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马蒂斯的油画艺术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马蒂斯的油画艺术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马蒂斯的油画艺术解析

马蒂斯认为,绘画必须从模仿自然中摆脱出来,利用色彩、线条及合适的形体作为他传达情感的手段,而不是成为抄录自然的工具,变被动抄写自然为主动解释自然。所以他常常在相同的构图中变换不同的色调,以此探索线、形、色的最佳组合,并津津乐道于将这些绘画元素进行理性与感性的安排和布局,完成优美而和谐的绘画作品,达到高雅、愉悦的审美意境。

一、大胆巧妙的色彩运用

在对传统油画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色彩历来都从属于绘画的形象之中而没有任何的个性,如果脱离具体的绘画形象它们将不复存在,更不用说其本身的表现力了。然而,每一种色彩不仅本身就有独立的个性和极强的表现力,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更有约定俗成的内涵和特定意义。正如马蒂斯指出的那样:“色彩因自身而存在,色彩具有它自身的美!”不同的色彩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能直接地产生一些特定的感应和情感暗示作用,这也为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审美标准。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色彩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以色相为标准,色彩分为暖色系、冷色系和中性色系。其中,暖色系包括红、黄等色彩,它们使人联想到火焰、鲜血、熟透的果实以及丰收的季节,给人以华美、活泼、温暖、热情及甜熟感,是给人刺激催人奋进的颜色;冷色系包括青、蓝色系列,它们使人联想到天空、水及冬天,给人以寒冷、理智、幽静的感觉,是令人安静、后退、悲哀的颜色;中性色系橙、绿、紫等颜色使人联想到绿草、树叶,使人感到温和、可爱和平凡,具有和平与希望、生动且富有活力的情感寓意;而黑、白二色虽属于非彩色系列,但由于它们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画家的青睐,如黑色使人联想到黑夜和死亡,给人以镇静、安定之感;白色使人联想到雪和白云,它给人以高雅、圣洁之感。面对丰富的色彩,如何有效地在画面上运用一直成为画家们热衷的话题,马蒂斯一直致力于在平面上把各种单纯的颜色巧妙地相互搭配、并置或使其错综复杂地有序排列。对色彩所处的位置及面积的大小都精心安排巧做增减,从他内心情感的需要出发,将各种颜色以大笔触涂抹在画面上,使它们在色相、明度、纯度及面积的对比变化中求得平衡,他如同钢琴家那样运用各种各样的单音与和声使众多的颜色如同钢琴曲般的生动而和谐。其作品以色彩的感性力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将人们的心理引到充满迷惑、欢悦的视觉盛宴中而获得新生。

马蒂斯孜孜不倦地以一生的精力研究平衡色彩的技巧,通过种种平面颜色构成画面,寻求强烈的平面颜色形成如音乐般的和声,表现画面的光感而非压抑光。如他的油画作品《红色的和谐》、《玫瑰色的裸女》等都是极好的例证。如在《红色的和谐》中小面积的黄色、橙色、绿色有秩序地分布、点缀于大面积高纯度的红色之中,并施以具有阿拉伯图式的蓝色、黑色及白色来巧妙布局,使本身互补的几种颜色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又如油画作品《音乐》中他用一种优美的、绝对的蓝色表现一块明净的天空;用干净的绿色画树;用强烈的朱红色表现人体,以上三种颜色合理布局创造出了明净的色调和灿烂的和声。有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他会先用暖色调来表现,然后用冷色调表现。一件作品往往要变换几种不同的色调及构图形式,极力使画中的每一色块各自占有适当的位置并与其他色块在位置和面积等方面达到高度调和,以此使对比鲜明的色彩不仅显得毫不刺眼而且还相互补充、相映成趣;使明度接近的色彩不仅显得毫不沉闷反而明快而和谐充满生机,这从他的油画作品《读书的女人》、《国王的悲哀》中均有所体现。因此,观赏他的画作犹如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之中,使人的身心得到安宁和慰藉。

二、精心经营的线条和形体

曾经有位绘画大师说过:绘画中的线条应如编织箩筐的藤条,抽取其中任何一根,这个箩筐将会垮掉!由此可见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线条包括直线、斜线和曲线,形体包括三角形、矩形和圆形,它们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直线中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最为单纯,如同黑色和白色一样缺乏动感和激情,给人庄严、沉默与安静甚至死亡的心理暗示。新印象派画家修拉根据科学的理论指出:“向上的线条、明亮而温暖的色调表现出欢乐、愉悦之情感;向下的线条、暗淡而寒冷的色调表现出悲哀的情感;水平线、明暗与冷暖等色调则表现出平静的情感。”具有危机感的倾斜线和具有运动感与韵律感的曲线在绘画之中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形体在绘画中也具有非常独立的情感含义,如稳定的三角形、均衡的矩形、寓意圆满团结的圆形等。

对于线条、形体在画面上的合理运用是马蒂斯一生潜心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线条成为他内心情感最纯粹、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他以单纯化的人体线条巧妙吻合画面的韵律和节奏;以对形的适度夸张和改变来满足画面美感的需要和情感的传达;以加强线、形的分布与搭配来达到绘画表现的本质目的。他认为,形体分布是成比例的,要依据相邻形的关系去调整。他在《舞蹈》、《奢华》等油画作品里将对象的体感和空间感完全省去,代之以平面形象,以简洁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块面形成一个幻觉性的视觉体验。如在《舞蹈》中他以造型单纯化为手段,省去了一切多余的形象细节和绘画内容,仅剩下草地、天空和只用几根简练的线条轻松勾勒出的既没有受光面也没有背光面的舞者,其虚实相间的线条虽只简单地规范了舞者的位置和动态,却使人明确感受到他们肌体强韧、丰润且富有勃勃的生机。加之线与形的有趣对比,使画面充满韵律感,人体似乎在画面中颤动、舞蹈。其强烈的形体对比起到线与形交响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日光直射般的光感!以此成功地传达出对美好生活与顽强生命力的赞美的主观情感。在《奢华》中,他巧妙运用年轻漂亮裸女的题材,求得阿拉伯风格的曲线美和节奏感,数条生动而优美的曲线交织而成的背景;被简化变形的裸女形象摒弃了传统的比例、明暗,代之以自由流畅的轮廓线,从而赋予画面生动的跃动感和韵律感;使生之喜悦于淡雅寂静中显现,美丽的女神跃然于眼前,那里只有秩序、美、奢华、寂静和欢乐。“我的理想是一种和谐、纯净和宁静的艺术,没有任何问题的综合,没有任何动心的题材,它既能为企业家,也能为脑力劳动者——比如说作家,提供精神上的和缓与宁静,也即是让他们摆脱日常的思想和工作从而得到休息。”马蒂斯的这句话更能说明绘画力图给人以优美、快感与和谐的艺术宗旨和主张。

三、结语

作为法国现代派绘画大师和野兽派重要代表人物的马蒂斯,在他一生的艺术追求中大力推进后印象派的技法和观念。完全从画家内心情感及视觉的舒适感出发,为画面的需要灵活自由的运用简练、生动、含蓄的线条;变形夸张的形体及平涂、并置的鲜艳色块;秩序化装饰风格的画面追求逼近内心精神的真实感。当1905年他的作品在巴黎秋季沙龙展览时,其鲜明炫目的色彩,豪放粗犷的笔触及大胆肯定的线条,无不表现出画家对色彩的狂热和喜悦,在大批具有唐纳太罗风格的学院派作品中如同野兽在怒吼,并因此而得名。马蒂斯凭借强烈的色彩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表现自己的激烈之情,使他的画面完全脱离了对客观自然的模仿,从而走上了主观表现的道路,由此揭开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序幕,他也被后人誉为“色彩与线条的游戏家”。

在油画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今天,重谈马蒂斯对我国油画的发展的影响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因为,在看似繁荣实则单一、看似创新实则鹦鹉学舌、看似前卫实则守旧的当今之中国油画乱象中,我们许多画家在绘画语言方面早已处于“失语”的尴尬境地。虽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这句话流传已久,但真正实施并有一定效果者寥寥无几!当下中国油画家在重读经典、学师的同时,更应立足本土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和精华,深入感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获取创作灵感,潜心进行油画创作,以使我国的油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具个性与魅力。

本文作者:刘渐郡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