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浅谈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内容包括体现课程内容的“岗位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完善美术课程评价与保障,课程融入师德意识等方面。只有搞好学前美术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幼儿园师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策略

一、美术课程内容设置需体现岗位性

1.课程内容的设置需合理有效

根据《专业标准》精神,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领域,引导美术课程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利用美术技能辅助教学的能力,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室内外空间环境、主题墙饰、区域环境)与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能力”,并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具有弹、唱、画、跳、讲故事、手工制作等基本技能”要求,美术课程设置能够满足美术基本常识的掌握,体现儿童画创作、儿童手工制作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方面的能力,突出“实践取向”。因此,可将美术课程设置为学前美术基础、儿童画、手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四个模块。在课程设置具体内容上,关注市场需求,强化幼儿园的应用性,彰显学前特色。在表现形式上要具有丰富性、儿童性特点。因此,其能力也被称作“美术专业中的业余、业余中的专业水平”③,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能力。根据“岗位需求”,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大一为打基础阶段,结合“半日见习”,开设美术基础,内容有素描基础、简笔画、装饰色彩基础、装饰图案基础等。有了一定美术基础后,结合“一日见习”,大二上期开设儿童画模块,主要包括儿童画线描创作、儿童画色彩创作(水粉、水彩、油画棒)、色彩特殊技法创作、儿童纸版画创作、儿童水墨创作等。大二下期开设手工,主要内容有纸工、布艺、泥塑、综合材料设计制作。到了大三上期,结合一月“影子跟岗”保教见习,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模块,内容包括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2.课程内容需体现“师范性”

学前美术课程不仅要关注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还要体现“师范性”,“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广度与交叉融合性”④。美术课程应加强与其它领域(《学前儿童音乐》、《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语言》、《学前儿童科学》)等主干课程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儿童发展观。加强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各模块不是孤立的,加强课程各模块之间的结合。因此,既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又注重人文教育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手工课》与《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相结合,《儿童画》与《简笔画》结合,并适当增加地方特色的内容,如将民间刺绣图案、剪纸等地方非物质文化内容融入手工课程教学。开设选修课,丰富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如书法、陶艺等选修课的开设。

3.改革传统美术课程内容

首先,美术基础中设置结构素描,改变传统明暗素描教学模式。显而易见,素描的空间、体积会影响后续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手工的空间关系,构图也会影响儿童画的构图。如果按照传统的逻辑关系安排素描课程,将占去大量课时而收效甚微,导致与幼儿园相关的课程儿童美术创作、线描、手工、幼儿园环创与玩教具制作等课程教学时间不足。而结构素描以线造型为主,减少了明暗步骤环节,节约了教学时间。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采用线描形式描绘物体的基本结构,简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花较少的时间掌握空间、构图、造型等知识。其次,创新简笔画课程,设置儿童线描课程,加强创造性。当前各院校的简笔画教学以临摹为主,学生照着老师的范本或者教材上的图式进行不断地重复、描绘,缺乏思考和想象创造的空间。简笔画在幼儿园教学中虽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训练,容易形成固定思维,导致学生无法去创编儿童画,教师固定的程式必然会影响儿童,限制儿童的思维创新发展及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这种千篇一律地训练,难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⑤。因此,在线描教学时,反对临摹,鼓励创作,加强儿童线描的创造性。第三,设置必要的装饰色彩基础内容,去掉复杂的写生色彩。毕竟学前教育专业与美术专业是有区别的,写生色彩就连专业的美术班花去大量课时也不一定有较好的效果。装饰色彩基础知识是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色彩知识,会影响后续课程儿童画、手工及幼儿园环创等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需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1.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等起指导、引导作用,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美术技能创作中来。“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应结合幼儿园实际运用的儿童画、手工、幼儿园环创等项目,结合五大领域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完成美术创作。“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能力训练为目的,结合任务项目驱动(“简笔画大赛”、“儿童画大赛”、“玩教具制作大赛”、“毕业班美术作品展”等项目)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

2.完善美术课堂教学

适宜的教学艺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轻松快速地掌握技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相互沟通、团队的合作能力。临摹和创新结合。通过“新知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亲自示范作画步骤,加强课堂练习的个别辅导,认真检查课后作业。通过语言的组织、教师范画的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以临摹和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和审美表现力。小组合作,主要运用于手工和幼儿园环创设计领域。设计制作具有促进儿童发展价值的手工玩教具,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学场地的多元化。手工、泥工实训室,室外写生、带领学生参观展览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资源的利用。实现“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个性化参与、探究的过程。网络视频学习、网络展览等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是美术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

三、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提升美术运用能力

1.抓好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指导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贯彻“以人为本,技能优先”的实践教学目标,遵循“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统一规律。具体做法是以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课程见习、跟岗见习、顶岗实习”。美术课程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儿童画、手工、幼儿园环创等方面。美术教师参与带队、指导半日见习、一日见习、课程见习、“影子跟岗”见习和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结合,缩短从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距离。通过“教、学、做”,培养学生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反思美术课程的合理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实际,美术教学实践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模式为主线,通过专业实践,美术教师的任务为驱动,带着问题,结合五大领域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贯穿学前专业教育整个过程。

2.灵活多样的美术技能实践,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堂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制作练习,提高学生基本美术技能。采用的方法是临摹与创作相结合,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主要围绕“玩教具制作大赛”、“简笔画”大赛、毕业班美术作品展等赛事项目开展。用好实训室模拟教学,贴近学生职业素质。利用手工、泥工实训室,在仿真环境中模拟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反复训练,促使学生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现美术技能。美术教师参与指导省级、国家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的玩教具制作、绘画展示,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搞好“校-园”、“校-校”交流。“校-园”合作,深化实践内涵。与幼儿园加强合作,聘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到校讲座、上课,了解幼儿园,提高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关心热爱幼儿的情感,增强师德意识,明确自己从事专业必备知识与能力。“校-校”交流包扩互派学生、互派美术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加强教育见习、实习的指导与回访。

四、完善美术课程评价与保障机制

1.加强“专业化”的学前美术师资建设

教师队伍是课程实施的媒介,教师的专业化作为专业建设的大趋势,对于学前美术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应有别于“专业的美术教师”。首先,成立学前美术教研室,专门研究学前美术教学,为学前美术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提供了专业化团队。其次,确定教研室教师的“专业方向”。根据美术基础、手工、儿童画、幼儿园环创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结合教研室每位教师特长,确定一个主研方向,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切忌将学前美术当“小儿科”。第三,制定学前美术教研室团队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以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为骨干,定期开展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有关课程的培训,开展美术主题教研活动,开展跨学科听课,特别是五大领域课程,来反思美术课程的教学,从而提升职业水平。第四,加强“双师型”学前美术教师的培养。根据我校的实际,推进“园校”合作,派美术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见习、实习过程;安排美术教师利用无课时间到实习基地听课,每学期到幼儿园上一次课,指导实习生进行美术活动教学,并纳入年终考核。

2.美术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主要围绕在美术课堂教学、学生艺术作品的创新力和幼儿园实际美术活动应用力进行。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第一,学生美术技能评价。课堂教学方面,突出能力目标,重视平时作业的训练,改革期末考试方式。美术的学习是由易到难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模块有不同的训练目的,每一学期可能训练几个模块,用以训练不同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将来必须解决幼儿园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仅以期末成绩考核学生。由于每一学期美术教学内容由若干模块构成,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以项目活动完成效果评价美术技能。学生通过对学前美术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明确幼儿园教师需要什么美术技能,利用儿童绘画大赛、手工制作、各项美展、期末作业汇报展等等项目活动强化学生的技能。学生儿童画作品具有的创造性评价。不能以一味临摹书本、老师的范画,多观察、多思考,作品要体现创造思维。第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通过学生教育见习、实习,对幼儿美术活动课程进行指导情况评价。通过对美术技能训练,看学生是否能够从事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第三,对美术教师评价。老教师上好示范课,新教师上好合格课。开展同行听课、评课。学生期末评教和同行互评结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3.美术课程保障措施

加快学前美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学前专业素描教室、儿童水墨画教室、美术展厅,增加实物投影仪、写生台等教学设备,完善泥塑、手工实训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放互联网教学资源,加强“互联网+时代”网络课程建设。打造学前美术教研室对美术课程建设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美术教师观念的转变、“双师”教师培养、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及科研能力与自身美术素养的提升。

五、美术课程融入师德意识激发职业认同感

在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根本任务,应在美术课程中渗透师德意识。专业理想是学生师德和人格的体现,在美术教学中突出师德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未来肩负的责任,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学生师德的培养要渗透各门课程,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再教会学生如何画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强化职业意识,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规范,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使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应加强学校、社会、幼儿园的“三方作用”,共同促进幼儿教师人格的形成。显然,在对学生“能力本位”教育时,不能忽略学生的价值取向。幼儿教师面对的是自控能力较差,心智还没有成熟,个性也没形成,而且非常情绪化的儿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责任、收入与地位之间的差距,同时还应看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光荣性。教师的培养不同于“产品”的制造,她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师的表率必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意识。另外,也可请幼儿园优秀教师开展师德讲座,通过教育见习、实习及美展等活动,强调安全意识,提升师德,激发学生职业认同感。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才能搞好美术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幼儿园师资。

作者:曹斌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