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油画艺术中的中国元素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油画艺术作为艺术界一种常见表现方式,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但是随着文化多样化和全球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一一用油画所展示出来,并且催生着贸易全球化和互联网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播到全球各国。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交流。在这种多国家、多民族文化相互传播与交流的大环境下,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对现代油画进行创作的时候,要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油画中,只有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才能够让中国油画在油画界乃至艺术界绽放独特的风采,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油画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关键词:当代油画;艺术;中国元素;探析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国家,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并且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统一国家,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特色。中国这种多民族的不同文化为中国油画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所以中国油画可以逐渐对中国多民族不同文化元素进行吸收和利用,用中国元素的独特性来增加中国油画的艺术性。文章对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于中国油画家的创作提供借鉴。
二、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概况
中国油画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艺术时代、20世纪90年代多极发展的艺术时代和新世纪艺术时代。
1. 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艺术时代
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是从中国第五届全国美展开始的,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从林的《1968年X年X日雪》、王亥的《春》等。这些画家的作品当时被人们称为“伤痕艺术”。在“伤痕艺术”中通过对普通农民、群众和少数人民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新思潮。20世纪80年代初期,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油画风格渐渐兴起。部分油画家通过对人物眼神和动作的描绘,来展示生活场景。20世纪80年代中叶时候,西方国家的超现实主义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油画家们产生了影响。这时的油画逐渐注重表现人文热情和理性绘画,其中的“八五美术运动”最具为代表性。
2. 20世纪90年代多极发展的艺术时代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油画开始进入多极发展的艺术时代。例如,以新的创作方法和新思维创作油画的“新生代”派油画家刘小东。以油画展示社会负面信息,宣泄现实社会政治不公的“玩世现实主义”派油画家方力均。以油画来调侃历史和政治的“政治波普”派油画家王广义。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以油画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
3.新世纪艺术时代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油画的发展分为三个部分:政治波普、卡通油画和多种绘画语言的呈现。卡通油画是将自身的观念和心理通过画家自己设置的形象表达出来。多种绘画语言是画家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反思和生活体验。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全球化,中国油画与世界油画相接轨,使得中国的油画进入国际化、多样化时代。
(二)中国油画存在的问题
1.在中国油画中现实生活题材占比偏重
通过对历届美展的分析,更多的画家会将绘画题材偏向于生活题材。美展的评判标准就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历届美展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受到了更多的好评,虽然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是大众最关注和喜欢的,但是过多的生活题材作品也会造成大众审美疲劳,所以我们需要把美展中“多样化”提到前面,例如,社会小细节的描绘,通过油画描绘社会小细节来从侧面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体现美展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查阅相关资料,就发现一条对于第十一届美展的评论:十一届美展的获奖作品,都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但是对于民生题材的关注却很少,通过细节来剖析社会问题的作品就更少之又少。艺术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要鼓励画家采用不同元素为绘画题材,鼓励作家勇于创新,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油画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迎合大众而创作。
2.中国油画过于依赖图像
现代油画作家的绘画技法让人佩服,但是在优化的灵魂上缺乏震撼力。中国著名美术家尚辉就蹭评论当代写实油画时这样说道:“写实油画表现出对图像的依赖性,一些作品的创作不是直接从感受对象出发,通过眼、手、心的互相配合完成形象的塑造,而是通过复制放大照片,将图片转化为绘画。”这种过分依赖图像的问题在当代油画中确实存在,不仅不能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还会严重降低了中国油画的艺术水准和格调。将照片作为绘画素材出现在画家选取素材的范畴,虽然可以给画家的创作提供素材,但是如果画家过分地依赖照片而不去写生,会严重影响画家对油画色彩的感受,让画家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绘画作品失去灵魂,这就严重使得画家的作品在画面效果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3.中国油画对于民族性使用的随意
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上,现代一些油画作家的文化底蕴还很弱,现在他们主要是依靠技法在美展上占得一席之位。没有文化支持的技法是不完美的,所以中国油画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就不可能长久发展。部分油画作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在油画绘画的时候会加入一些文化元素,但是这些油画作家没有真正的文化底蕴,只是在绘画的时候加上一些所谓的“民族文化”,把一些民族文化肆意添加到作品中,这就造成油画作品的不伦不类。
4.中国油画作家精品意识不足
中国油画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真正加快油画发展的还是全国美展的举办。经过全国美展的推动,油画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中国油画作家的精品意识还不足。中国著名画家冯远就谈论过美展水平虽然提升很快,但是精品作品还是不多。现在真正具备绘画技术和文化内涵的画家数量还不多,所以精品作品也是有限的。我国油画作家之所以会做出来的精品作品不多,主要还是现在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法,而忽略对于学生内心艺术修养的培养。只有改变艺术学校的教学方式才能不断为油画界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三、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的具体表现及分析
中国油画作者想要在油画创作中加入中国元素,这就需要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有作者自身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国元素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这样才能让画家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想要将中国元素加入到当代油画的创作中有很多种方式。例如,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独有的民族元素,还可以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的行事风格和笔墨技巧。这些操作方式会极大地提高画家文化底蕴和创作技法。
(一)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
中国古代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将古典哲学或者文学思维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这样就使得绘画作品形成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古代画家中还会强调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就是对主体与客体有一个充分的统一,从而使得画家达到一种更加和谐的意境。所以当中国油画家在创作油画的时候,也可以将中国元素通过更加突出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就是将画家自身的思想和感受通过绘画油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独有的民族元素
在上文已经提及到中国是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所以中国独有的多样性民族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屏风、刺绣、瓷器等都适当地添加了民族特色元素,使得作品的平面感更加突出。还有在京剧中的青衣脸谱上绘画的东方艺术。
(三)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融入中国的行事风格和笔墨技巧
中国的行事风格和笔墨技巧是中国元素中特有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可以充分展示了画家的修养、人生观、趣味和情绪。笔墨技巧在中国古代被划分为五笔七墨,五笔七墨在形成中国画笔墨之美的时候也在展示中国画的意境。因为中国画可以充分展示五笔七墨之美,所以中国画往往会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油画家在创作油画的时候也可以将笔墨技巧与油画进行结合。就是在保证不改变油画的特质下,创新中国油画的创作,在中国油画融入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保证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文化在当代油画中充分体现。
(四)在创作油画的时候加强对中国装饰元素的运用
西方油画注重油画的意境和神韵,但是中国油画却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其中中国装饰元素就是中国特色文化背后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代油画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积极将中国装饰元素运用到作品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西方油画的特点,只有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同西方油画特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中国油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案例
将蒙古特色完美融入油画创作中的油画家龙力游。
1.龙力游个人简介
龙力游,1958年降生在美丽的湖南省湘潭市,1980年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4年龙力游顺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班。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现在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副教授,在多次比赛中获得铜奖,将中国元素完美融入到油画创作的油画家之一。
2.龙力游对蒙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表现
龙力游在草原油画领域逐步开拓空间。“好力堡”系列作品之后,龙力游创作的《暮咏蒙古秘史》《参加婚宴》和《读书》《胖奶奶》和《母女》《瑞雪邀约》等草原作品, 这些都反映了牧民的生活。例如,《等待醉归丈夫的好力堡妇人》,画幕上的妇女是悲伤和担心。《诃额伦妈妈》是一个饱经风霜、满脸皱纹的蒙古女人。在他眼里,这张皱巴巴的脸有着成熟女人特有的美丽;另一个例子是《母女俩》。画幕上的母亲和女儿穿着简单的衣服。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牧民的生活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精神上的自由。龙力游感受着这些简单的游牧民族生活,在他们的劳动中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和自由。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的嘴唇经常漂浮着迷人的微笑。它是如此甜蜜和可爱。它是如此的纯净。他们的微笑在种类和善良方面是无与伦比的。草原的变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劳动工具到食物、衣服,甚至是交通。龙力游不仅关心时代的更迭,也关心游牧民族的简单生活方法和日常生活习俗。龙力游只有在广阔的草原上,才能有最深刻的牧民的生活感情,非常真实美丽。当地游牧民族的孩子们曾经被到草原上的龙力游画过,龙力每隔几年就为他们画一次画。然而时间的过去,他们已经长大了。那时的年轻人现在都是孩子和父亲。用他的画笔记录了不同年龄的游牧民族人民的成长,广阔的草原也见证了龙力游的艺术。龙力游以最具“原始生态”的绘画手法,找到了自己的绘画目标和绘画方向特征。龙力游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不断接受和重塑。在深化草原生活的历程中,颜色和笔触也自然随形势流出。
3.龙力游作品中蒙古族造型及颜色特色分析
在龙力游的作品中,草原生活是安静、醇厚、遥远的。他学习了欧洲古典写实油画的表现技能,形象活泼,线的坚实,文笔简单,氛围自在。同时,他减弱了欧洲古典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厚重而深重的色彩。他用了鲜艳、鲜明的颜色。因此,古典现实主义的宁静感与草原本身的色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乐章下的景色和人物,有一种舒适的姿态,固若金汤,淡漠淡然。在绘画技巧上,龙力游看重画面的体积感和三维空间,夸大色彩的富厚性和明暗对比的表现,寻求强烈的视觉冲撞力。龙力游在绘画作品中,以反映一种宁静的心情。这部作品以广阔的草原为基础。不时有牛马出现在背景中,附近的草则是乱中有整,整中有乱。在绘画作品上,龙力游使用细腻的笔触,并保留一些点的笔触。这幅油画的色彩有厚有薄。厚度可以使色层丰满,所以下面一层的颜色可以模糊地显露出来,与上面一层的颜色形成奇妙的肌理质感。纹理使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吸引人们去感受和用眼睛或心灵去接触。图像和视觉可以产生亲和性和视觉愉悦。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肌理”的运用是一种感受美需要。它隐藏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本身的言语要素之中。绘画语言的风格各不相同,龙力游更注重绘画语言的表达。看着库尔贝、伦勃朗、梵高、莫奈等西方艺术大师……他们都非常重视用笔线来接触画面,强调用笔线做出肌理,梵高的油画更加强烈,向日葵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不经意间,“当它迅速地开始风雨时,笔来的气体已经吞下去了”,到达最好境界。寻找作品中的个性特征,龙力游走自己的路。龙力游一贯重视纹理质感,如,龙力游前期绘画作品《望远镜》《等待醉酒归来丈夫的好力堡女人》《准备要出栏的好力堡牛》等,创作这些作品时并不是对风景的摄影描写,而是近取细节,远取大势,运用笔法,表现情感。
4.通过龙力游对于蒙古族特色认识与表达受到的启迪
在蒙古族特色油画创作中,作品的题材一直以强烈的蒙古族特色为主,这种画风精致而稚拙。画面充实平衡、简练单纯,重视色彩情感的表达,其特点是平面立体化、富有装饰性。在油画创作中,重视油画语言的表达,力求从蒙古特色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油画技术,提高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茁壮成长。在创作的时候可以参考当地人民的生活,创作作品的构图、设色、技法等方面,学习当代画家龙力游的表现方法。蒙古族特色作为中国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生活环境和语言形式使他们在性格特征、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色,使得蒙古族特色油画具有独特气质。世界语言全球化下的蒙古地区民族特色题材油画创作要求关心蒙古民族现实生活,表现具有时代的精神,注重民族特色文化涵义,表达民族精神,更新新的艺术思维,开拓新的艺术形式。画家们应关注当今民族特色,了解蒙古民族状况,真正去领悟草原的博大和渊源,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油画创作者的责任和历史义务。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成为重要世界文化交汇地,这时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带来冲击,这时的中国油画需要在这场文化交流盛世中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再结合中国的特有文化来摸索全新的模式。在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接收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针对现在的文化大交汇时代,中国油画需要找到一条适应自身的道路。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加入中国元素,如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融入中国独有的民族元素或者融入中国的行事风格和笔墨技巧。这些都是当代油画师必须具备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刘颖鑫.探究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中国元素[J].雪莲,2015(36):43.
[2]刘漫.当代油画艺术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艺术评鉴,2021(10):19-21.
[3]刘世丽.当代油画艺术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探究[J].中华手工,2021(4):62-63.
作者:杨立竹 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