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安格尔油画艺术理性色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安格尔油画艺术理性色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安格尔油画艺术理性色彩

一、安格尔油画创作概述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法国著名画家。1780年出生于法国的朗格多克省,在父亲的引导下,自幼喜欢绘画,且表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1791年进入了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后于1797年来到巴黎,进入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的画室,并获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1801年,凭借《阿伽门农的使者》一举获得了瞩目的罗马大奖,此后先后创作出了《里维耶夫人像》、《路易十三的誓愿》、《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作品,都在当时获得了好评。创作上的巨大成功,使他被选为了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并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1856年《泉》的诞生,被视为是其创作的最高峰。1867年1月,因肺炎病逝于巴黎,享年87岁。

二、安格尔油画艺术的理性色彩解读

(一)题材的理性色彩

油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而题材则直接关系到欣赏者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所以对整个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安格尔的作品,每一题材都是经过其精心挑选的,从中也折射出了其理性的思考。首先是历史和宗教题材。在安格尔生活的时期,美术流派众多,在题材选择上也十分多样化,包含人物、风景、景物,等等。但是安格尔却另辟蹊径。因为和当时的上流社会接触较多,所以其知道官方美术评比机构普遍更加喜欢历史题材,获奖者还能得到丰厚的奖励,所以安格尔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阿伽门农的使者》就是一个典型,其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阿伽门农抢夺了阿喀琉斯的女俘虏,随之引发了双方的交恶,为了避免事端的扩大,阿伽门农带着女俘虏来到了阿喀琉斯的营帐前。除了形式方面的完美无缺之外,这幅画在当时还有另一层深意,即暗示当时的法国封建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又比如《洛哲营救安吉里卡》,表现的是支那女王安吉里卡在被杀害之前,勇士洛哲骑着鹰马一体的座驾,杀死奥鲁克救下安吉里卡的情形。对于这个著名的故事,很多画面都曾经表现过,如德拉克洛瓦、皮库等人。他们都将这一场面描绘的十分激烈,甚至带有几分血腥的味道,人物的表情也是丑陋、惊恐等无所不包,给人以十分紧张的感觉。但是安格尔作品,却呈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安吉里卡被描绘成为了一个女神,在死亡面前没有丝毫的恐惧,而是十分淡然。英雄救美的洛哲也只是将长矛轻轻放在了怪兽的嘴边,表情也十分庄重。这显然也是一幅带有政治意味的作品,意在表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应该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这也是当时法国封建统治者所乐于见到的结果,而安格尔也因此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抛开历史和政治的因素不谈,安格尔能够凭借自己对当时时代和社会的认识,经过理性思考后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可见其用心之深。其次是人物题材。肖像画也是安格尔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之所以选择这种题材,则仍然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获得罗马大奖来到巴黎时,安格尔的生计一度十分窘迫,所以其选择为上流社会人物画肖像画,这将给他带来直接的丰厚收入。比如1803年创作的《第一执政者肖像》,就是一幅拿破仑的肖像画,并使他很快摆脱了生活困境。由此可见,安格尔在题材的选择上是煞费苦心的,尽管后来的很多评论者认为安格尔过于投机和钻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题材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在具体的创作中却是竭尽全力的,而且还能是使自己摆脱困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构图的理性色彩

构图是创作者对画面中各要素的合理安排,对整个画面的风格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欧洲古典画风是从文艺复兴时期萌生的,而文艺复兴又将理性视为一项重要的创作理念,于是透视学、建筑学、几何学等都能够在油画中找到身影。特别是很多宗教题材的绘画,其创作出来后是为了让教徒们膜拜的,而不是个人欣赏的,所以十分强调构图的完整性,力求展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风格。对安格尔来说,其自幼接受的是古典主义绘画教育,自然秉承了这种创作理念。首先是三角形构图。安格尔对这种最稳定的构图形式青睐有加。在他的大部分肖像画中,都采用了这种构图方式。如《保罗与弗兰西斯卡》、《路易十三的誓约》、《荷马礼赞》、《格拉奈》、《别尔登肖像》等,如《别尔登肖像》中,画面采取了四分之三侧面的角度和稍高的视点,人物坐在椅子上,身体略微倾斜。头部和躯干部自然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而且四肢幅度很小的动作,又为这个三角形凭添了几分活力。而且如果仔细观察这幅画后还会发现,安格尔还在这个三角形中嵌入了一个圆形,画面中的人物手放在膝盖上,胳膊向外伸展,于是肩膀和手到膝盖就组成了一个圆弧。对此安格尔曾解释道,要尽量避免方形等轮廓,而是要追求一种稳定的圆润感。可谓是对传统的一种创新。其次是对前人构图的模仿。在安格尔看来,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大师的经典之作,都是构图的典范,在他的创作中,也对前人的作品进行了模仿。比如《路易十三的誓言》是对《西斯廷圣母》的模仿,《泉》是对《维纳斯的诞生》的模仿,《莫第西埃夫人》则是对《阿卡迪亚》的模仿。以最为著名的《泉》为例,对比《维纳斯的诞生》来看,人物的站立姿势和头颈部的姿态都是一致的,变化的只是双手部分。而下肢部分则更加相似,都是以左腿作为支撑腿,右腿轻点地面而支撑住身体,这样一来就获得了一种紧张和轻松的状态对比。由此可见,安格尔在构图方面也是十分考究的,集中体现着其特有的审美风格。

(三)造型的理性色彩

造型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基础,在古典主义画风中,要求造型绝对准确,力求精准的再现客观物象。对此安格尔是十分认同的,但是同时他又认为,绘画要给人带来美感享受,当发现表现对象的真实美感有所欠缺的,绘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处理,使之更加完美。而至于处理到什么程度,是否真的能够获得优化的效果,则要看绘画者的审美和技术水平了。比如《大宫女》就是一个代表作品。在创作之前,安格尔利用素描草图进行了多次研究,对整个画面的每一个要素都考虑的十分细致,并尝试着进行优化处理。画面中,人物的背部线条开始于所戴头巾的最高点,经过一个简单的曲线之后,经过左腿一直延伸到画面右侧。而手臂的曲线则在帷帐中得到了延伸,一直延伸到了画面的最顶端。可以看出,安格尔刻意设置出了两条曲线,从而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唯美。而在实际中,多数人的人体曲线是不可能这般完美的。而且为了让整个画面更加协调,安格尔还让人物的左腿搭在了右腿上,这无疑是一个在现实中略显别扭的工作,而被安格尔刻意为之,自然是为了追求他心中的完美。又比如在《洛哲营救安吉里卡》中,一眼望去,人物的整个外部轮廓是十分流畅和完美的,但是仔细发现,这种流畅和完美的关键则在于,安格尔对人物的脖子进行了加粗处理。对此当时很多评论家颇有微词,认为其不尊重表现对象。而安格尔却认为,只有将对方表现的绝对完美,才是对其最大的尊重,对此牺牲一部分真实也是值得的。且不对两种看法进行评析,由此可以看出的是,安格尔对于造型是有着自己独特思考的,并能始终坚持下去。

(四)色彩的理性色彩

色彩对于油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于安格尔的色彩运用一直都存有争议,有的评论者认为安格尔在色彩运用上过于保守,不够光彩夺目;有的则认为安格尔追求的就是这种平静、理性和唯美的效果。两种观点都各有偏颇。其实安格尔在求学期间,曾对罗马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的作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固有色加主观色的用色理念。既能够尽可能的反映出真实色彩,又能够让色彩在自己的审美表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被誉为是安格尔在色彩方面的杰作。一眼望去,整个作品的色彩是十分写实的,白皙的脸庞、脖颈和手臂,在天蓝色晚礼服的映衬下,给人以生气勃勃之感。而金黄色的座椅靠背,则和身体的象牙白色以及礼服的天蓝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再仔细观察后则会发现,其在色彩运用上绝不是再现这般简单,其先是将阴暗面降至了最低,然后重点表现色彩的纯度,于是身体的象牙白色和天蓝色就成为了整个画面中的高光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黄色的座椅和白色的披肩,都被降低了纯度,利用一种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人物的色彩感,从而将整个人物刻画的高贵、典雅而唯美。人物的皮肤和各种丝织品的质感由精妙平整的用笔处理得恰到好处,清纯恬淡的设色烘托出公爵夫人丰满圆润的造型、高雅的气质,也由此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又如《瓦平松浴女》中,同样也是主观色和固有色结合的典范。画面中的女子背部呈淡黄色,周围则是绿色的帘子、白色的床单以及红白相间的头巾。每一种颜色都是物象的固有色,但是多种颜色组合在一起之后,却丝毫不给人凌乱之感,而是让人觉得统一中有变化。由此可见,安格尔绝不是不懂色彩,而是对色彩十分看重,且苦心经营色彩。其在创作之前,就对环境、人物、服饰、佩饰等详加考察,制定出最初的色彩方案,避免出现过分刺激的补色关系,最终使其完美呈现在同一个画面内。综上所述,包含油画在内的所有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但是情感抒发并不是纯粹感性的,其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作为安格尔来说更是深谙此道的,其总是能够用最合适的题材和技法,将其心中的情感予以最漓淋尽致的抒发,使其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而不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由此获得的启示在于,在油画创作中,理应将理性思维贯穿于创作的始终,使各种情感的抒发得到一个通畅的表达渠道,同时也会因此获得形式上的诸多突破。也希望本文粗浅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人启示和借鉴。

作者:王芳芳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