义为主流特征的俄罗斯油画,其中以我国美术界熟知的写实功底扎实的风景画家伊•伊•希什金为例,这样严谨的写实风格的风景画家,在写实严谨态度指挥下稳健的笔触痕迹,暴露出的不仅仅是画家高超的写实功夫与造型造色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细腻、缜密的思维方式与留学德国的德意志式的思维惯性和斯拉夫民族的东西方文化跨度兼具的艺术家双重性格特征。任何一名艺术家都不可能完全致力于对自然的刻板机械描绘,而失去自我独特个性的主观表达,艺术流派与风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的主客观程度比重的多少。过于主观的画面艺术效果的专业性处理并不等于不写实、不写真。如同人的性格一样,有的画家大幅度夸张地过度写实,将写实推向极致,甚至到超级照相写实主义;与其对立的是极度夸张的变形,从而走向主观的抽象。最为典型的实例是前面提到的凡•高的作品《普罗旺斯夜间的乡村路》与《麦田与乌鸦》这两幅作品,以及非常有名的《星夜》(72.5cm×92cm,1888年)。画家涌动飞扬的笔触,有效地表达出其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另一位俄罗斯知名油画家阿•阿•梅尔尼科夫的风景作品《涅瓦河上》(55cm×60cm,1956年)中,画家所用笔触采用中国画大写意的飞扬笔意,笔断意连,气韵生动。

三、艺术家对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构图的主观性处理

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的构图,是一位油画家艺术才气集中的全面体现,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时代性、趣味性、现代感的形式美语言的造型视觉数据之一。尤其在具有当代性审美意义的油画风景艺术作品上,表现得较为突出。油画艺术家根据不同的艺术角度,不同形式的油画风景写生构图,采用仰视、平视、俯视、近距离、远距离的主体刻画与造型表述,强化、削弱、概括等造型视觉美的主观艺术与技术的处理方法等手段,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征。如俄罗斯知名画家马•谢•萨里扬(1880-1972年)的油画作品《埃及椰枣》(106cm×71cm),能使人感受到画家画面构图的艺术匠心独运,艺术家突出强调主体椰树部分,夸张的仰视构图,占据近乎整幅画面的椰树,突出强化了主体的视觉艺术冲击力,以及画面所传递出来的热带浓郁地域风光。与之类似的艺术构图还有俄罗斯画家尼•尼•杜博夫斯科依(1859-1918年)的风景作品《暴风雨前的沉寂》(86cm×143cm,1890年),画面构图以夸张的大朵的卷云占据大部分的画面,云朵以写实的手法,变幻突破传统的写实构图,既增加了画面的形式美感,又没有脱离写实的技巧法则,在大的写实语境里完成画面趣味性的主观变化,使写实绘画语言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突出该作品风景绘画主题的抒情性描绘。一幅油画风景艺术作品构图的独特视角,会更有利于突出风景绘画艺术作品的主题与主体,也便于发挥油画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艺术化处理,从画面艺术构图角度给油画家带来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结语

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课程如同其他油画基础课程一样,在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油画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作用。而油画风景写生自由开阔的空间艺术表达形式,也为油画艺术家的写生与创作提供了广大的思考维度与无限发挥的艺术可能性。纵观中外美术发展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与绘画造型表现语言的呈现,终究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性格的产物。油画艺术家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本能地反映在构图、色彩、用笔等主观的艺术性画面处理上,其中既有风景艺术家的个性使然,同时也会带来艺术史中绘画技巧上的创新与革命。有时艺术家无意识的实验性、技术性的学术探索,往往能够带来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似的创作,这既需要艺术家的艺术胆识和学术勇气,也源自于对艺术无与伦比的挚爱。

参考文献:

[1]齐凤阁,刘丛星.法国印象派绘画:高更劳特累克[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齐凤阁,刘丛星.法国印象派绘画:修拉西涅克塞尚[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3]全山石.俄罗斯经典绘画100幅俄罗斯风景画[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4]娜塔莉亚•布罗茨卡娅.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M].刘乐,张晨,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5]杨建飞.500年大师经典色彩风景[M].北京:中国书店,2015.

作者:李亚平 赵婉彤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