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元素在数字绘本中的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元素在数字绘本中的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元素在数字绘本中的设计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美术元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众多的地域特征。将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与当代数字绘本相结合,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构图、设色、造型、线条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对其进行适当提取、利用,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构成形式、设计原则与方法,并运用到数字绘本的创作当中。希望在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数字绘本中国传统美术元素数字技术

一、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美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它传承至今,吸收与融合各种民间文化、本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状态,富有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义上来说,美术包括很多种类,绘画、书法、雕刻、建筑、摄影等。狭义的美术就中国绘画来说包括水彩画、油画、年画等[1]。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中的留白等构图方式、疏密布局、主客体在画面中的分配、传统神兽的表现方式、工笔画中的鸟兽特征,以及青绿山水中的颜色,在当代数字绘本的呈现中少之又少。

(一)中国本土艺术色彩

随着西方美术元素在本土的渗透,现代的数字绘本设计大多融入现代气息和西方浓郁的美术元素,在创作数字绘本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不仅可以呈现出中国传统设计的文化底蕴,还能推动本土数字绘本的创新发展,使其更具中国艺术色彩。

(二)可感可触的载体质感

传统美术绘画的笔墨注重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中的绘画部分,如线条、材质、颜色等。传统纸质绘画中的勾、皴、点、染等技法在现代数字绘本的绘制中很难完全体现,也无法完全体现传统绘画中真实的纸质质感。数字绘本作为一种比较费时以及需要练习技法的工艺,读者在体验时,很容易被其画面的材质、笔墨纹理表达所吸引[2]。读者在阅读时需要细致观赏,感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

二、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数字绘本中的运用实践

(一)传统绘画构图技法

数码绘画是传统绘画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结合体,运用领域比较宽泛,多将艺术创作商业化。南齐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的“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应把构图的安排看作绘画的提纲统领[3]。构图须费尽心思安排,把构图与运作思考、构思看作一体。绘本设计师可以将这些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到现代绘本设计中,融会贯通,创作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和有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数字绘本。

1.分黑与留白

分黑与留白是中国画的艺术构图方式,指画家利用空间的空白部分塑造的一种独具艺术性的表现风格。画家会在绘画之前考虑好画面中墨色与空白区域的布局关系,形成非常鲜明的明度对比[4],画面呈现的黑白之间既对立又相互映衬。画面空白部分不做任何效果,使画面有一种舒适的透气感,给观众以无限遐想,营造出更深层次的意境。

2.疏密与聚散

中国画的画面布局不仅讲究分黑、留白,还要有疏密和聚散的表现,以表现意境与想法[5]。画面的疏密与聚散是由画家主观决定的,凡事不能讲究绝对,所以在绘画中疏密、聚散对比可以有所不同,但也不能过于悬殊,这样才能突出画面主题。处理好疏密与聚散的关系,画面才能够富有节奏感,反之,画面就会主次不清,无法较好地表达主题。所谓过满则溢,画面如果密不可分会显得闷不透气,而画面太稀疏又会显得分散、空洞。

3.主体与客体

中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讲究经营位置,突出主体,虚实结合。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强调要对画面的主体精雕细刻,细心绘制,使主体能够在画面的视觉中脱颖而出[6]。而其他衬托主体的角色,则简要绘制,有所取舍。要将主体、客体处理得当,使之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才能表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7]。

(二)元素造型结构的创新设计

1.线条的表现

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了“骨法用笔”,骨即为线条,中国画中的骨法通过笔法来表现。所谓书画同源,即画中有书、书中有画,互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在中国画的山石表现中,线条或刚柔并济,或含蓄内敛,或飘逸苍狂,创造出“虫蚀木”“折叉股”“屋漏痕”“绵里藏针”等具有特色的线条样式。每一种不同的线条放在画面里都能够体现画家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传统中国画的分析和临摹,笔者得出了一些关于用笔的经验。勾勒形体时,选择侧锋笔刷,先从山石勾起,勾画外轮廓,以及主要的山石结构线要选择墨浓稍粗、偏干的笔刷,这样能够更好地表现山石的遒劲有力。线条在勾勒时遇到高低起伏时,画笔要有相应的停顿转折,以表现出线条的抑扬顿挫,用笔应圆中带方,方中有圆[8]。绘本设计师在进行现代绘本的创作时,可以充分借鉴和运用这些表现手法。

2.物象造型的创造

在数字绘本动物的造型上,对于真实的动物形象,绘本设计师会经过感知后再表现出来,因此,这些动物在数字绘本中呈现出来的面貌必然是超越现实的。设计师从整体动物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真实动物的部分还原,用抽象的方式绘制动物,并与传统的神兽绘制方式结合、分析、选择,将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提取与总结,从而掌握对这些动物的绘制方式[9]。苏东坡曾经说过:“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意思是说,在绘制的过程中涉及的山石、竹林树木、湖边的水波纹,以及袅袅烟云,虽然没有一致的形状,但对它们的绘制是有一套规则方法的,画家在绘制时应寻找适应于画面的造型,通过绘画的方式传递所想所思。对于数字绘本中的物象设计来说,同样如此。

(三)青绿山水画中色彩的提取分配

青绿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绿山水中独具一格的鲜明颜色风格,以及画中绘制的造型严谨的树石,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装饰效果,备受历代艺术家的热爱[10]。与水墨画相比,青绿山水画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其鲜艳明丽的色彩。大青绿山水画作为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一,一般山头着色浓重,颜色灿烂鲜明。如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用大青绿色铺色渲染,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在鲜艳明丽的主色调中又求细致的变化。山头颜色浓郁厚重,而山石底部用赭石等颜色作为暗部铺垫,画面明快鲜亮,呈现绚丽明艳的色彩效果。笔者结合实例着重分析大青绿山水画如何从高清原稿上吸色,与现代数字绘画结合找出适合现代绘本的设色。首先用仿古水色(PS色号#ccc27b)打底,透明度调整至30%-50%(随着视觉调整),铺底色要淡以及薄透;用带有水墨肌理的画笔进行铺色。随着光线的方向调整山体的明暗,山头辅之以朱红色植被来增加画面细节,植被绘制成朱红色是设计师一个大胆的尝试。近远处都有植物附在山石上,造型都参考中国传统元素中树的各色造型、颜色,古典韵味十足。另外,还在一些山石上附加白点肌理,因绘本涉及内容是早春,天空飘着小雪,这样处理会营造一种空灵的画面效果。近处和远处的云的造型也是参考古代云纹样,近处绘制了大片的云朵层层笼罩着山,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

结语

数字绘本无疑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数字绘本在本质上还是绘画,只是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从纸质绘制转移到了数字绘画。与传统绘制工具毛笔、宣纸、绢布等一样,电脑中Photoshop、Illustrator等绘制软件也只是绘制工具。设计师应该多寻找本土的传统元素,将其与新兴数字绘本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读者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雷鸣,袁瑞芳.我国增强现实类儿童科普读物的出版策略[J].出版广角,2017(06):12.

[2]张义宾,周兢.纸媒还是屏媒?——数字时代儿童阅读的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17(04):20.

[3]张岩,纪元.儿童读物数字出版的路径研究——基于儿童分级阅读理念[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4.

作者:王钰卓 上官大堰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