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专业教学构图课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专业教学构图课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美术专业教学构图课改革研究

关键词:构图构图课改革实践教学

一、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构图课概述

在实际教学中,构图是教师评判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但学生在面对教师“形不舒服”“画面结构有问题”“缺乏张力”“色形分布不合理”“节奏不好”等言语评价时,往往只知其言而不知其意(笔者在课堂针对上述言语评价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完全理解率约为10%)。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出现认知隔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课程体系中的构图课认知不明确。也就是说,关于“怎么构图”的教学,没有在培养体系中以合理、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呈现。这要求教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待构图课;二是怎么教构图课。

1.构图课的概念

常锐伦将构图解释为“画面呈现的绘画语言构成的视觉效果”。笔者曾听过一次生动别致的构图课教学,授课教师在课上这样总结:“构图的终极目的是开空间。”还有一些学者,也以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构图这一概念。在文章中,笔者重点讨论的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构图课,以建立更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型为研究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构图暂定义为画面组织或画面结构。构图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训练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和处理画面形式元素。笔者认为,学生处理不好点线面、黑白灰、色形分布等,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建立起对绘画形式审美和视觉表现的系统认知。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情感的途径,其视觉表现有着独特的组织逻辑、语言资源和感知方式。

2.构图课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目前,在部分高校美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在基础的素描、色彩、速写课中,虽然教师有意识地纠正和引导学生的观察习惯,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构图课程及其教学与训练,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矫正美术高考训练模式的偏差,弥补美术高考训练模式的不足。这样,学生就可尽快脱离机械摹写的误区,尝试驾驭绘画语言的形式要素,以更有效且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大学时间,从而真正实现根本的学习目标——具备绘画形式语言理解素养和实践创作能力。

3.构图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状态分析美术高考的训练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对绘画产生了狭隘的认知。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往往只具备描摹对象(更多的是图片)的技能和应试技巧,相对缺乏对形状、空间、色彩等的基础感知和概括分析能力。但是部分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依旧沿袭以往的规划,部分教育者忽视了矫正学生错误的专业认知这个关键节点。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仍在过去的课程架构中寻求解决途径,美术专业教学中尚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专门课程。这导致部分大二、大三的学生仍在认知观念转变的分界线处徘徊,甚至到毕业创作课中才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该投往何处。(2)构图课讲授的误区和偏差在部分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构图课被作为纯理论课教授。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对视觉规律的分析和归纳总结上,其实这样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首先,部分学生感到理论课较为枯燥,而视觉规律的分析与他们的现实学习相距过远,其往往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构图其实是绘画的一种技巧或能力,部分理论课教师虽知其理,却往往不谙其用,在讲课时侧重于教授理论,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因此,部分高校美术专业构图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激情,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必须由具备构图经验的实践课程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大量构图训练解决这个问题。

二、高校美术专业构图课课程设计研究

1.教学主旨

教师首先应该纠正以往的认识偏差。构图课应该是实践结合理论的基础性课程,不应采用完全的理论教学,而应该以认知思维转化和构图技能训练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画面结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要想将纯理论课转化为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就要重新搭建课程框架,而后充实内容。以往的课程框架基本是按照教材的章节目录组织安排的。这些教材多根据视觉心理感知由浅入深的逻辑展开研究和分析。而构图课教学偏重实践,应以实践课的递进层级搭建大的教学框架,再在关键的认知节点置入相应的实例分析和理念传达。基本的教学思路是“以理带练、以练解理”,从而实现能力培养与意识转化的双教学目标。(2)内容结构第一,认知意识重启。在实践教学前,教师需要打破学生原有的绘画认知,以使其对新课程的学习产生新的驱动力和主观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最好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内部出发,从他们比较熟悉和认可的古典写实经典作品出发,对比较为浅显的应试范本,着重发掘写实造型能力背后更为精妙的构图规律,使学生打破固化思维;而后通过对照美术史中其他各类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分析和总结构图的其他类目,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铺垫。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和以往的课程教学体系相仿,重点在于借助对艺术史中经典作品的重新诠释,改变学生固有的认知,引导他们对分析并运用画面形式语言产生兴趣。第二,实践教学模块。其一,黑、白、灰构成。第一阶段为概括、分析经典作品的黑、白、灰色形,体会大师作品的整体构成感和构成组织感。第二阶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在高、中、低三个调段上进行黑、白、灰的变换构成实验,体会黑、白、灰在同一画面框架中呈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从而加深理解。第三阶段,选择素材,照片、图片或过去的作业均可,作黑、白、灰构成的草图若干,深入体会黑、白、灰构成的视觉效能。其二,色彩构成。第一阶段,通过色彩网格分析经典作品的色彩模式。选择作品中主要的9种或12种色彩制作色彩网格,再在多色网格的基础上提炼出作品中最重要的三至四种基色,用这些基色制作原作的基本色形构成草图。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拓展。开展变调练习,即变换基本色形构成草图的基调,如,将中明度中纯度暖黄色调变为低明度低纯度冷绿色调;同时,开展重构练习,即变换基本色形构成草图色彩分布的构成逻辑,置换原有配色的色彩并适当调整色彩。第三阶段,选择图片资料或以往作业,分析其色彩构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变调和重构草图练习。通过对黑、白、灰和色彩的概括分析与表现研究,学生应该对事物表层图像之下的、概括感知式的图像视觉思维方式有所认识。这样就消解了学生对图像逻辑的部分认知障碍,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了基本的铺垫。其三,构图方式。从空间、力感、结构三个方向开展专项表现练习。第一阶段,空间表现。画面中的空间表现不仅仅是单纯地塑造立体感和体现深远感。现代绘画中的空间表现是综合了真实与幻象、平面与立体、时空与场域的多元结构和解构的言说方式。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发散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尝试对画面空间进行多种表达,如纯平面、平面加空间、空间重叠、空间交错、具象与抽象结合、重构重组等。第二阶段,力感表现。画面元素彼此生发,由一而至万千,最后复归于合逻辑、有层次的整体,正如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构建完形过程。人们通常认为的画面视觉逻辑信息如节奏、结构、韵味、气息等,其排列组合事实上可以被视为对力感不同的表现形式。通常,感受色形(大至分割画面的背景或主体块面,小至线条或点的痕迹)的大小、形状、方向、位置的相对或绝对关系,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力感心理感受,如上升、下坠、呼应、悬浮、碰撞、纠缠、挤压、吸引、排斥等。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处理这些力的相互关系,同样是绘画行为中较为重要的心理感知活动。在构图方式的专项练习中,教师指定学生就同一素材开展不同力感模式的构成组合训练,以帮助他们对画面的力感建立初步的认知。第三阶段,结构表现。学生理解的结构通常是立体形的重要构型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体块的概括、分割中关键的体面和重要转折线。但这仅仅是立体造型中最初级的结构认知。人们通常强调的结构是整个画面中的形式结构的总和,包括色形结构、语言结构、空间结构、构成元素结构、几何结构框架等。这些结构分层次彼此咬合穿插,最终呈现出在视觉范畴内的综合复杂构型。当然,在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的是画面结构基础的构型方式,大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色彩方案。首先,在色相、明度、纯度、色温、对比程度方面大致定调,如低纯度弱对比冷红色调、高纯度中明度弱对比蓝绿色调等。其次,确定色彩组合模型,如类似色、三原色、互补色、三间色、二二补色、一三补色等配色方案。最后,布置色彩比例,确定画面中所选色彩的层级比例。经过这样三个步骤的训练,学生可以具备基本的规划组织色彩的能力。这可以作为对前一模块在结构层面的补充和强化练习。二是结构层级。精彩的构图如园林之移步换景,画家从形色对比、情节引导、心理捕捉等方面着手,对画幅的利用可谓“寸土寸金”,可以让观众在其中游目骋怀,不时叹服画面之精妙。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经典作品,而后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结构层级的能力,使其至少可以摆脱照搬描摹的习惯,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基础的画面构思。三是结构骨架。建筑稳定坚实的美感源于建筑在空间构造中具备的几何结构框架。绘画的结构骨架虽不如建筑结构那样明晰,但在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视觉引领作用。人们通常说的黄金分割、三角形构图、画面分割,都可以被作为建立结构骨架的着力点。教师期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习作和创作中能够具备基础的框架基本形意识。

3.教学理念

构图课教学注重促使学生的绘画认知从应试模式向审美模式转化,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外化为专项训练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达成。在保障作业质量的基础上,最关键的是启迪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思维转换成功,学生就可以在新的认知框架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被动、消极的反复中。

4.教学中需要规避的问题

虽然视觉现象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但创作者绝不能因此抛开艺术的上层原则——精神性和创造性。凡是与艺术的精神性和创造性相悖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尽量规避。(1)教条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绘画多依赖感知判定而不是理性计算,更不应该借助固定的模板得到预期的“最正确”的结果,否则,作品效果往往会是平庸的。优秀的作品往往基于原有规则并有所超越。因此,教师切不可在教学中呆板地传授某种具有局限性的绘画条例,如三角形构图、黄金分割线等,也要杜绝武断地评价。(2)机械作业作业拓展学生感知的重要方式,但部分学生往往会盲目照搬模板而不是能动地借鉴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强调感知的个性差异,建立起推崇新异、鼓励探索的作业评判机制,以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作业模式。(3)内容混淆构图课虽然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但还是有清晰的脉络可循的。第一,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明确的教学逻辑,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生实际的学习困难,如果前置课题没有梳理清楚,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下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第二,如果按照课程计划,构图课一共要完成120幅小型作业练习,如果学生拖沓或没有形成整理的习惯,课程的深入开展就容易遭遇阻碍。所以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粘贴组合,整理不同课题的作业。这样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进行阶段教学总结,又便于教师督促学生归纳、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

结语

教师在初步的思维疏导后,开展“基础分析—延伸转换—自主构成”三个梯次的分级训练,这样应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构成意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空间、力感、配色、结构的专项图像形式训练,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构图涉及的要素,以及具备基础的构图能力。如果教师在今后的课程中注意相关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呼应,学生初步转换的视觉认知习惯和初步培养的构图能力会被逐渐巩固,构图课预期的能力培养与意识转化双目标便得以实现。综上所述,构图课构建的初步思路和框架大体如此。为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打得更加坚实,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还会就此方向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深化和调整。新的构图课应该会在高校美术专业四年的短期培养和学生的长远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发挥实际且有效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常锐伦.绘画构图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胡明哲.色面造形——岩彩绘画形式骨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日)佐藤泰生,(日)酒井信义,(日)室越健美.画面构成技法.白鸽,朝腾,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

[5](美)简•罗伯特,(美)克雷格•麦克丹尼尔.绘画手册:材料技法形式内容.白冰,冯白帆,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乌日晗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