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化油画艺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化油画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族化油画艺术论文

一、苏天赐油画艺术民族化创作的形成

(一)探索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

出生于中国南方的苏天赐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对其绘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则是1943年考入重庆国立艺专这件事。在艺专,苏天赐开始了对油画艺术民族化的探索之路,尤其是结识并师从林风眠之后,其民族化创作之路愈加坚定。在林风眠“中西调和”思想的影响下,苏天赐开始钻研东西方文华的精髓,以自己的方式寻求着中西文化融合之道。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蒂娜》《黑衣女像》等,这些作品很明显具有林风眠画作的意象之韵;以简练的形象、单纯的色彩和写意的笔法描绘出少女宁静娴雅的深情,而不再局限于细节严谨细微的刻画。后来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下,苏天赐创作了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的油画,如《渡江》《海岛民兵》《朱老总在南泥湾》《弯弓射日到江南》等,但同时他又创作了诸多颇具写意色彩的风景油画,如《太湖》《无锡近郊的残雪》《江南秋熟》等,这为其风景油画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晚期)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油画创作的环境也是日渐开放包容,苏天赐的油画创作重心从人物逐渐转向风景,从而迎来了风景油画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他的风景油画不再局限于“注重构图饱满与光色变化丰富”的西方绘画语言方式,而是从中国画的构图、笔法和意境等角度切入意象江南的风景探索,并用线条的宽窄、深浅、轻重、疾驰等效果的顿挫、转折等手段使物象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造型表达的特殊意境,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西湖雨》《银杏参天》《榕树》《富春江的早晨》《太湖春》等。从这些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出,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苏天赐油画的创作语言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具有明晰的中国写意风范。他在风景油画创作中以化繁为简的形式使笔墨更加凝练,从而重新构建万物的存在秩序,同时以起伏的笔势和清澄婉约的色彩展现出树木的生命力以及大自然空灵隽秀的意境之美,这正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三)辉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

经历了前期的磨砺之后,即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苏天赐的风景油画创作风格更加纯熟,尤其是在展现东方民族神韵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也是其油画艺术创作的辉煌阶段。与前期相比,此时苏天赐油画的风格更为简约,笔法更为凝练,即具体的细节场景在作品中日趋淡化,而创作者的主观意象更加凸显,作品的内在生命力更加旺盛,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更为空灵大气的意境。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数量达到空前,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复苏的湖山》《春》《水边幽草》《早春•汤泉湖》《万古相依》《冬日的湖》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是东方文化精髓与西方油画技术的完美融合,也是创作者个人思想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有机统一,跃然纸上的是思想与艺术的结晶,已经完全看不到作者之前思想上的牵绊与束缚,这也正是苏天赐油画民族化创作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

二、苏天赐油画艺术民族化的具体表现

油画艺术民族化是指在创作过程中从油画的表现内容、形式、精神面貌以及民族品格方面体现的较为稳定的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特性。苏天赐在研究中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地融合了二者的精华,构建了一个中西兼具的油画创作方式,从而实现了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平面化的空间。西方绘画注重空间的立体性,而中国绘画则注重空间的平面性,但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而已。相对来说,苏天赐更倾向于平面化的表达,比如《蓝衣女像》就是一幅此类风格的写生油画,尽管画面是由相对平面化的形体构成的,但是作者采用了凸显结构的单线平涂手法,使传统人物画的技法与油画创作融合起来,因此整幅画作不仅依然显得饱满生动,而且技法显得新颖独到。在采用平面化的空间表达方式时,苏天赐通常运用“平远”透视法,从多个视点入手逐步推进,以“虚实相生”“干湿相生”“浓淡相生”的形式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体现东方的情感意蕴。第二,注重趣味化的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表达外形、暗示体积、把握气韵的有效载体,也是抒发画家内心情感的依托。当然,不同的画家对线条表达有着不同的理解,苏天赐就是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把线条运用到油画艺术创作中。比如在《太湖鱼塘》这幅作品中,他就用粗细不一、充满韧性弹力的清秀线条重组了画面的几何构成,把四周的矮树抽象为墨点,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统一,构筑了一幅奇异的江南水景。第三,注重意象化的造型。意象属于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意象造型源于东方绘画的造型意识,非常重视人物的精神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重神轻形”,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神似”。在苏天赐的油画创作中,意象化的造型是一个主要特征,他经常以简练的写意方式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意蕴,不仅风景油画如此,就是人物肖像画也达到了这种深邃境界,比如在《黑衣女像》中,他就通过意象化的造型把人物微妙的内心精神世界刻画出来,人物不再是一个平面图像,而好像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在倾诉一样。第四,注重装饰化的色彩。色彩是油画的灵魂,特别是在西方的油画艺术中,对色彩的重视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西方绘画中,对色彩的重视基于真实性和光影的实在感,而在中国绘画中对色彩的重视基于创作者的主观性,即注重色彩的装饰性。苏天赐在油画创作中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运用方法,特别是借鉴了对色彩雅致、调和的讲究,比如在《槐花》这幅作品中,他在用深红色作为画面背景的前提下,轻盈地涂上淡淡的白色和绿色块儿,而原本“浮躁”的黑色花瓶和枝丫顿时安静下来。总的来说,只是通过几种简单的色彩对比,画面变得热烈而不浓艳,醒目而不刺眼,很有中国“折中主义”的文化味道。第五,注重写意化的用笔。苏天赐深受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禅宗思想的影响,因而在油画创作中会不自觉地体现出这种思想意识,即通过绘画作品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来体现,而体现这种意识的最佳途径则是写意化的用笔。用笔的写意性主要指用笔迅捷简练,主张在自由不羁中直抒胸臆,往往在凝练的笔法中体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蕴。比如在《太湖》这幅作品中,用笔的写意性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简洁大方的构图、酣畅淋漓的线条、错落有致的造型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同时把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第六,注重抒情化的意境。意境营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苏天赐把其运用到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从根本上提炼了油画的民族化创作思想。在其创作中,苏天赐竭力通过中外贯通、古今结合的途径,借助情景交融的形式,构建一种诗意化的表达。他的风景油画作品虽然不是立足于祖国的大江大河,只是普通的江南水乡风光,但是却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畅快之感,比如《不冻的溪流》这幅画只是通过一条蓝色河流和几个灰色块儿房屋的对比,却表达出冬季的清冷肃杀和河流的清澈明亮,就如一个生命的音符在跳动一样,给人一种奋进向上的感觉。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天赐作为我国当代一位杰出的油画家,他在民族化创作之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空间、线条、造型、色彩、用笔、意境等多个方面把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油画艺术创作中,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油画中国画派,对我国当下的油画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苏天赐在油画艺术民族化创作方面的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并经历长期磨炼才形成的,因此这种锲而不舍的艺术创作精神才是当下画坛更应学习借鉴的。

作者:陈政 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