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后进生”的转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后进生”的转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每个班级都有“后进生”,“后进生”越多,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就越弱。美术课堂上学生“后进”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更多的研究,共探转化美术“后进生”的新路子。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享受美术

一、摘掉有色眼镜关注,多些尊重和理解

小C是三年级班上的一位学生。他的所做所为除了出格之外,不管是严厉批评,还是好言相劝,他都油盐不进,就像一只硬壳椰子,没有技巧,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打开它。课上,他没有缘由地插嘴,声音响亮,语气怪异。一会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和边上的同学拉拉扯扯,骂骂咧咧,再加上他的几个“哥们”时不时地配合着,一节美术课如同在菜市场。如果跟他针尖对麦芒地耗下去,课应该是上不下去的。于是,我尝试自己先改变态度。我不再刻意地指责他的行为,不再经常点他名字,不再因为他无厘头的话语而停下来跟他较真。有的时候他插嘴,我就等他讲完。在做作业时,他和“哥们”谈天说地,我悄悄地提醒:“大家都看着你呢。”工具不带,我把自己的借给他。一旦他遵守纪律坚持了几分钟,我会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尽管他对这个表扬嗤之以鼻,但我知道他还是在乎的,尤其是在他的本子上敲上一个大拇指印章时。其实小C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要的是大家对他真正的认可,让他能够理直气壮地撕下那张不好的标签。针对小C的情况,我想首先得尊重他,理解他,关注他。犯错时,不要故意强调他的所作所为,引导他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跟家长交流时,不揭短告状,多讲讲他的进步之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从内心深处给予他们真正的关注,才会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习自然走上正轨,“后进生”更需要如此。

二、抓住并放大闪光点,搭建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

和小C接触多了,我和他越来越熟,我推选他做了美术组长。在接下来的美术课上,他出格的行为变少了。每次收发美术作业很积极,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甚至还特地准备了小本子,用来记录来美术教室排队过程中,要表扬和要批评学生的名单。而我对他的肯定也越来越多,还把他的进步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并希望她在班上多多表扬小C。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显地感受到由于小C的改变,班上的变化也悄悄随之而来。几个跟小C玩得好的“哥们”物以类聚,也属于“后进生”行列,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跟样学样,惟小C马首是瞻。我和小C商量,请他帮我管好那帮和他在一起的“好哥们”,做错事要及时告诉我,表现好更要向我报告。对他们的政策依然是一视同仁,多多尊重和理解,关注细无声。小C变了,他的“哥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没有了课堂“尾巴”的异样行为,那么这个班可想而知进步变得非常大。两个学期下来,我任教的三个三年级班,小C的班级由原来纪律最差,印象最不好变成了纪律最好,美术课班风最佳的班级。

三、增强学习自信心,变“接受美术”为“享受美术”

每个孩子的兴趣、个性不同,所以在美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因为缺乏自信心和成功的体验,导致他们不敢画、不愿画,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乱画一气。如果老师一味批评,那么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不是画画的料,如果听之任之随他们去,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从而越发不像样了。长此以往,成为美术“后进生”是必然。小Z是二年级的一位女生,画画时要么说“不会”,要么发呆,不愿老师和同学去看她的作业。有时看到了,却发现作业本上根本就是鬼画符。有一次,她的手工作业一连好几次都没带,编着各种理由逃避我的追问。最后告诉我,她对美术没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却强压着让他去“接受”,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我知道,一会儿打开小Z的心结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为她重新准备好材料,帮她一起完成了那一拖再拖的作业。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于是,我更加注意起这个小姑娘,当她不敢下笔时,我帮她打打轮廓,教她添加的方法;当她制作手工有困难时,我安排同学和她合作,甚至手把手地教她完成。当同伴和她合作意见不统一时,我鼓励她勇敢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当她作业有进步时,我第一时间进行全班表扬,并找机会展出她的作品。品尝了好几次成功的喜悦,小Z作业速度加快了,质量也提升了。虽然有时还会出现“失败”的作品,但她每次都愿意重新做一次。生活告诉我们:“当你无法接受的时候,就去享受它吧。”而小Z正走在从“接受美术”变为“享受美术”的路上,这条路上,有我的鼓励和引导,有小伙伴们的帮助,更有她自己不断发挥的聪明才智和与日俱增的自信心。面对“后进生”,陶行知先生曾经提醒为师者,“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有教无类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教育的真谛在于它能够让每个孩子自觉、自省,进而祛除心中的尘埃与晦暗,也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纯净清澈的眼睛,看到外面的缤纷世界,感受到内心的真善美。那些被称作“尾巴”的“后进生”,其实就是未经打磨的璞玉,如果我们肯花费时间和耐心,讲究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去雕琢去修饰,终究他们会成为天地间温婉润泽的玉石。“尾巴”在班级里是不会消失的,我们何不好好利用“尾巴”,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美好的一部分呢

作者:陈露芳 单位: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